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发表很容易【13】文献计量方法
文献计量学领域是以文献体系及其相关媒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系统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特征、结构规律、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完善图书情报学科的结构体系、特征表现和理论体系的一门学科。从名称入手,文献计量法主要应用于文献研究领域。文献计量法是对相关文献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量化描述或解释文献数据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其研究的核心对象主要包括文献的作者群特征、期刊分布特征、文献发表年份分布特征等。
一句话概括:从文献中来到文献中去
1. 文献计量法适用对象
研究对象以文献(包括网络文献)本身直接与间接的特征为出发点:
出版物的数量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和发展的状况。例如,通过引证文献和被引证文献的计量分析,可以揭示学科间、著者间、论著间的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论文和期刊的质量。
通过研究术语和主题词的聚类或共现关系,有助于认识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和规模。
研究者:能够揭示研究者,包括作者、学者、研究机构等,与学术共同体(期刊、学者、研究机构、大学等)之间的联系。
2. 文献采集来源和方法软件
2.1 文献采集来源
中文文献:CNKI
英文文献:WOS,web of science
2.2 文献梳理软件和方法
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在线分析平台
CiteSpace
VOSviewer
Histcite
Sati
Ucinet
NetDraw
Pajek
NoteExpress
Excel
......
3、文献计量的基本方法与概念逻辑:
3.1 共现分析:作者共现、机构共现、关键词共现;
该术语(co-occurrence analysis)于2019年正式发布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第一版。
分析方法旨在对信息载体中的共现信息进行定量分析,能够揭示信息内容之间的关联以及特征项所隐含的共现关系。共现分析方法广泛涵盖文本中词汇、标引词、分类号以及其他编入文献和文献著录的有意义的字段等。
文献计量学中的共现分析是一种研究学术文献间关系的方法。
3.2 突现分析:关键词突现;
文献计量学中的突现分析方法是一种研究学术文献中突现现象的技术。在这一分析框架下,研究者通常会聚焦于某个特定的现象(如新兴理论、技术或方法的发展趋势),然后通过分析与该现象相关的关键词、主题和作者等信息,可以揭示该现象在学术界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程度。通过突现分析,研究者可以追踪某一现象的发展轨迹,识别其相关研究领域和学者群体,从而了解其影响力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研究特定领域新兴趋势和热点问题的重要工具,突现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评估其影响力,还能揭示其重要性。
3.3 聚类分析:聚类算法、标签;
文献计量中的聚类分析是一种通过文献的分类处理,以揭示文献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似程度的方法。研究者在分析过程中通常会基于文献的某些特征来构建分析框架,如文献中的关键词、主题、作者等元数据。利用聚类算法将这些文献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簇群,每个簇群内部的文献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簇群之间的文献则具有较低的相似度。
通过聚类分析,研究者能够系统地识别文献间的关联性及其分类结构。该方法不仅有助于揭示不同研究领域或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差异,还能更全面地把握学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其内在结构。借助聚类分析的可视化结果,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洞察某一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学者间的合作关系,从而为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3.4 引文分析:共被引、耦合
文献计量中的引文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学术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来测定文献在学术界的影响程度、研究方向的演进趋势以及学术关系网络结构的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研究者收集、整理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然后通过检索这些文献被其他文献引用的情况,来系统地分析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与重要性。
引文分析可以揭示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引文频次: 引文频次度量文献的引用频率,表现在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关注度。
引文网络: 为深入分析文献间的引用联系,本研究旨在系统构建引文网络系统,以详细揭示学术界的知识传播机制及其合作网络结构。
引文路径: 探索文献间的引用关系,揭示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研究思想的演进与延续。
关键文献识别: 通过系统性地分析和评估文献中的引用关系,能够有效识别出那些在多个研究领域中被频繁引用的关键文献,从而帮助研究者快速定位领域的经典著作和重要研究成果。
引文分析可通过多种指标与方法来实现,例如H指数、影响因子、共被引频次等。这些分析将有助于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学术界的发展态势,从而指导其研究方向与学术发展策略。
4. 文献计量分析的步骤
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流程以及遵循的一般指导原则,是学术写作的重要内容。具体步骤分为四个阶段,涵盖从数据收集到分析总结的完整流程。
(1)定义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2)选择可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技术;
