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字某市市级教育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内容,公众号:智慧方案文库,资料获取见上方卡片。
目 录
第1章 项目概述
1.1建设背景
1.2项目概览
第2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2.1 指导思想
2.2 建设目标
第3章 建设原则与意义
3.1 建设原则
3.2 应用逻辑体系结构
3.3 物理部署体系结构
3.4 技术开发的体系结构
3.5 云平台技术架构
第4章 项目建设内容
4.1 硬件建设
4.1.1 系统设计概述
4.1.2 校园网建设目标
4.1.3 设计原则
4.1.4 校园基础建设规划逻辑图
4.1.5 校园网总体结构设计
4.1.6 中心机房建设
4.1.7 物联网平台建设
4.2 基础软件支撑环境建设
4.2.1 统一门户网站
4.2.2 统一认证中心
4.3 教育办公管理平台
4.3.1 人事管理系统
4.3.2 办公管理系统
4.3.3 招生就业管理系统
4.3.4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4.3.5 教务管理系统
4.3.6 总务管理系统
4.3.7 党务管理系统
4.3.8 学生个人空间
4.4 教学支撑平台
4.4.1 职播系统建设
4.4.2 资源库共建共享系统的建设
4.4.3 在线考试系统
4.4.4 网络学习平台
4.5 教学资源建设
4.5.1 虚拟仿真系统
4.5.2 交互式电子书
4.5.3 资源套件
4.5.4 微课建设
4.5.5 精品课平台
4.5.6 立体化教材建设
4.6 具体资源建设
4.6.1 医药卫生类资源
4.7 师资培训
4.7.1 培训目标
4.7.2 培训内容
4.7.3 培训形式
4.7.4 时间安排
4.7.5 培训考核与结业
4.7.6 具体培训内容
第5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质量保障
5.1 项目实施标准
5.2 项目组织管理
5.3 平台使用培训
5.4 安全管理方案
5.4.1 安全风险分析
5.4.2 安全系统体系架构
5.4.3 安全保障框架
第6章 测试方案
6.1 任务概述
6.2 方案设计
6.2.1 系统压力估算方法
6.2.2 测试环境
6.2.3 测试结果
第7章 培训方案
7.1 培训规划
7.2 培训目的
7.3 培训内容及对象
7.4 培训计划
7.4.1 培训讲师
7.4.2 培训课程
7.5 培训其他要求
第8章 售后服务方案
8.1 服务目标
8.2 服务原则与策略
8.3 服务体系
8.4 售后服务的承诺
第9章 公司介绍
9.1 公司简介
9.2 优势分析
9.2.1 高水准的专业研发
9.2.2 严格遵循行业标准
9.2.3 充分了解学校需求
9.2.4 提升用户使用价值
9.2.5 政府认证、权威鉴定
9.3 资质荣誉
9.4 客户范围
第10章 典型案例
10.1 佳木斯职教集团
10.1.1 数字校园建设背景
10.1.2 建设内容
10.1.3 建设效果
10.2 长春机械工业学校
10.2.1 校企合作背景介绍
10.2.2 机电技术专业课程第一期建设
10.2.3 机电技术专业课程第二期建设
第11章 建设周期
1、 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和理念,遵循"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发展理念,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指导架构,构建某市教育云平台系统。该平台旨在实现全市学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确保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信息系统全面部署,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构建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推动业务应用协同运作,提升服务效率。通过这一平台的建设,将有效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通过某市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为B区各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的资源平台。
在有效降低重复建设投资和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某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调配、即需即用、有效共享。通过合理规划、分阶段推进的方式,在实现建设集约化、信息共享化、服务标准化、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满足B区各学校IT基础设施的应用需求,为B区教育未来大数据产业奠定基础。
建设内容
基于开放架构的全栈云服务框架,涵盖一云(云基础设施)、一湖(数据湖)、一平台(应用平台)的9大系列,总计40+项服务。该框架支持与公有云平台协同运行,确保业务在云生态中的无缝整合与迁移。特别为某教云业务向混合云战略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图一 服务建设内容
l 通过计算服务支撑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和区级应用平台部署需求;
l 安全服务和灾备服务可提供云主机信息安全能力。
这些应用支撑平台,如大数据服务、PaaS、数据库服务等,能够满足其它信息化推进需求。
2、 规范建设内容
云平台体系的技术构建、云存储体系的构建、数据标准体系的构建、元数据管理体系的构建、数据采集与交换体系的构建、基础数据管理体系的构建、数据共享服务体系的构建、数据安全体系的构建
3、 云平台技术建设方案
3.1. 总体设计
整个系统从功能角度可以划分为三大系统:
- 
云服务系统(IAAS)
 - 
云资源系统(云管理平台)
 - 
云应用系统
 
解决方案可以覆盖以上三大系统,可以满足对于云平台的各种功能需求。
除了上述功能需求之外,项目的难点如下所述。通过以下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点,最终实现升级成为大规模云平台的目标。
云平台扩展性(单集群至少支持200~500台节点);
高可用;
基于OpenStack官方发布的稳定版本OpenStack 9.0,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服务器节点:
l 自动化部署节点服务器,Fuel安装部署节点负责对整个OpenStack云平台以及第三方组件进行安装、部署和管理,占用一台物理服务器;
该控制器是OpenStack云平台的核心管理单元,采用三节点的高可用部署架构,在三个管理节点服务器上部署了MySQL、RabbitMQ、Nova、Neutron、Cinder、Ceph Monitor等服务,同时,该控制器还负责Neutron L3功能的实现。
l 部署 Nova-Compute 服务,采用 KVM 作为虚拟化方案,部署十个计算节点服务器;
该系统采用10个存储节点服务器构建Ceph OSD服务,支持通过添加SAS和SSD硬盘实现不同性能的存储池,为虚拟机提供块存储服务。通常建议客户使用专用的存储节点以确保最佳性能。然而,如果客户需要存储节点与计算节点的融合部署方案,我们也能提供相应的支持。
监控节点服务器,采用1个监控节点配置基于Web界面的专业的开源监控平台,该平台具备分布式系统监视和网络监视功能,能够用于监控各种网络参数,确保服务器系统的安全运营,并提供高效的告警机制,帮助系统管理员迅速定位并处理各种问题。
3.1.1. 网络架构
3.1.1.1. 物理网络架构

图二 物理网络架构
实现物理链路的冗余:
业务网络链路采用冗余设计,物理服务器端采用双网口实现绑定连接。默认提供图形化界面配置Active-Backup、Round-Robin和LACP三种协议的网卡绑定选项。
l 业务网络物理交换机需要支持堆叠功能;
l 拥有5种不同类型的逻辑网络,每种不同的逻辑网络承载着不同的流量:
l Administrative/PXE网络,用于物理节点的管理和操作系统自动安装;
l Public/Floating网络,云平台提供外部访问的地址段;
l Management网络,用于OpenStack各组件之间的通信;
l Private网络,虚拟机通信,虚拟机与L3组件通信的网络;
l Storage网络,存储网络用于Ceph各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与数据复制;
l 通过Fuel用户可以灵活的将逻辑网络与物理网络进行映射。
3.1.1.2. 多数据中心
多个openstack系统共用一个keystone和horizon平台。每个区域都配置一套openstack环境,这些环境可以部署在不同地理位置,只要网络连接正常即可。多个区域提供环境隔离功能,当启动虚拟机时,可以根据所在位置选择 nearest available option。
OpenStack通过调用标准OpenStack API等方式,实现与主流智能运维平台的集成,进一步实现多中心资源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