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80211与IEEE 802网络技术族谱简介

阅读量:

本文所介绍的预备知识为深入掌握wifi协议而设下基础储备。一些缩略形式需熟记以便更好地掌握后续内容。

IEEE 802系列由多种局域网规范组成;而其中最突出的是802.11标准;然而它开创了无线网络接入的新纪元。

此图表展示了IEEE 802族别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OSI模型中的角色。

802 Overview and architecture 802.1 Management 802.2 Logical Link Control(LLC) 逻辑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DLL) 数据链路层
802.3 MAC 802.3 PHY 802.5 MAC 802.5 PHY 802.11 MAC 介质访问控制层
802.11 FHSS PHY 802.11 DSSS PHY 802.11a OFDM PHY 802.11b HR/DSSS PHY 802.11g ERP PHY PHY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

IEEE 802标准主要关注OSI模型底层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根据上图可知,该规范涵盖了物理层(PHY)以及数据链路层(DLL)。也就是说,无论何种基于802的网络架构,则必然是同时包含MAC规则组与PHY组件。 MAC规则组负责制定如何访问介质以及传输数据的规定,至于具体处理数据传输与接收事务则完全由PHY层来完成。

上图中:

802 是802网络的简介与结构;

802.1是802网络的管理功能规范,她的范围涵盖桥接(802.1D)以及虚拟局域网(802.1Q);

802.2被定义为802网络的链路层规范,并被称作逻辑链路控制层(LLC)。该规范由多种底层局域网技术采用。

802.3的全称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与冲突检测规范;
其官方名称为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网络与冲突检测机制;
通常被缩写为 CSMA/CD;
此技术可被视为有线局域网中用于解决通信冲突的有效解决方案

802.5是Token Ring规范。

802.11核心规范涵盖了802.11MAC以及两种不同的物理层:其中之一是跳频扩频物理层(缩称为FHSS, frequency-hopping spread-spectrum),另一种是直接序列扩频物理层(缩称为DSSS, direct-sequence spread-spectrum)。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在后续版本中802.11陆续引入了其他类型的物理层

其中802.11b规范了高速直接序列扩频(HR/DSSS)(high rate)物理层。

802.11a规范的物理层主要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这一核心技术,在无线网络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其英文名称为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并被缩写为OFDM.

802.11g基于OFDM技术以优化连接速度,并实现了对802.11b标准的向下兼容功能。然而,在同一接入点上若同时存在802.11b和802.11g终端设备共存,则需引入额外的协调机制以避免性能冲突,从而对802.11g用户的网络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无线介质传输相比有线传输,在物理层上涉及更为复杂的PHY实现。802.11标准则将PHY划分为了两个主要类别:

物理层汇聚过程(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简称PLCP):负责将MAC addresses映射到物理介质;

物理介质相关的(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缩写为PMD):负责传输来自PLCP映射过来的数据帧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