(3)收集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4)运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报告研究结果。
第一步:定义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首先需要确定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目的和范围,这必须在选择文献计量学分析技术和收集文献计量学数据之前进行。如果不先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而是在选择分析技术之前进行,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因为目标和范围不明确会导致分析结果无用。经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更有效地投资自己的资源。文献计量学分析技术的应用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的选择。挑选合适的分析技术对于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通过仔细规划,可以更有效地投资自己的资源。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分析和探讨一个研究领域的绩效表现和科学结构。在表现方面,文献计量学研究通常旨在识别和阐明研究领域内的丰富研究组成部分,其中可能包括作者、机构、国家和期刊。在科学结构方面,文献计量学研究通常旨在识别和阐明文献计量学模式和关系,该模式和关系展示了研究成分之间的网络,有助于建立在研究领域相关主题的集群上的知识结构。
研究的范围通常需要涵盖广泛,以确保文献计量分析的可行性,因为该分析方法专为处理海量文献计量数据而设计。学者们可以通过回顾预期研究领域内的论文数量来确定研究范围是否足够大。如果研究领域内的论文数量达到数百篇及以上的规模(例如,500篇或更多),则该领域可被认为是足够大的,从而确保文献计量分析的适用性。然而,如果研究领域内的论文数量仅限于几十篇(如50篇)或几百篇(如100至300篇),则该领域被认为规模较小,文献计量分析的应用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元分析方法或系统性文献综述等替代方法。
第二步:选择可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技术
第二步是涉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设计,涵盖选择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技术,以适应第一步研究的目标和范围。在选择技术之前,学者们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即是先根据所寻求的文献计量数据选择一种技术,还是先选择一种技术,然后根据所选择的技术准备文献计量数据。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本文建议采用后者,因为前者限制了学者们可以使用的技术的选择。
此外,文献计量数据通常遵循原始格式进行检索,因此,学者们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所需的数据格式进行清理和准备。在这一方面,本文对后者的建议将为学者提供一个更广泛而非受限的文献计量分析技术选择。更重要的是,分析技术的选择将取决于研究的目的。
例如,如果研究打算提供一个回顾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研究领域的一个大型文献计量语料库,那么结合共引分析(过去),书目耦合(现在),共词分析(例如,在全文的含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上值得注意的词)(未来)可以选择。然而,如果研究有兴趣揭示一般主题和特定时期的主题,那么后者(即共词分析)可以与作者的关键词结合使用,以丰富对前两者的分析(即共引分析和书目耦合)。如前所述,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的绩效分析类似于实证研究参与者的概况,因此,默认情况下,现在应该选择绩效分析的组成部分(如总出版物、总引文),然后以描述性(即其是什么)和分析(即其意思)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报告。
第三步:收集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第三步需要收集第二步中所选文献度量分析技术所需的数据。在这一阶段,研究者需要以一种特定方式定义搜索关键词,以确保搜索结果足够大,从而支持文献计量分析,同时确保搜索结果专注于特定研究领域或第一步确定的范围。
在文献检索方面,学者有两种主要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学者可以检索文献以筛选出相关的关键词组合,第二种途径则是学者可以独立进行头脑风暴,或者与领域专家共同制定合适的关键词策略。随后,学者需要从搜索结果中筛选出相关的文献计量学数据。学者需参考他们所采用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如果学者在上述步骤中选择了共词分析方法,那么他们需集中筛选搜索结果中出版物的标题、摘要、关键词以及全文内容。
然而,当缺乏所需数据时,必须重新审视第一步和第二步。此外,由于各个数据库拥有独特的文献计量数据格式,学者可能会选择多个数据库(如Scopus和Web of Science)进行分析。为了使后续研究更便捷,应设法将这些格式统一成一致的形式。数据清理是必须的,因为这些数据库并非专为文献计量分析设计。具体而言,学者应删除重复和错误的条目。例如,在作者条目字段中,从属关系可能包含一位作者的多个机构,这通常是由于数据库根据作者进行分配,而非出版物中列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者应清理条目,仅保留一个有效的从属关系,即最终数据集中应保留出版时作者的从属关系。忽略这些错误可能导致对研究领域产生误解。
第四步:运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报告研究结果
在第四步中,我们实施文献计量学分析并汇报研究结果。理论上,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执行(包括摘要的生成)以及文献计量学综述通常被视为单独的步骤。然而,在实践中,这些行动通常是并行进行的。例如,将网络划分为集群和生成可视化网络摘要会直接影响论文的撰写,而论文内容的需求反过来又会导致增加文献计量摘要。基于这种反馈机制,本文将文献计量分析(包括生成文献计量摘要)及其结果整合为一个单独的步骤。
写作风格在这一步中也很重要。大多数情况下,写作风格是由学者所针对的期刊和研究所针对的领域决定的。例如,一个期刊可能希望学者关注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侧重于理论和未指定页数或字数限制的期刊),而另一份期刊可能希望学者直接进入研究结果的摘要(例如,具有指定和严格页数或字数限制的期刊)。在这方面,本文建议学者查阅目标期刊,看看他们是否有发表综述论文的历史,如果有,然后检索这些论文,如果可能的话,检索那些使用文献计量学的论文,这样就可以形成类似的写作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