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三、网络路由之静态路由协议和动态路由协议介绍

阅读量:

更多网络基础内容可见:

网络基础学习目录及各章节指引

3.3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指由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3.3.1 缺省路由(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如果没有默认路由,那么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没有匹配表项的包将被丢弃默认路由在某些时候非常有效,当存在末梢网络时,默认路由会大大简化路由器的配置,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网络性能。

3.4 动态路由

3.4.1 RIP

rip---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特点:

  • 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是根据距离和方向来衡量路径的优劣
  • 使用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的开销(跳数,是指每经过一个三层设备算一跳)
  • 应用在规模较小的网络,现在几乎被淘汰,现网中几乎看不到,主流是ospf
  • 配置简单,易于维护
  • 周期性的更新,更新周期为30s,每次更新自己所有的路由条目
  • rip规定,最多支持15跳,16跳代表不可达
  • 直连网络的跳数默认为0
  • rip有两个版本v1和v2,基本都是用v2版本,默认是v1,区别

v1是用广播更新路由,v2是用组播更新路由,组播地址是224.0.0.9

v1是有类的路由协议,v2是无类的路由协议,

有类路由发送路由更新时,不携带掩码,无类路由携带掩码

  • 是用udp协议,端口号520

rip :反应慢 广播更新 早期网络部署 目前新部署的不使用

rip工作原理:

路由器运行rip之后,会首先发送路由信息更新(请求),收到更新的路由器会给予回复,就会把自己路由表的所有条目通告给请求的路由器,请求的路由器收到响应之后,根据自己路由表中的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当自己的路由表中,有更好的(跳数最小的)路由条目时,就会拒绝接收;假如自己的路由表中没有,或者有(但没有收到的这个好),路由器就会学习此路由。当网络收敛(收敛---所有的路由器都学习到其他路由器的所有路由条目,也就是网络稳定了)完毕之后,路由器会每隔30s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3.4.2 OSPF

ospf---开放式最路由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LSA:Link-State Advertisement -----用来传递路由,里面携带路由信息

LSDB:link-state database -----lsa的一个集合,存放着各种lsa

  • ospf的工作原理

运行ospf的路由器会互相传递lsa,路由器会把收到的lsa放到lsdb中,通过spf算法,以自己为根,生成一个最多路径树(到其他的路由器都只有开销最小的路),然后通过路由计算之后,放到我们的路由表中。当收敛完毕之后,将不再发送路由更新,只有网络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去更新路由信息告诉邻居,当网络稳定时,只会发送hello报文,维持邻居关系,每隔10s中发送一次。

3.4.3 EIGRP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也称为加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结合了链路状态和距离矢量型路由选择协议的Cisco专用协议,可以实现快速收敛,不发送定期的路由更新信息以减少带宽的占用。

3.4.4 BGP

边界网关协议,主要用来对接互联网,处理互联网上的网络,应用于运营商网络。原理与ospf相似,但可以承载大量路由信息。

更多网络基础内容可见:

网络基础学习目录及各章节指引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