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和「AI教育」:一个为教育,一个做教育
主要运用包括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在内的先进技术逐渐开始显现。它不仅显著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并且促进了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如何推广和提升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本期内容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以及'人工智能辅助教学'两大主题

什么是『AI+教育』?
AI+教育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领域,在更广义地讲,则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减缓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总体而言,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这不仅能够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去。通过这样的改革措施,在实现全科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覆盖到多样化的情境化教学场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学生的整体学习体验还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动力。这种改革也将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什么是『AI教育』?
AI教育旨在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授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专门训练。仅仅依赖于教材内容的学习是不够的;相反,在课程中安排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至关重要。学生应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并在实践中感受其实际应用价值;这些经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以及逻辑分析能力等。
于2019年5月,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召开之际,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其融入学科教学、专业课程教学、课程设置中、教材编写中、课堂教学中、教案设计中以及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中,并帮助学生建立基础认知: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基础;核心素养包括理解其应用价值与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尚未完全实现"AI+教育"这一理想目标,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已在教育领域产生诸多促进作用,有效应对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因材施教难题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相比之下,人工智能教育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挑战。国家层面正面临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极度匮乏的局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使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推动我国科技进步迈向更高台阶,应当尽早重视并切实落实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