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各系统缩写及功能简介

1.功能缩写
| 英文缩写 | 英文全称 | 中文全称 |
|---|---|---|
| ACC |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 自适应巡航控制 |
| ADAS | 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
| AEB |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 自动紧急制动 |
| AES | Automatic Emergency Steering | 自动紧急转向 |
| ALC | Auto Lane Change | 自动变道辅助 |
| APA | Auto Parking Assist | 自动泊车系统 |
| AVM | Around View Monitor | 全景影像系统 |
| AVP | Automated Valet Parking | 自主代客泊车 |
| AWB | Automatic Warning Braking | 点刹制动报警 |
| BSD | Blind Spot Detection | 盲点检测系统 |
| DMS | Driver Monitor System | 驾驶员疲劳监控 |
| DOW | Door Open Warning | 开门预警 |
| EBA | Emergency Braking Assist | 紧急制动辅助 |
| EDR | Event Data Recorder | 事件数据记录 |
| ELK(A) | Emergency Lane Keeping | 紧急车道保持 |
| EMA | Evasive Manoeuvre Assistance | 紧急避障辅助 |
| FCTA | Front Crossing Traffic Alert | 前方横穿预警 |
| FCTB | Front Crossing Traffic Brake | 前方横穿制动 |
| FCW | Front Collision Warning | 前向碰撞预警 |
| FSD | Full Self-Driving | 完全自动驾驶 |
| HBA | Hydraulic Brake Assist | 液压制动辅助 |
| HPP | Home-Zone Parking Pilot | 记忆泊车辅助 |
| HUD | Head Up Display | 抬头显示 |
| ICA | Integrated Cruise Assist | 集成式高速巡航 |
| IHC | Intelligent Headlight Control | 自适应远近光 |
| ISA | Intelligent Speed Assist | 智能车速辅助 |
| ISLC | Intelligent Speed Limit Control | 智能限速控制 |
| LCC | Lane Centering Control | 车道居中控制 |
| LDW | Lane Departure Warning | 车道偏离预警 |
| LKA | Lane Keeping Assist | 车道保持辅助 |
| MEB | Maneuver Emergency Brake | 低速紧急制动 |
| NOA | Navigate On Autopilot | 领航辅助 |
| NOP | Navigate On Pilot | 领航辅助 |
| OTA | Over-The-Air | 空中下载技术 (汽车远程升级) |
| PDC | Parking Distance Control | 停车距离控制 |
| RBA | Reverse Braking Assist | 倒车制动辅助 |
| RCTA | Rear Crossing Traffic Alert | 后方横穿预警 |
| RCTB | Rear Crossing Traffic Brake | 后方横穿制动 |
| RCW | Rear Collision Warning | 后向碰撞预警 |
| RPA | Remote Parking Assist | 遥控泊车辅助 |
| TJA | Traffic Jaw Assist | 交通拥堵辅助 |
| TSR | Traffic Sign Recognition | 交通标志识别 |
| V2X | Vehicle to Everything | 车联网 |
2.自动驾驶分级
The SA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International) categorizes automated driving technologies into six levels: L0 to L5.

3.各功能简介
3.1 ACC 自适应巡航
|

|

|
|---|---|
基于定速巡航(Cruise Control, CC)的技术框架下
技术难点: CIPV/Cutin目标筛选、加减速控制的安全性和平顺性。
3.2 AEB 自动紧急制动

利用摄像头和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来检测车辆、行人以及自行车骑士等物体;当潜在的碰撞事件可能发生并且驾驶员未采取任何反应时;主动制减速力;从而有效防止或减少碰撞的发生。
技术难点: 该系统需实现目标识别、确保场内测试的有效触发,并在非工作场景下防止误报(<1次/10万公里)。
3.3 AES 自动紧急转向

通过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监测前方潜在障碍物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潜在威胁,在潜在碰撞事件发生且主动刹车辅助(AEB)已经无法有效回避碰撞时,在经过充分评估确保周边环境处于安全状态后主动调整车辆方向以规避潜在碰撞风险的驾驶辅助系统
技术难点: 高速快速转向过程中的避撞时机判断是实现车辆安全行驶的关键技术;同时需要确保在高速快速转向时能够有效避免碰撞风险。
3.4 ALC 自动变道辅助

通过利用摄像头和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收集车道线和周边物体的信息;当驾驶员调整转向灯时,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主动变道功能的辅助驾驶系统。
技术难点: 保证变道过程的安全及舒适。
3.5 APA 自动泊车

