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32万字智慧园区设计方案2023[1272页Word]

阅读量:

2.1 开发目标

第 1 章 智慧园区总体构架

当前园区的核心任务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优势,在增强园区政府在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能力的同时,在提高企业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效率水平的基础上,在显著提升了园区运行智能化水平和运作流畅度的基础上,在不断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的基础上构建智慧型运营体系

智慧园区由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业务应用、运行保障四个层次组成

a21c706118b9e47dc3b0d4030ff2f035.jpeg

1.1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基于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内部组织与个人提供了安全、快速且便捷的网络环境,在线实时使园区内各组件与人员能够随时连接到网络中,并为其奠定了泛在感知下的网络基础。其中信息基础设置则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全面感知下覆盖的应用系统以及网状结构下的传输连接架构。

a6885ef204329dad2c13dc0a43eee967.jpeg

全方位感知系统由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及相应的数据中继节点组成,在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具体应用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感知手段。通过构建完善的信号采集与定位机制,在全方位范围内实现了公共活动区、自然水源地以及住宅区等多种关键要素的位置信息获取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对园区内所有重要设施点位的数据采集与定位任务。

泛在传输网络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实现泛在接入为基础,并通过高速传输技术与安全融合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在更高水平上提升网络性能与可靠性。该工程将从高标准规划入手,在集约化的资源利用基础上,重点推进面向长远发展的FTTx技术网络建设工作。通过这一战略部署,在大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高速无线宽带覆盖工作,在推动电信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同时,还致力于构建大宽带、全业务融合型的有线无线快速覆盖网络系统,并最终实现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的同时随时可用的服务。

1.2 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应在园区现有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国家电子政务相关规划,在智慧园区整体发展规划指导下推进实施。该体系应坚持"一体化"集约共享原则,在服务理念指引下聚焦核心应用功能,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构建高效共享机制。通过安全、顺畅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相关部门间的高效资源共享, 从而实现业务流程协同运转目标。

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信息资源数据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四个核心数据库体系(四大基础数据库),另一类是与园区管理与服务相关联的各种主题数据库(其中包括市政数据库和决策支持数据库等)。此外,在感知层上传的数据还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物联网传感器以及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所获取的信息数据。

构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应当遵循国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标准。优化完善园区各类主题的应用架构。构建跨部门互换与共享的业务资源指标体系。促进各政府部门与各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共享交换平台犹如信息高速公路,在数据流转中架起连接点,在业务协同中实现互通有无。该平台旨在为构建多种功能的应用系统提供支撑,并涵盖目录服务、数据交换、安全防护以及导航指引等功能模块。

d03bc218c1f0e8838cacaf741cdc98e1.jpeg

构建了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消除了信息孤岛的影响,在部门级的基础上实现了区域级的数据资源共享与应用水平提升。通过强化数据统一管理确保了数据准确性与时效性的保障机制有效运行;借助共享机制推动了智慧园区运营效能的最大化提升,并带动了智慧园区运营目标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迈进。

1.3 智慧应用体系

智慧应用体系在智慧园区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非可有可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直接增强园区管理服务能力以及生产生活环境的质量,并且通过整合分析园区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数据。
经过对园区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整合后,
系统将能够实现对民生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公共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这种智能化的应用使得整个园区的运营更加高效有序。
通过这一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有信心将为城市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8af106e87dbf066c3537226208f4a0b9.jpeg

智慧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之上,并通过网络构建起一个由多个经济型计算实体组成的大型系统。该系统不仅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功能,并且通过SaaS、PaaS及IaaS等模式将这些核心资源分发给终端用户。对于用户而言,“云服务”的资源能够随需随取,并且能够实时获取所需服务资源。

基于网络安全与高效运营的电子政务体系,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秉承"政府即服务"的服务理念,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实现了传统政府职能的数字化转型。该体系通过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平台中,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市民和社会组织提供便捷高效的 online 服务,并有效处理各类事务关系。电子政务体系整合了网上协同办公平台、联合行政审批系统以及行政监察模块等多种功能模块,在促进部门协作的同时实现了政府职能从'一个政府、多个部门'到'多个部门、一个政府'的转变

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信息化体系旨在致力于打造更加高效有序的城市管理模式。该体系主要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理念以及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成果,并通过系统性地构建覆盖城市立体感知网络来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测与管理。特别地,在尽可能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网、交通信号灯设施、照明设施等)上布局集成RFID技术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核心感知终端设备,在实时获取城市运行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园区安全管控、交通指挥调度、环境保护监测以及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并最终推动城市管理由"平面化管理"向"立体化管理"转变。

