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智慧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

阅读量:

1. 需求分析

智慧小区的设计主要关注满足基础的安全需求。包含如电子围栏、车牌识别道闸、可视对讲围墙机在内的设施。此外还包含安保人员巡更及室外监控系统。另外还包括室内监控设备、梯控系统以及报警按钮。可选装红外幕帘与可燃气体传感器以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

2. 设计依据及原则

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执行,并在技术先进与成熟方面表现突出;重视开放性和互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制定设计原则;主要包含安全性(安全性)、可靠度(可靠性)、经济型(经济性)、实用性以及集成化等原则;以高效可靠著称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

3. 子系统设计说明

3.1 周界报警系统

对比分析电子围栏和红外对射的技术特点后发现两者的独特优势;选择性应用高压脉冲电子围栏技术来实现安全防护;其核心技术在于施加高电压脉冲序列从而构建智能型周界系统

3.2 出入口车牌识别系统

该系统具备车辆自动识别、收费及快速放行的功能;利用车牌智能视频识别技术提升车辆被捕获效率,并有效降低无牌或非登记号牌车辆的通行数量。

3.3 出入口系统 - 人员通道

推行车辆与人员分流管理模式,在出入口处的进出人员可使用一卡通实现身份识别功能。该系统采用灵活的权限控制和身份验证机制,并支持远程开锁功能。

3.4 视频监控系统

设置方案旨在涵盖整个小区各处的重要区域进行部署。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含在线查看实时画面、支持录像文件下载和回放观看等基本操作。

3.5 电子巡更系统

结合人防与技防,通过设置巡查点,加强对保安人员日常巡逻工作的管理。

3.6 能耗管理系统

应用电子化能量计量系统以优化物业管理水平,并完成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动态分析

3.7 楼宇对讲系统

该系统配备数字化TCP/IP可视对讲技术,并具有价格合理的优势;支持多种认证方案以及全面的安全监控系统。

3.8 充电桩系统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 智能充换电设备逐渐成为住宅小区内不可或缺的基础配套设施, 为住户提供不同类型的充电设备以及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

3.9 三网合一系统

小区内部署三网合一光交箱和光分器箱,实现电信、联通、移动网络的融合。

3.10 综合布线系统

为每个住户配置户内多媒体设备,并运用室内光缆以及多种不同类型的线缆进行网络系统、电话线路和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综合布设。

3.11 电梯控制系统

为乘梯人员发放身份识别授权卡,并借助可视对讲系统同步控制电梯运行状态。该系统支持自动扣费功能和基于IC卡的身份识别权限管理。

3.12 公共广播系统

主控室能够进行全体或分区广播,支持外部节目采集接口,实现智能广播。

3.13 信息发布系统

该数字化信息发布平台具备多种功能特点:首先能够播放各种媒体内容,并实现信息的发布过程;其次能够进行广告展示;此外还拥有网络传输技术支撑以及视频解码能力。

3.14 综合管路系统

采用热镀锌桥架和PVC管等材料,实现智能化系统的综合布线。

4. 方案亮点

在智慧小区建设方案中突出了四个核心亮点:首先是安全体系的完善,在该方案中特别强调通过多层级安全防护措施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其次是智能化水平的显著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人脸识别系统、车辆识别系统等先进技术串联成完整的感知网络;第三是功能系统的全面融合,在技术支撑层面构建了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各类安防设施的整合与协同工作;最后是系统的开放性设计,在解决方案上充分考虑了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能力。

智慧小区的安全性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技术措施:

1. 周界安全防护

电子围栏系统采用利用高压脉冲产生物理屏障的方式进行防护,并能有效威慑犯罪行为。该系统具有较低的误报频率,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安保人员配置和运营成本

周界监控系统:结合实时视频监控,对周界区域进行安全防护。

2. 出入口管理

车牌识别系统:通过自动识别车辆实现通行验证功能,并完成费用结算;提升车辆被捕获的概率;降低无车牌车辆通过的可能性

智能化门禁管理系统旨在对小区出入人员实施统一管理措施,并通过电子一卡通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3. 公共区域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全覆盖,保障内部安全。

4. 单元楼内安全

可视对讲系统:对进入单元楼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认证和授权管理。

梯控系统:控制电梯使用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到达特定楼层。

5. 住户入门口安全

智能锁:具备多种解锁功能,包括指纹、密码、Mifair电子芯片卡片、手机应用程序以及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在提升家庭居住安全性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便捷开锁选择

6. 安全系统融合

综合管理平台:整合视频监控、周界报警、车辆管理、门禁管理及电子巡更等多个系统,并提供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的服务。

7. 电子巡更系统

离线电子巡更管理系统:优化保安人员执行日常巡查任务的方式,并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来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8. 能耗管理系统

能源监测计量系统:尽管与安全性无直接关联性,但通过采用量化管理手段能够有效预防由于能源消耗异常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9. 楼宇对讲系统

数字TCP/IP可视对讲系统:提供访客管理,增强楼宇防盗的智能化管理。

10. 紧急报警系统

紧急报警装置和检测装置:例如红外幕帘和气体检测传感器,为住户提供快速的紧急报警手段。

借助上述技术手段, 智慧小区将能够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络, 从而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 这一系统将能全面提升小区的智能化水平, 并显著提高居住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智慧小区相关标准文件

智慧小区标准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 《DB11T 1978-2022 智慧小区建设技术规程》

▶ 《DBJ50T-279-2023 智慧小区评价标准》

▶ 《DB11T 1997-2022 智慧小区评价标准》

▶ 《DBJ50T-279-2018 智慧小区评价标准》

▶ 《GBT 21741-2021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 《DB32T 4433-2022 物联网 智慧小区安防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 《DBJT 13-414-2022 智慧小区物业设施建设标准》

▶ 《TQGCML 2239-2023 智慧小区预警示远红外电子栅栏》

▶ 《DB5108T 30-2021 广元市平安智慧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文件下载地址:<>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