借助超声波雷达与环视摄像头识别停车位,并结合智能算法计算最佳行驶路线;同时对车辆的动力、制动与转向实施精确控制
技术难点: 空间感知技术的准确性、轨迹规划方案的优化性及运动路径的流畅性、车辆安全系统的安全性和动态优化。
3.6 AVM 全景影像系统

通过在车身周围安装一圈的广角 fish eye 相机并采用畸变校正处理后将各幅图像进行多幅拼接处理从而形成围绕车辆全周景致的综合成像系统
技术难点: 图像畸变矫正、图像拼接。
3.7 AVP 自主代客泊车

顾客从预定的下车地点离车,在线平台随后发送停车指示;系统接收该指示后会自动引导至停车位置;在此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或实时监控;与此同时,在线平台也会发送取车请求;系统接收该请求后会引导至指定上客区域
技术难点: 行车过程中的定位与跟踪精度、复杂停车场情况下的避障策略。
3.8 AWB 点刹制动报警

利用摄像头和雷达扫描前方区域,在当可能与前车发生碰撞且FCW警示灯亮起时,驾驶员未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并采用点刹和制动系统以发出警示信息。
技术难点: 一般只发请求和级别,由执行器执行。
3.9 BSD 盲区检测系统

通过毫米波雷达进行侧面区域扫描以获取视野盲区信息,并对这些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当检测到其他车辆进入视野盲区时,BSD系统会立即做出反应,在指定位置向驾驶员发出视觉警示信号,并可能伴随警报声音以提醒注意并线安全
3.10 DMS 驾驶员疲劳监控

通过摄像头持续监控驾驶员的身体状态与行为模式,在系统识别到驾驶员出现疲劳迹象时(例如长时间 maintain eye closure, head down, yawn, or distraction behaviors like leftward glancing or smoking or handholding),它会立即触发警示机制,并发出提醒指令让驾驶员休息或调整驾驶姿势以保障安全
技术难点: 对驾驶员的行为状态进行分析与识别。
3.11 DOW 开门预警

当车辆处于停车状态并准备开启车门时
3.12 EBA 紧急制动辅助

在行车过程中, 通过传感器感知驾驶者对制动踏板的踩压程度和速率。在紧急制动情况下, EBA被用来指示制动系统产生更高的油压, 从而帮助ABS发挥作用, 进而更快地产生更大的制动力, 从而降低制动距离, 降低碰撞风险。
3.13 EDR 事件数据记录
|

|

|
|---|---|
EDR俗称车载黑匣子 , 主要用于记录车辆在碰撞前、碰撞中及碰撞后三个时间段的关键数据, 包括车速信息, 车辆碰撞加速度数值, 目方向盘转向角度, 发动机运行状态参数, 安全气囊工作状态, 驾驶辅助系统运行情况, 以及驾驶员在事件发生时的反应行为等信息。随着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 部分EDR不仅会记录传统意义上的事故过程参数信息, 还会收集并存储部分功能开启或关闭的时间点的数据, 这些数据将作为判断车辆系统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的重要依据
3.14 ELK 紧急车道保持

紧急车道保持系统(ELK)利用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监测道路状况。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道路环境包括车道线路沿以及邻近区域的来往车辆情况。当ELK识别到车辆可能偏离行驶路径并接近危险区域时该系统将采取转向干预措施以帮助车辆恢复至主行车道。除了上述措施外当车辆与路沿或车道线的距离接近设定阈值时或者当前施加的转向干预无法使车辆重返主行车道时系统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将触发预警并发出警告提示驾驶员注意安全。
技术难点: 对路沿等边缘的识别、快速且平稳的将车辆拉回自车道。
3.15 EMA 紧急避障辅助

当车辆行驶速度处于50至100 km/h的速度区间内时,在潜在碰撞风险被感知且驾驶员执行转向操作以规避障碍物的情况下
技术难点: 保证避让过程的安全与车身稳定。
3.16 FCTA 前向横穿预警

在车辆缓慢行驶时,实时监测前方侧向靠近的道路使用者,并持续发出警报提示以避免潜在碰撞风险。
3.17 FCTB 前方横穿制动

当车辆处于低速行驶状态时持续监控前方车道中靠近左侧的道路使用者当潜在碰撞威胁出现时自动启动制动装置通过紧急制动措施降低车速从而规避事故或减少事故影响。
3.18 FCW 前向碰撞预警