智慧化的两化融合发展体系是推动园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策略,在此框架下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二是培育发展新型融合型智慧产业;三是构建有利于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环境。通过智慧化的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增强信息化技术和管理工具的应用意识,在各类嵌入式信息产品应用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推广CAD/CAM/CAE/CAM工艺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和ERP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应用。这一战略充分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产品开发、业务流程及产业生态实现全方位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显著提升了园区的企业创新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并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模式向更加高效合理的方向转变。

构建全方位便民数字民生体系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城乡融合发展框架下优先推进公共服务。

1.4 智慧园区安全体系

智慧园区的安全体系应当基于业务流程整合与业务数据规范化交互的基础之上展开构建;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案及具体的防护策略;以"整体合规,资源可控,数据可信,持续发展"为核心,构建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这种系统化的建设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园区网络安全水平,还能为园区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

b8221feb324392d289efeb144cf05729.jpeg

智慧园区的安全体系主要包含信息感知、数据传输可靠性以及信息处理的安全三个维度。这些维度涵盖了物理环境安全管理、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访问控制措施制定以及系统开发与维护保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在每一个层次中都实施了安全管理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

1.5 智慧园区管理体系

智慧园区管理体系旨在对智慧园区规划及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IT资产(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平台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管理,并考虑安全防护与运行维护资金投入等要素。该体系通过整合组织架构、制度体系、技术手段与业务流程,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实施规范化运营,并确保运行维护费用到位。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水平与完善IT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流程操作机制,使智慧园区管理体系成为推动智慧园区建设的关键保障,并最终实现预期目标

f730b49c61d6e9611519a8bdb09bab17.jpeg

智慧园区组织建设要求制定并明确智慧园区管理体系的具体运作模式以及与其配套的一系列人员岗位职责配置及机构架构安排,在全面统筹协调所有相关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智慧园区管理体系

智慧园区制度规范分设管理和运营两个层面,在规划智慧城市发展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工作程序。以系统运行、业务流程以及岗位职责为基础构建考核评价机制,并明确了各环节的工作标准。通过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监管,并规范化了资金来源渠道。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第 2 章 系统核心组件

2.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的整体架构主要由网络通讯层、硬件层、数据层、支撑 layer 和 application layer 几个层次构成。

13c5940199165732bc4d244e89f71569.jpeg

图1. 平台总体设计图

14f146a2b654f029c57894fc98f5db56.jpeg

网络通讯层

利用运营商3G、4G

移动通信网与宽带接入网,在配合整合后的公安内外网系统的基础上共同作用下,则有助于搭建智园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基层基础工作平台。该系统将确保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硬件层

通过这些服务器端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装置等硬件设施的配合使用,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与高效传输。

数据层

基于智工业园区治安防控系统的多个核心数据库资源(包括基础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决策支持引擎库、日志库以及数据访问与共享接口)进行综合评估与整合利用,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系统需求的数据资源库。该数据池可为上层应用提供便捷的数据支持。

支撑层

基于业务需求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并利用上述技术手段构建起覆盖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网络,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各平台之间的高效交互与信息共享

应用层

通过图形化平台展示, 利用智能化系统收集并整理 智工业园区治安防控情报信息, 实现一键报警的报警响应, 建立实时沟通渠道的警务即时通信, 建立巡逻反馈机制的巡防报备, 并依托工作动态监控系统的勤务监督功能, 实现' 1 '一体化的目标

2.2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基于智工业园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的应用人群及业务特点设计,在该系统中核心服务器部署于互联网之上,并建立在运营商移动3G/4G网络基础之上。其中社会面警务助理及智工业园区民警普遍配备了一致化的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各警用场所均配置了相应的接入设施;值班人员通过电脑实现了警务信息的统一接收与指挥调度。

搭建与公安信息专网的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公安安全边界整合实现与公安信息网、视频专网等多网的数据融合,并构成网络架构结构。其中报警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数据将被接入报警平台;市民咨询、投诉及举报的相关信息将被录入至民生警务平台;普通民众报送的信息将被整合至"治安云平台"中。

31f6ba124ed6a04dfb4175205238d1d8.jpeg
f357ed4e9ffa8812116a25eab8685aa1.jpeg

图2. 平台网络架构设计图

2.3 底层消息交互组件

该组件负责推动系统内各模块之间的消息传递。具体而言,它主要涉及移动终端与后台系统的交互流程,同时处理后台与外部资源连接的关键功能。

访问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nYtA1YwK1M68ywrmy9u3Q?pwd=63r0
密码:63r0 通过私信联系获取7200份学习资料。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