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三)

阅读量:
一个例子说明贸易的好处

设想中,在一个简单的社会模型里

牧牛人只能养牛,农民只能种土豆

在当前的情况下,贸易带来的好处明显在于让她们都能够享受到更为丰富的食物。

在当前的情况下,贸易带来的好处明显在于让她们都能够享受到更为丰富和多样的食物。

牧牛人和农民都能各自养牛和种土豆

似乎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并没有很大的意义,但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继续假设农民和牧牛人的生产效率如下表:

生产1kg牛肉需要的时间(min) 生产1kg土豆需要的时间(min) 8小时牛肉产量(kg) 8小时土豆产量(kg)
农民 20 30 24 16
牧牛人 60 10 8 48

在这种情况下,在土豆产量方面的生产力农民优于牧牛人;相反地,在牛肉生产方面,牧牛人的生产力高于农民。很明显,让农民专注于土豆的种植而让牧牛人专注于牛肉的养殖将会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状态并使社会生产率达到最高水平;通过国际贸易机制两人不仅能够获得比各自单独自给自足更多的土豆和牛肉。

但,如果牧牛人与农民的生产效率是这样的呢?

生产1kg牛肉需要的时间(min) 生产1kg土豆需要的时间(min) 8小时牛肉产量(kg) 8小时土豆产量(kg)
农民 60 15 8 32
牧牛人 20 10 24 48

在这种情况下,在生产土豆和生产牛肉之间,在考虑牧牛人的效率方面,在比较牧牛人与农名的竞争中,在分析牧牛人相对于农名的优势时,在探讨贸易是否对牧牛人有实际价值以及是否能带来互利的同时,在开始深入研究相关术语之前,请问: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是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农名与牧牛人在资源消耗方面均为时间,相比之下,在土豆与牛肉的制造过程中,牧牛人仅需较少的时间,由此可见,在这两种物品的生产领域中,则由牧牛人占据明显的技术优势.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农民和牧牛人生产牛肉和土豆的机会成本分别如下表:

1kg牛肉的机会成本 1kg土豆的机会成本
农民 4kg土豆 0.25kg牛肉
牧牛人 2kg土豆 0.5kg牛肉

农民在土豆生产中的机会成本低于牧牛人,在土豆生产领域拥有比较优势。由此可见,在牛肉生产中,则是牧牛人占据主导地位。

一个人即使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中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这两种商品之间也不可能同时拥有比较优势。这是因为某一商品的机会成本与另一商品的机会成本互为倒数关系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导致这种经济关系呈现出相对性特征。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两人之间无法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和交换只有当两人在这两商品生产上的效率完全相等时才有可能实现各自的商品专业化

比较优势与贸易的关系

进一步假设:农民与牧牛人之间没有开展贸易活动。他们各自决定生产特定数量的土豆和牛肉,并实现了自我满足。表格中假设这些农产品的数量(农民与牧牛人的时间投入平均分配于土豆与牛肉的生产上)。

没有贸易 农民-牛肉 农民-土豆 牧牛人-牛肉 牧牛人-土豆
生产与消费 4 16 12 24

如果让农民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则专门从事土豆生产;而牧牛人则减少土豆的种植量,并将剩余时间投入发展牛肉养殖,并与其协商一致:即1公斤牛肉相当于3公斤土豆的价值,并愿意用5公斤牛肉换取15公斤土豆。这样的安排会对双方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以下表格展示了相关数据:

农民-牛肉 农民-土豆 牧牛人-牛肉 牧牛人-土豆
没有贸易-生产与消费 4 16 12 24
有贸易-生产 0 32 18 12
有贸易-交换 +5 -15 -5 +15
有贸易-消费 5 17 13 27
贸易的利益 +1 +1 +1 +3

根据表格显示,贸易促使农民和牧牛人展示了各自的优势,并使他们的收益得到了提升。

交易价格如何订?

上面的例子中,在一头牛肉与三公斤土豆的交换下(即一头牛肉换取三公斤土豆),经过一番商议后达成一致,并且双方均获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这样的交换比例下),什么样的规则能够让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呢?

从个人角度来看,在市场上购买某一物品的机会成本低于自行生产时,则应考虑将其纳入囊中。具体而言,在农民群体中若市场价格显示1千克牛肉的价值低于4千克土豆,则农民应当优先考虑采购牛肉而非自行培养。反之亦然,在牧牛人的决策框架下,则当发现1千克土豆的价值低于0.5千克牛肉时,则应倾向于收购土豆而非自行繁育。由此可知,在(2,4)千克土豆的市场价格区间内对农民与牧牛人都具吸引力

结论

贸易能够促进社会上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并因之得以从事与自己比较优势相关的行业工作。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