利用先进的雷达和摄像头技术来实时监控前方交通状况,并对潜在的碰撞风险进行识别。随后通过视觉信号灯和语音提示系统向驾驶员发出警报信息以确保其安全驾驶操作。
技术难点: 公共道路的误触发。
3.19 FSD 完全自动驾驶

FSD被定义为特斯拉研发的一种自动化辅助驾驶系统缩写。自2020年首次进入测试阶段以来,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让车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主完成道路全程的所有操作步骤: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环境识别、路径规划与计算、速度与方向控制等关键环节。
技术难点: Corner Case.
3.20 HBA 液压制动辅助

当车辆处于紧急制动状态时 ,HBA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并评估车辆的制动动作、车速以及主缸压力状态 来判断是否存在紧急制动情况。一旦检测到以下条件:行驶速度超过系统预设的工作速度 、驾驶员以过快的速度踩下制动踏板 ,并且主缸压力达到预设水平 同时 压力上升的速度超过预定门限值 ,系统将自动启动HBA功能 。此时 ,制动系统会迅速提升管路内的压力直至达到ABS触发阈值 ,从而有效降低刹车距离 并减少碰撞风险的可能性。
3.21 HPP 记忆泊车辅助

HPP记忆泊车系统通过车载传感器完成对用户常用下车点、停车位及停车行驶路线的收集与存储。当用户再次抵达预先记录的下车点时系统会发出"无车泊位功能可用"的通知此时驾驶者只需离开车辆随后通过手机APP进行操作汽车将精准地自动停入指定停车位该系统主要适用于家庭小区办公区域等日常使用场景
技术难点: 地下停车场的定位、复杂场景下的避障。
3.22 HUD 抬头显示

HUD通过抬头显示系统(HUD)将车速、导航位置以及辅助驾驶状态等重要驾驶数据实时显示在驾驶员的前方 windshield 上。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光线投射技术,在不需低头凝视或转动视线的情况下即可直观掌握车辆动态以确保行车安全并提高驾驶员操作效率。该功能不仅能够帮助驾驶员始终保持与路面环境的高度同步在任何行驶状态下都能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显著提升行车安全性并降低人为失误的概率
3.23 ICA 集成式高速巡航

在高速路段(一般大于60公里/小时)中为驾驶员提供横向与纵向控制的辅助驾驶功能。ICA系统本质上结合了ACC与LCC的功能特性,在该系统中可调节车辆运行于指定速度或跟随车道线行驶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工作时的速度更高并始终将车辆维持在车道中央位置附近;特别地在其无法依赖车道指示的情况下不具备跟随行驶的功能特性
技术难点: 横向控制的稳定性,避免在车道内来回晃动。
3.24 IHC 自适应远近光

该系统是一种夜间自动切换远近光模式 的辅助装置。它通过摄像头和光照强度传感器 来评估周围环境状况。通常情况下,在40公里每小时及以上的车速下,并且确保前方无光源信号、无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情况下,该系统会建议开启远光模式以提升视野清晰度。在检测到对面车辆前大灯、同向车辆尾灯或其他光源存在时,则会自动将远光模式切换为近光模式以确保行车安全。
3.25 ISA/ISLC 智能车速辅助

ISA利用摄像头系统和导航模块等技术设备采集限速数据,在仪表盘实时更新相关信息,并发出限速警报。同时可与车辆自动速度控制系统协同工作,实时调整行驶速度。
3.26 LCC 车道居中控制

基于摄像头技术的LCC系统能够检测车道线信息,并通过电子助力转向(EPS)技术确保车辆始终位于自己的车道内;在此过程中,驾驶员必须持续关注车辆状态并避免手部长时间脱离方向盘的操作;若出现上述情况将触发报警并导致功能退出。
技术难点: 横向控制的稳定性,避免在车道内来回晃动。
3.27 LDW 车道偏离预警

利用前视摄像头技术识别车道线,在驾驶员无意中离开当前行驶车道时
3.28 LKA 车道保持辅助

利用前置摄像头持续不断地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发现驾驶员未察觉ingly偏移车道线时会自动启动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从而实现对车辆行驶路径的自动调整以确保稳定地维持在当前行车道内
技术难点: 快速稳定的将车辆拉回车道中心。
3.29 MEB 低速紧急制动

MEB具备在标定范围内的持续监测能力(2-12 km/h),能够通过超声波雷达和摄像头系统实时感知周围的动态环境信息。当检测到潜在的碰撞风险时会立即触发预警系统并执行紧急制动操作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难点: 超声波雷达及环视摄像头对障碍物的距离位置检测的准确性。
3.30 NOA/NOP 领航辅助

