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笔记 第二章 货币制度
《金融学》笔记 第二章 货币制度
前言
在《金融学》课程笔记中已做了初步介绍的基础上
金融范畴篇
第一章 货币本质探讨
第二章 货币制度分析
第三章 信用要素及利息利率研究
第四章 外汇汇率机制解析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篇
第五章 金融市场
第六章 金融机构
第七章 商业银行
第八章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篇
第九章 货币需求方、供给方及市场调节机制
第十章 物价上涨现象与物价下降现象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及其调控作用
文章目录
- 
《金融学》笔记 第二章 货币制度
 - 
导论
 - 
笔记
 - 
- 第一部分 形成过程:
 
 - 
第二部分 构成要素分析
 - 
第三部分 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
 - 
第四部分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 
补充与拓展
- 总结
 
 
笔记
一 形成: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改过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二 构成要素:
1、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
2、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货币金属重量,也称价格标准。
3、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①本位币 : 一国的的基本通货 .
②辅币 :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供日常零星的交易和找零之用。
③纸币
三 货币制度的演变
演变过程: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纸币:是一个国家强制发行代替金属货币使用的价值符号。
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 人民币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在跨境流动中扮演着基础性角色, 成为国际通用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跨境金融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既具有积极意义又存在潜在挑战
(体现: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
四 国际货币制度与体系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定义:国际贸易体系中各国政府为实现货币在国际间充当法定货币职能而共同遵循的规范、手段以及相关机构的集合体。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
- (1)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 (2) 汇率制定的确定;
 - (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确定。
 
(三)制度类型:
金本位货币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金兑汇本位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 — 牙加美体系
区域货币制度 — 欧洲货币体系
我国的官方法定货币体系包括人民币等主要流通货币。其中人民币属于信用本位货币体系而不含有金本位制度也不受黄金汇率的制约。其基本单位称为元该单位具有法定地位并被确定为主本位币。辅助流通货币则以银角和银分为主要面值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其发行权由国家掌握中国人民银行则负责具体实施流通领域的货币政策调控。该体系在运行中采取了有管理的货币政策手段包括对内通过宏观调控与管理对外则采用有管理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来维持经济稳定
(1)港币作为香港的主要流通货币,在其法定地位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其发钞权力。指定参与港币发行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等机构。在汇率机制上采用与美元挂钩的方式运行,并未设立外汇管制措施。(2)澳门使用澳元作为法定货币单位,在其经济体系中与香港地区的港币保持直接挂钩关系。(3)台湾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货币政策体系,并设有专门负责流通和货币政策管理的中央人民银行
补充
《银行也在"印刷货币"吗》200年前实行的金本位制度,在1947年推行了金汇兑本位政策;直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信用货币制度;未来可能出现的是数字货币。
国际货币制度(书本)
- 国际金币本位制从1880年末至****一战期间结束。
- 金汇兑本位制度在这一时期持续了约十六年。
 - 美元作为本位货币直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才退出使用。
 - 管理浮动汇率政策自二战后持续至今。
 
 
读者表示对书本标注划分方式未能准确理解,并因此转向《货币制度演变史 》一书的具体分类体系进行学习和借鉴。

总结
货币的制度让帮助我们认识现实世界中的金融体系是如何演变的。
200年前以黄金为本位的钱币制度,在75年前演变为基于银币与金币兑换的价值体系;而到了50年前,则进入信用货币时代;未来可能出现数字货币;此时金钱正在从实物向虚拟转变。
2020年国家慢慢再推进数字货币,我们的金融体系将进一步演变。
更新地址:GitH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