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5介绍
1.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主要采用无线电(Radio)和射频(RF)技术作为其基础的技术手段进行通信。
无线网络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从功能划分来看,
无线网络可分为近距离 wireless 网络和远距离 wireless 网络两种类型。
近距离无线网络可划分为两大类:
- 局域范围内的无线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 个人范围内使用的无线网络(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WPAN)
WPAN 目的是在POS(Personal Operating Space, 基于设备为中心构建10米半径的个人操作空间)区域内实施一种高效节能的无线通信技术方案。该技术根据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速率(WRAPs),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无线个人通信网络系统;另一类是低速率(WRAPs),主要应用于低功耗环境下的无线个人通信网络架构。
2. 802.15
IEEE 802.15 工作组致力于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标准化
151Bluetooth, 是以既有蓝牙标准为基础, 定义了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MAC)规范
802.152802.15802.11)共存问题
802.153802.154: Low Rate WPAN, 定义了低速率低功耗WPAN的PHY和MAC规范
802.155
运行在802.15.4之上的协议/规范包括802.15.5、ZigBee、RF4CE、Thread、6LoWPAN等
3. 802.15.4
从前面的介绍可知,IEEE 802.15.4定义了Low Rate WPAN
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其版本历史
15420032868915MHz BPSK DSSS)
802.152006868868915MHz ASK PSSS)
802.15200732.4GHz DQPSK CSS)
802.152009QPSK MPSK), 用于中国地区
802.152009: 修订版, 新增980MHz PHY(GFSK), 用于日本地区
802.1542011: 第二版, 主要是将之前的修订版进行整合
......
值得一说的是,ZigBee采用的版本为IEEE 802.15.4-2003
802.15.4架构如下图所示

4. 软件无线电
软件型无线电(SDR)是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技术而不依赖于硬件电路
其实现是将2MHz至2000MHz范围内的信号全部采集,并经过采样和量化后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软件进行处理
目前最流行的开源软件无线电工具为GnuRadio
因此,在学习GNU Radio之前需掌握的相关知识包括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以及硬件电路设计等内容。
常用的SDR平台包括Uniform SDR Platform、BladeRF系列、OpenBTS以及HackRF全系列或HackRF一系号组别等
<IEEE 802.15>(https://en.wikipedia.org/wiki/IEEE_8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