包括高速型和城市型两种形式的NOA。
其核心特色体现在"导航"功能上。
在系统中必须先规划并输入清晰明确的导航指令,
只有当这些条件被满足后,
车辆才能在高精地图(或无图)的情况下,
借助智能驾驶系统完成自动导航操作。
利用毫米波雷达以及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持续监测周围环境,
这些技术协同作用,
使得车辆能够完成以下操作:
准确地完成进出匝道的操作,
灵活地进行变道决策,
安全地进行超车 maneuvers,
及时发出必要的预警信息,
维持车道稳定性,
自动避让潜在障碍物,
稳定行驶速度,
并且实现人机协作的操作流程。
目前仍停留在L2至L3级别辅助驾驶阶段,
驾驶员需要全程监控车辆运行状态。
技术难点: Corner Case, 以及对算力和数据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3.31 OTA 空中下载技术/汽车远程升级

在汽车领域中,通常将OTA定义为汽车远程升级服务。通过OTA技术,汽车制造商能够通过网络渠道将最新版本的软件、新增功能或增强的安全特性发送至车辆,并实现车辆的在线更新和维护工作。对于采用OTA技术的车辆而言,在线升级过程通常依赖于通信设备(行业内常称为"TBox"),这些设备通过车载网络节点与车载ECU进行连接,并采用无线方式完成软件或固件数据的传递。
技术难点: 信息安全、升级失败的备份措施。
3.32 PDC 停车距离控制

当车辆切换至倒车模式时,PDC装置将正式启动运行。该装置通过超声波雷达系统对周围环境进行持续监测,并能快速识别出与之接近的障碍物。一旦传感器监测到障碍物距离不足一定距离时,则会立即向驾驶员发出警示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车型都配备此功能,在具备视觉辅助配置的车辆中,则会在车内显示屏上清晰呈现具体数据信息以供参考。
3.33 RBA 倒车制动辅助

在倒车操作过程中,在车辆行驶至后方存在障碍物时(即驾驶员未采取措施),系统自动地完成刹车操作以避免危险并确保停车安全。
3.34 RCTA/RCTB 后方横穿预警/制动

在车辆执行低速倒车操作时(...),持续监控着周围道路来往的驾驶员(英籍),并在潜在的碰撞风险出现之前(...),通过鸣笛提醒或立即停止行动(...)。
3.35 RCW 后向碰撞预警

汽车在行驶中
3.36 RPA 遥控泊车辅助

基于APA自动泊车技术的发展演变而来的是RPA系统。系统设计上主要针对那些空间极为狭窄的停车位进行了优化配置;同时能够方便地实现通过手机APP或个人车载钥匙进行远程操作以完成车辆泊位的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实现了传统手操式泊车方案与现代智能控制技术的有效结合。该系统不仅提升了泊车效率还显著降低了因随意开启车门而可能撞到周围物体的概率。然而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求驾驶员始终保持在车辆周边的安全范围内活动;此外受限于蓝牙通信的有效距离限制在实际操作中驾驶员通常不得离开车辆超过10米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难点: 主要难点与APA一致,尤其是窄车位的泊入路径规划及控制。
3.37 TJA 交通拥堵辅助

TJA(交通拥堵辅助系统)是一种旨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技术,在发生交通拥堵时为驾驶员提供必要的操作支持以减轻疲劳感。它可被视为ACC(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的一种增强版本,在同样允许"走走停停"的同时增加了"微调方向"的功能,并指导车辆沿当前车道或前车行驶路线继续前行,在时速低于60公里/小时时应用较为广泛
技术难点: 对前方车辆轨迹的拟合与跟踪。
3.38 TSR 交通标志识别

TSR通过前装摄像头的能力实现对常见交通标志的识别(如限速、停车和掉头等)。该系统会将限速信息清晰地标注在仪表盘上,并通过声音或视觉方式向驾驶员发出警示以确保遵守这些交通标志。
3.39 V2X 车联网

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是一项将车辆与其周囲的一切事物实现互联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其中V代表车辆,X则指任何与车辆进行交互信息交换的对象领域。当前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汽车本身、人类以及道路边上的设施和网络系统等四大部分。通过多种无线通信技术手段, V2X不仅实现了"车-路-人-云"等交通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还能为自动驾驶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感知数据支持;同时为构建一个智慧化、网联化的新时代智能交通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技术难点: 遮挡情况下的通信,路侧设备的推广成本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