Advertisement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阅读量:

基于计算机的辅助药物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模拟能够预测药物行为并指导开发新药剂近年来该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许多研究机构及企业利用此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在此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同源建模方法确定了新冠病毒三维结构并结合靶标预测筛选出多种潜在抗新冠病毒药物随后运用一系列基于分子动力学计算的方法发现了大量能够有效抑制病毒侵染的新药分子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新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开发新型疗法开辟了新思路

GROMACS是一款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它能够覆盖几乎所有的研究需求无论是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还是复杂多组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析均能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此外该软件完全免费并支持大规模运算这对于科研机构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优势从科学原理上讲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直接决定了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因此掌握这一技术不仅能提升研究效率更能培养系统性思维能力

本课程将深入讲解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方法重点围绕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展开教学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实际应用案例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掌握多种常用分析工具包括蛋白数据库查询系统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工具这些知识技能将为后续从事生物学药学以及相关交叉领域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蛋白数据库

  1. PDB 数据库介绍
    1.1 PDB蛋白数据库功能
    1.2 PDB蛋白数据可获取资源
    1.3 PDB蛋白数据库对药物研发的重要性
    2.PDB 数据库的使用
    2.1 靶点蛋白结构类型、数据解读及下载
    2.2 靶点蛋白结构序列下载
    2.3 靶点蛋白背景分析及相关数据资源获取途径
    2.4 批量下载蛋白晶体结构
    蛋白结构分析

对Pymol软件的简要介绍如下:
首先是对软件的安装与初步配置进行指导;
随后系统地介绍基本概念和术语;
包括像氢键这样的核心知识点;
在实际操作中详细介绍各种功能模块;
涵盖从单体分析到整体模型构建过程;
并提供详细的绘图指导;
最后结合实例进行深入讲解和实践操作;

  1. 同源建模原理介绍
    1.1 同源建模的功能及使用场景
    1.2 同源建模的方法

4. 基于Swiss-Model的同源建模方法;
*1. 利用BLAST等方法对同源蛋白进行搜索;
*2. 实现蛋白质间的序列比对;
*3. 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模板;
*4. 构建相应的蛋白质模型;
*5. 通过蛋白拉曼光谱数据进行模型评估;
*6. 对构建好的蛋白质模型进行优化调整;
7. 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掌握相关技术;
8. 针对小分子构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介绍ChemDraw软件
    本节将介绍如何利用该软件构建小分子结构
    详细讲解如何计算小分子的理化性质及其相关参数
    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掌握相关技能
    化合物数据库模块

  2. 小型分子数据库
    1.1 详细介绍及其应用:DrugBank、ZINC、ChEMBL等资源的概述与实践操作
    1.2 天然产物与中药成分的化合物数据库:从药理学到药效学的应用
    生物分子互作用ⅠAutodock:研究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基础平台

  3. 分子对接基础:从原理到软件应用的系统解析
    1.1 分子对接的基本理论及其软件实现

  4. 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使用
    2.1半柔性对接
    2.1.1 小分子配体优化准备
    2.1.2 蛋白受体优化及坐标文件准备
    2.1.3 蛋白受体格点计算
    2.1.4 半柔性对接计算
    2.2对接结果评价
    2.2.1 晶体结构构象进行对比
    2.2.2 能量角度评价对接结果
    2.2.3 聚类分析评价对接结果
    2.2.4 最优结合构象的选择
    2.2.5 已知活性化合物对接结果比较
    3.实例讲解与练习
    虚拟筛选
    2.3柔性对接
    2.3.1 小分子配体优化准备
    2.3.2 蛋白受体优化及坐标文件准备
    2.3.3 蛋白受体格点计算
    2.3.4 柔性对接计算
    2.3.5 柔性对接结果评价
    2.3.6 半柔性对接与柔性对接比较与选择

  5. 分子对接技术在虚拟筛选中的应用(Autodock)
    3.1 虚拟筛选的概念、流程设计与演示
    3.2 靶点蛋白选择策略的设计与优化
    3.3 化合物库的获取与准备
    3.4 分子对接分析方法的应用
    3.5 结果评估:评分值、结合能及作用机制分析
    实例讲解与实践操作:基于ZDOCK平台的案例分析
    生物分子互作用II ZDOCK平台的应用

  6. 基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ZDOCK)
    1.1 受体和配体前期优化准备步骤的设计
    1.2 受体分子导入系统平台的具体操作流程
    1.3 蛋白质对接位点的选择与优化策略
    1.4 分子对接结果的解析与应用指导

  7. 实例讲解与练习
    构效关系分析

采用Sybyl软件构建3D-QSAR模型;小分子构建工作;建立并优化小分子数据库;对小分子施加电荷并进行能量优化;确定分子活性构象并进行结构叠加;建立完整的3D-QSAR模型体系;完成CoMFA和CoMSIA模型的构建过程;通过测试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模型参数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等势图的形成机制;利用建立的3D-QSAR模型进行药物设计研究

  1. 实例讲解与练习
    分子动力学模拟

  2. 分子动力学概述(基于GROMACS软件)
    1.1 分子动力学的核心原理
    1.2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1.3 基于Gromacs的分子动力学软件功能介绍

  3. 使用Gromacs软件执行分子动力学模拟
    2.1 完成配体分子的处理工作
    2.2 实施蛋白结构分析流程
    2.3 更新蛋白坐标文件信息
    2.4 优化拓扑结构描述
    2.5 搭建计算域并注入溶剂环境
    2.6 进行系统电荷均衡处理
    2.7 通过优化势能曲面找到稳定构象
    2.8 实施NVT条件下系统的热平衡过程
    2.9 在NPT条件下完成压力平衡操作
    2.10 生成相应的动力学轨迹输出

  4. 进行分子动力学分析结果观察
    3.1 对轨迹文件进行详细查看
    3.2 绘制能量数据曲线图
    3.3 计算分子结构在各时间步上的RMSD值
    3.4 评估各原子在模拟中的振动幅度
    3.5 统计不同时间段内形成的氢键数量

  5.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掌握相关知识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