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业 —— Camera的发展
发布时间
阅读量:
阅读量
摄像头简介
基本构造
- 镜头组件与
- CMOS芯片 集成到模组
- 并连接到DSP连接
其中成本结构为:由光学镜片驱动至CMOS芯片, 再依次连接至DSP。
基本原理
- 拍摄视频内容。
- 对获取的图片进行预处理。
- 然后通过图像匹配技术识别出目标模式(如车辆、行人等)。
- 最后结合物体运动特征分析以及双目定位技术来计算目标物与车辆之间的相对距离和速度。

应用场景
- 应用场景5大类:前视、环视、侧视、后视 以及 车内监控。
| 位置 | 摄像头类型 | 实现功能 | 功能描述 |
|---|---|---|---|
| 前视 | 单目/双目 | FCW、LDW等 | 安装在前挡风玻璃,视角45° |
| 环视*4 | 广角 | 全景泊车 | 四个摄像头的图像进行拼接,分标清和高清 |
| 后视 | 广角 | 倒车影像、流媒体后视镜 | 挡风玻璃或后尾箱上 |
| 侧视*2 | 普通视角 | BSD | 后视镜下方 |
| 内置 | 广角 | 疲劳提醒、车内人员监控 | 车内司机前 |
主流产品
-
单目摄像头作为当下与未来车载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广泛应用成为一种趋势。
该技术不仅能够实时识别人脸与车辆状态,
而且能够提供基础的安全辅助功能,
涵盖前方碰撞预警系统,
行人行为识别系统以及车道偏差修正等功能。
其低成本特性使其成为车载监控设备的标准配置。 -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双摄系统因其更高的精准度而逐渐走向产品化应用;
尽管精度提升显著提升了其应用潜力与价值,
但随之而来的计算资源需求却带来了产品化及小型化的挑战。 -
目前市面上豪华车型如奔驰S级与E级、宝马7系与5系等均普遍配备有双目摄像头。
这类复杂配置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也成为了高端汽车品牌展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
市场规模 -
2019年我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达到185亿元人民币, 预计到2025年将以超过37%的复合年增长率发展至600亿元以上
- 其中一部分市场规模由环视和前视摄像头共同占据, 达到约550亿元, 其中环视≈前视 = 550亿元, 超过驾驶员监测系统的规模
竞争格局
- 其中一部分市场规模由环视和前视摄像头共同占据, 达到约550亿元, 其中环视≈前视 = 550亿元, 超过驾驶员监测系统的规模
-
CMOS图像传感器:主要由索尼 group 的镜头部门以及法国雷奥照相机公司等国外厂商提供。
-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主要由 Texas Instruments (TI) 等公司提供,并包括 Mobileye 的 EyeQ 图像处理芯片。
- 镜头组:国外厂商包括索尼 group 的镜头部门以及法国雷奥照相机公司等;国内厂商包括欧菲光学(Ophic)科技集团、台湾同致电子(TSMC)等。
其中,在手机领域表现突出的有如舜宇光学科技集团这类企业;目前也拓展至车载摄像头市场。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