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 详细笔记
文章目录
-
- 货币资金的核算
- 应收款项的核算
货币资金的核算
货币资金含: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一、库存现金的核算
(一)现金的概念
▲ 狭义的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纸币、硬币等,即库存现金;
▲ 广义的现金除库存现金外,还包括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
(二)库存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 库存现金收入与支出的范围
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超过该规定范围的应通过银行办理结算。
◆ 企业库存现金限额的确定
企业提出计划,经开户银行审批核定。一般为企业3天的现金用量。
◆ 库存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
● 当日收入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
● 不得坐支现金(即不得以收抵支)。
● 使用大额现金需报经开户行审批。
● 建立健全现金账目(日记账、总账),并保证账实相符。
(三)日常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
核算举例:
【例】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产品5件,每件单价3 5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2 975元,收到现金。
借:库存现金 20 47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975
【例】从银行提取现金7 500元。
借:库存现金 7 500
贷:银行存款 7 500
【例】用库存现金7 500元发放职工困难补助。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7 500
贷:库存现金 7 500
【例】用库存现金3 50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用的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 3 500
贷:库存现金 3 500
【例】用库存现金1 750元支付职工报销的市内交通费。
借:管理费用 1 750
贷:库存现金 1 750
二、银行存款的核算
(一)银行存款核算的相关问题
1.银行存款的概念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入本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 狭义的银行存款仅指存入银行结算户的款项。
▲ 广义的银行存款包括银行结算户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专项存款等一切存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2.企业在银行的开户: 根据《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开立。
(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核算
核算举例
【例】收到(回)购货单位前欠货款
1 05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 050 000
贷:应收账款 1 050 000
【例】开出支票支付购买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办公用品款22 750元。
借:管理费用 22 750
贷:银行存款 22 750
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 外埠存款
▲ 银行汇票存款
▲ 银行本票存款
▲ 存出投资款
▲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银行卡存款等
核算举例
【例】公司委托当地开户银行汇款750 000元给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750 000
贷:银行存款 750 000
【例】采购员交来购货发票,注明价款420 000元,增值税71 400元。
借:在途物资 4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71 4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491 400
【例】对购入材料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借:原材料 420 000
贷:在途物资 420 000
【例】采购业务结束,将剩余的外埠存款258 600元转回本地银行。
借:银行存款 258 6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258 600
【例】将银行存款800 000元划入某证券公司准备进行短期股票投资。
借:其他货币资金
—存出投资款 800 000
贷:银行存款 800 000
【例】购买股票650 000元,并已成交。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某公司股票(成本) 65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存出投资款 650 000
应收款项的核算
应收款项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债权(资产)。
包括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付帐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款等。
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
企业因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企业的主营业务)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二)应收账款的确认
1.应收账款范围的确认
●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收取的价款、增值税税款和代垫的运杂费。
2.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确认
● 应结合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进行确认。即哪个会计期间实现,就确认为哪个期间的收入,并确认应收账款。(结合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的做法加以理解!)
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计量)
基本确定方法
◆ 按照交易日的实际发生额确定(含价款、增值税税款和代垫的运费)。
【例】公司赊销商品一批,售价350 000元,增值税59 500元,应收账款总价为:
借:应收账款 409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 500
【例】承上例,经过双方商定,上述应收账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公司已收到商业汇票。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票据 409 500
贷:应收账款 409 500
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应收票据(商业汇票)的概念
◆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向客户提供商品或劳务而收到的由客户签发在短期内某一确定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承诺,是持票企业拥有的债权。
(二)应收票据的分类
1.按承兑人分为:银行承兑和企业承兑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两种。
2.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和不带息两种。
(三)应收票据的特点
1.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承兑方到期一般应无条件付款)。
2.具有预期的经济利益(票面值、利息)。
3.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可以在汇票到期前向银行贴现或背书转让)。
(四)应收票据入账价值的确定(计量)
会计上的两种确认方法:
1.不带息票据:按照票据的面额确认。
2.带息票据:(1)收到时,按照票据的面额确认;(2)在持有票据的会计期末按应收票据的面额和规定的利率计算应收利息,相应地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
核算举例
不带息票据的核算
【例】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价款 1 750 000元,增值税297 500元。收到一张对方已承兑的商业汇票(不带息)。
借:应收票据 2 047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7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97 500
【例】上述汇票到期,公司按期收回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 047 500
贷:应收票据 2 047 500
坏账损失的核算
1.坏账损失的概念
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坏账)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2.处理方法
(1)直接转销法
将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计入坏账期间“信用减值损失”(费用) 的一种做法。
优点:账务处理方法简单。
缺点:会造成坏账期间费用剧增,降低当期利润水平,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标准要求。
(2)备抵法
根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谨慎性要求,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金,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已经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结合下页账户设置理解)
优点:符合权责发生制基础和谨慎性要求,能够保持各期成本费用和利润水平的稳定性,并可降低由于坏账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核算举例
【例】新世纪股份公司2011年末时计提坏账准备金为35 000元。
借:信用减值损失 35 000
贷:坏账准备 35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