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知识点】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项目范围管理
第 9 章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旨在涵盖所有成功完成项目的必要工作的同时仅限于必须执行的过程。它主要明确哪些应包含或排除在项目范围内。
该方案主要包含五个步骤:进行范围规划;明确范围边界;构建工作分解结构;确认最终范围;实施管控措施。
前 3 者属于计划过程、后 2 者属于监控过程。
规划范围——规划项目范围管理流程,并记录如何确定、核查并控制项目范围;同时规划并定义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
范围定义——制定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作为将来项目决策的依据。
构建项目工作分解结构——通过将关键成果和项目任务细化为更易管理的部分来实现项目的系统化管理。
目范围确认——即范围核实,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范围控制——控制项目范围的变更。
范围:
产品范围:表示产品、服务或结果的特性和功能。
项目范围:指为了确保产品/服务/结果符合特定标准而需要执行的所有项目工作。
9.1 范围规划
范围管理计划是一个用于阐述团队项目范围的工具体系;它旨在指导团队完成以下任务:详细说明项目边界、制定范围说明书、构建工作分解结构,并进行范围验证与控制。
9.1.2 输入
项目的治理方案;
初始项目的范围说明书;
过程资产记录;
环境相关因素与组织相关因素分析;
进度安排表
9.1.3 编制范围规划的工具和技术
1、专家判断;2、模板、表格和标准;
9.1.4 输出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是用于界定项目的具体范围、追踪项目的变化以及审核项目的最终结果的指南
目管理计划的内容:
1) 根据初步的项目范围说明书编制一个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的方法。
2) 从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 WBS 的方法。
3) 关于正式确认和认可已完成可交付物方法的详细说明。
4) 有关控制需求变更如何落实到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中的方法。
注意:项目的范围管理计划既可以是正式的形式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形式;同时还可以是详细的内容也可以是简略的内容。一个范围管理计划通常会包含在相应的项目管理计划中。
或者是项目管理计划的一个子计划。项目管理计划由这些相关子计划共同构成。
9.2 范围定义
制定范围流程旨在全面阐述项目的各个方面及其特性,并将其精确记录在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中
9.2.2 输入
项目的正式 Charter 文件和初始 项目范围说明书;
项目的 范围管理计划;
组织 过程资产;
已获批准 的变更申请流程。
9.2.3 范围定义的工具和技术
(1)产品分析;(2)识别出多个可选方案;(3)专家判断;
9.2.4 输出
详细的项目说明书(具体包括:项目的整体目标、产品的功能范围描述、产品的交付成果、产品的边界条件、产品的验收标准要求、产品的运行约束条件以及项目的前提假设);补充更新的项目文档
9.3 制定工作分解结构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的作用和价值:是一种系统地将项目的可交付物与相关的工作流程层层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单元的过程
目单元的过程,它组织并定义了整个项目范围。
1) WBS 是管理项目范围的的基础,详细描述了项目所要完成的工作。
2) WBS 的组成元素有助于项目干系人检查项目的最终产品。
3) WBS 的最低层元素是能够被评估的、可以安排进度的和被追踪的。
WBS 层次最低的基本单元被称为工作包。它构成了界定任务范围、确定产品规格与质量要求、进行成本估算与预算控制以及预测工期并规划进度流程的基础。
无偿分享
免费提供
免费提供
9.3.1 WBS 的表示形式
常用的工作分解结构表示形式有两种:
分层的树状结构设计与组织架构图相似;其优点在于层次分明、易于理解且系统性强;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够便捷
修改,对于大的、复杂的项目也很难表示出项目的全景。适用于中小型项目。
分类展示形式,在结构上模仿书籍目录编排方式,并且建议采用层次分明的缩进排列(如图 7-1所示);其优势在于能够全面涵盖项目相关信息
工作要素,缺点:直观性较差;适用于大的、复杂的项目中。
分解工作结构的原则:
1) 在各层次上保持项目的完整性,避免遗漏必要的组成部分。
2) 一个工作单元只能从属于某个上层单元,避免交叉从属。
3) 相同层次的工作单元应有相同性质。
4) 工作单元应能分开不同的责任者和不同工作内容
5) 便于项目管理进行计划和控制的管理需要。
6) 最底层工作应该具有可比性,是可管理的,可定量检查的。
7) 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8) WBS 的最底层次的工作单元是工作包。
9.3.2 输入
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
9.3.3 创建 WBS 的工具和技术
分解;工作分解结构模板;WBS 中工作包的格式;滚动波式计划;
9.3.4 输出
WBS 和 WBS 字典;范围基准;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
标准依据: 详细说明文档及其相关WBS体系结构及其字典作为项目的主要范围基准,在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经过持续监控、验证及确认。
9.4 范围确认
9.4.1 范围确认的工作内容
该过程涉及客户及其他相关方通过正式验收程序接受已完成项目的最终产品或服务。
在性质上与质量控制存在差异,在实施过程中二者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在性质上与质量控制存在差异,在实施过程中二者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其中,在性质上与质量控制存在差异,在实施过程中二者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正确与否,质量控制一般在范围确认之前完成,当然也可以并行进行。
9.4.2 范围确认输入
项目管理计划;可交付物;
9.4.3 范围确认的工具和技术
检查涵盖多种手段如测量、测试与验证过程;这些手段旨在确保作业与产品符合既定要求及产品验收标准;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则被称作审查或产物。
评审、审计和走查。
9.4.4 输出
可接受的项目可交付物和工作;变更申请;更新的 WBS 和 WBS 字典。
9.5 范围控制
9.5.1 范围控制的工作内容
范围管理是通过监控项目工作范围状态及产品范围状态来实施的一种方式,并且也是对变更进行管控的方式。通常会将未受控的变动视为问题。
更称为项目“范围蔓延”。
范围控制涵盖的内容包括哪些因素会影响范围的变化?这些因素包括哪些关键的影响者?此外,在发生范围内变动时,则需处理实际发生的变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跟踪与监控。
变更产生的原因:
- 项目的实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项目的范围规划存在疏漏;
- 市场上出现了新技术、新手段或新方案,并且这些信息也有可能是由设计人员提出的;
- 项目的执行团队发生了变化;
- 客户对项目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
发生变化。
关注变更管理的核心问题;
第一步是判断该范围是否已发生变化;
第二步是对导致该变化的因素实施控制措施,并确保这些变化被有效管理。
一致的认可;3)当范围变更发生时,对实际的变更进行管理。
9.5.2 范围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偏差分析;重新制定计划;变更控制系统和变更控制委员会;配置管理系统。
9.5.3 范围控制的输入
项目管理计划;工作绩效数据;绩效报告;已批准的变更请求;
9.5.4 输出
变更请求;工作绩效;组织过程资产更新;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
无偿分享
免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