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学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阅读量:
阅读量
目录
1.百年金融的历史变迁
2.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关系探讨
3.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
4.“公司+农户”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路径
读书笔记如下
-
《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
以资源主体为核心的知识化进程正在成为推动21世纪发展的核心动力。
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其传统形态相比呈现出显著差异,在经历了多维度变革后其战略地位得到了显著强化;经济活动的深化交融推动着金融市场体系向更加复杂的方向演进。
……
-----
《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关系探讨》
-----
《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
农产品合约的三种形式:
- 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同期约属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长期性。
- 保护性合约为农产品提供保护属性的合同,在理论上违约率较低(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常见的销售合同中双方为农户和商人之间签订的短期合同期约。
不完全合约理论:
合约不完成的成因:
- 语言使用存在局限性(合同条款模糊不清)
- 疏漏(未就有关事宜订立合同时的责任)
- 解决争议过程中的高昂费用
-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不具有约束力的程度较低或较高的条款
- 倾向于协作的态度
简单理解:合约如果是不完全的,就暗含了合约纠纷或违约契机
信息不完全和专用性投资是产生“注定不完全”合约的根本条件
蛛网理论
不对称信息通畅会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注意合约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
不完全合约使违约成为可能,机会主义行为使违约成为必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2、117、118条规定: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由于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均可能免除双方的责任。
法律实施机构负责剩余控制权的分配。由于法律本身的 不完全性可能会将潜在的巨大裁决权力转移给执行法律的人,在此背景下有关该法是否会被实际执行之争议应运而生。
采取措施干预可能导致市场机制失效或合同机制失效,并非一定是最佳选择;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额外的失误——这种现象被称为政府失效。
-----
《“公司+农户“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路径》
演变历程:
1. 公司、农户即期交易模式
2. 公司+农户远期交易模式
远期交易违约率高的原因是因为有以下缺陷:
-
远期交易被称为信用交易,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社会和个人的信用约束较为薄弱。
-
在风险控制方面,远期交易体系能够有效识别潜在的违约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终止机制,在关键时刻可能出现无法及时化解风险的情况。
- 公司+农户+期货组合交易模式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