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自动驾驶作业手册

阅读量:

1 总 则

复制代码
1. 目的

为了确保港口内自动驾驶作业的安全性,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次数;同时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提升港口运营效率。

复制代码
1. 含义和范围

港内无人驾驶设备主要采用由电脑控制的动力系统。这种设备是一种基于地面运动的人工智能运输装置,在设计上与传统有人驾驶的方式不同。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时感知环境并执行导航控制功能。这种设备能够通过电脑自主完成控制任务,并将在特定工作区域实现无人驾驶、自动避障以及装载/卸载作业,在人机协作下提升效率。

1.2.1 作业区域

作业区域是指位于港口和堆场内,并拥有清晰界限的地方,在这里需要负责货物装卸和存储工作,并且这些区域被标记为专门用于自动驾驶操作的路线

复制代码
1. 适用范围

2 作 业 安 全

  1. 作业基本安全规范
  2. 人员安全标准
  3. 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可持证上岗:掌握电动集卡的操作要领、熟悉自动驾驶各项操作程序以及具备紧急情况应对能力。
  4. 自动驾驶车辆须定期维护与检查:核查轮胎是否存在漏气或破损现象、核查底盘是否存在漏油迹象。在正式投入带载作业前需进行空车试运行测试以确认设备状态正常。
  5. 遇到暴雨或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当停止自动驾驶设备的使用。

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以及《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安全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同时须遵守其它相关的企业性安全规章制度;

2、进入作业现场后必须按港口规定着装,并穿戴劳保;

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监管员存在以下违规行为者,在此情况下

a.由于身体状况较差,在出工前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此类人员禁止从事劳动作业,并禁止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类药物或麻醉类药物等

b.出车前情绪不稳定,无法集中注意力行使安全员职责的;

c.安全监管员个人安全防护存在问题的;

自动驾驶安全监管员应掌握自动驾驶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在上车前接受专业指导方能上岗。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流程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

具备卡车驾驶资格,并掌握电动卡车驾驶方式;此外,在启动自动控制系统时无需人工干预,并可通过遥控装置进行操作。

b.具备危险判断预估的能力,能够保障调试作业安全;

c.熟悉自动驾驶操作界面;

d.正确使用车内遥控器;

安全监管员、指挥中心调度员、理货员应当接受自动驾驶设备操作的系统内部专业培训,并在考核中取得合格证书方能上岗;

6、规范作业流程,车辆满足作业条件、方可在运营范围从事生产作业活动;

7、车辆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自驾系统作业手册》要求、实施操作、作业,并记录;

8、按照本手册要求,进行自动驾驶车辆定期维护保养。

  1. 车辆安全

  2. 该车具备自我监控机制,在通电状态下能自动检测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状态。当出现故障时,相关位置会显示警示标识。监管人员需定期对被监管车辆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核验。

  3. 在执行作业任务之前,请核查自动驾驶和远程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4. 完成作业后,请将车辆按指定区域停下,并注意与其他设施之间的间距以避免碰撞。

  5. 若发生故障,请立即暂停自动驾驶并由人工干预处理;同时上报指挥中心展开进一步排查工作。待问题修复后恢复使用,并做好维修记录存档。

  6. 使用单位应对在用自动驾驶车辆及其配套设施实施持续性维护保养,并制定定期自行检查制度;月度巡检与年度全面评估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隐患并做好记录存档。

  7. 每日作业前,请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完成空车试跑并核查动态表现正常后方可投入工作。
    操作安全
    基本操作安全

  8. 自动驾驶相关操作,均需要在符合安全规程的前提下进行。

  9. 有人参与的操作,其车辆响应级别均高于无人参与的操作,即人工驾驶>远控驾驶>自动驾驶。

  10. 与车辆控制相关的功能均设有二次确认等防误触提醒措施,可以规避误操作。

  11. 严禁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操控自动驾驶相关设备、车辆,以免发生危险。

  12. 自动驾驶系统相关账号具有分级管理功能,依据操作人员工作内容、性质差异,可以为其分配相应权限的账号,提升安全管理保障。
    1.
    自驾操作安全
    2. 涉及自动驾驶操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理货员、车辆安监员、指挥中心监控员等均需要进行使用培训。经培训通过后才可参与自动驾驶作业。
    3.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上遵循以人为本优先响应原则,响应级别为人工驾驶>远控驾驶>自动驾驶。当车端安全员采取紧急措施时(例如刹车),车辆会退出自动驾驶模式,需进行人工操作重新自动驾驶模式。
    4. 车辆外部设有实体紧急按钮,人机交互界面设有触摸紧急制动按钮,通过按下紧急按钮,车辆会急刹车。
    5. 在控制指令相关的设计上,设有二次确认功能以降低指令误触发可能性。
    远控操作安全

  13. 远控座舱的操控人员,需具有集卡驾驶资质,且经过使用培训后,方可使用。

  14. 远控系统设计上遵循以人为本优先响应原则,响应级别为人工驾驶>远控驾驶>自动驾驶。远控操作的指令优先级高于自动驾驶系统。

  15. 为保证远控安全,远控车辆速度限制为最高6km/h。

  16. 当远控系统退出后,车辆需手动选择进入自动驾驶模式,避免误操作。

  17. 远控油门响应具有二次确认功能,车辆由静止起步时,持续缓踩油门踏板才会行驶。

  18. 车辆周边状态、车辆自身状态均可通过远控座舱监控模式实时显示,便于人员控车。
    1. 系统安全
    自驾系统安全

  19. 自动驾驶系统部署在港口的内部网络,通过服务器物理隔离、网络防火墙保护等安全措施,确保自动驾驶系统安全。

  20. 自动驾驶系统通电后会进行自检 ,相关状态信息会反馈到监控界面、人机交互界面。在监控端、人机交互端均可以查看车辆故障情况。

  21. 自动驾驶系统的监控部分,控车部分,均可以查看车辆当前状态,包括车速、作业状态、行驶位置等信息。同时可以对车辆进行包括紧急停车在内的远程控制。

  22.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有感知避障功能,在行车路径侦测到障碍物,车辆会在距离10米以上进行感知停车;车辆设有车道保持功能,能够按照设规划路线行驶;设有行驶告警功能,能够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持续声光告警。

  23. 自动驾驶系统经过严苛功能测试,并制定了完善的场景安全保障措施。
    1.
    远控系统安全

远控系统配置在港口内部网络上,并借助服务器物理隔离以及网络防火墙保护等安全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的防护工作;确保远控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经过严格的功能性测试认证后,并建立了完善的场景安全保障体系。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