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第10&11章)

阅读量:

第10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测与评价

1. 经济效益

(1)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办事流程,避免群众往返跑动,减少提交的纸质资料,大幅提升为群众办事的效率及窗口工作效率,节约大量纸张印刷成本、交通成本、人力成本、办公经费及管理成本。

(2)提高不动产调查与审核自动化、规范化水平

与横向部门的数据共享,将形式性审查变为实质性审查,在不动产权籍调查、受理、审核阶段,可对申请双方的身份证明、婚姻状况、不动产权利情况、税费缴纳情况、公证情况等进行查验,大幅减少登记人为出错率,一定程度上避免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

(3)提高办证效率减少办事费用

按照目标流程实施,企业和个人减少出具各类证明、出图打印等费用,减少环节,提升办事效率,加快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周转与使用效率。

(4)提升数据共享与服务水平

不动产登记统一信息平台在全省范围的启用,避免不动产相关系统和数据库的重复建设。横向上为各部门提供实时更新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提升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效率。纵向上为省市县三级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监管提供信息化支撑。

(5)提升管理和应用水平

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采用“省级集中”的建设模式,将数据和软件统一建设,集中部署,便于管理和应用的规范统一。同时集中建设便于统一组织维护和开展人员培训,有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再有,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将有效降低信息资源获取和管理的成本,信息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安全防范措施实施更加方便。这种建设模式,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落实国家政策要求

落实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文件要求,依托省“数字政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水平。

(2)统一不动产登记要件、流程、办理时限

按照全省不动产登记规范,统一不动产登记要件、流程,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推进不动产登记、交易监管、税收征缴线上“一网通办、一网通管”,线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3)实现不动产登记全省通办,为跨省通办创造条件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覆盖全省各市县,联通市与市之间不动产登记数据资源,为权利人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不动产统一登记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全省通办,为跨省通办创造基础条件。

(4)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有效保护权利人合法不动产财产权,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进一步提高登记质量,避免产权的交叉或冲突,保证各类不动产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得到最为全面、统一、准确的明晰确认,有效保护权利人合法的不动产财产权,保障交易安全。

(5)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公众、企业的沟通互动。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不动产审核、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服务,有利于方便群众办证,提高办证效率。

第11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省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各项发展政策,是省的数字政府建设的战略发展需要,也是省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发展的需求。目前已具备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前期也做充分的准备,并且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也有充分的技术准备及支撑。通过项目条件、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分析论证,本项目是可行的、必要的,且刻不容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项目符合国家、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发展目标,建议尽早立项并开展建设。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