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完善Markdown个人笔记本

阅读量:

背景介绍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于工作需要,需要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软件,搭建属于自己“知识图谱”。

总结来看,笔记软件需要有以下特点:

  1. 对代码格式支持较为友好
  2. 可以插入图片
  3. 在线笔记,需要多设备编辑后同步
  4. 跨平台,Mac、Win、IOS都需要支持
  5. 最好是免费,个人数据安全有保障

在整合运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以及幕布等工具后

发现商用类应用多为商业化运作模式:一方面收费且带有广告干扰;另一方面由于代码风格不规范而显得不够优雅

种种原因导致放弃统一方案

于是选择自行搭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系统

最终方案

由于主要是记录代码,所以选用Markdown语法;

编辑工具:经过全面评估了多种Markdown编辑器后(经过一番对比分析后),我们最终决定并采用Typora这一工具。该工具遵循统一的语法规范,并具备优秀的多端适用性特点(尤其适合Mac、Windows及Linux系统用户)。它的界面设计出色(颜值在线),并且提供免费开源的优势(无需额外费用)。

同步工具:坚果云 ,主要用于自动同步编辑内容,免费版即可用;

图片同步工具:PicGo+阿里云OSS *

之前是用Typora自动备份到本地文件,再由坚果云同步图片,但是需要设置的内容较多, 多设备之间图片绝对路径容易混乱 ,该方案放弃。

最终选用图床。

Typora原生支持Picgo工具,完美!

整合了多家图床工具后发现,默认使用免费的Github平台虽然操作简便但受限于网络访问限制总感存在安全隐患。经过权衡综合考虑了稳定性与成熟度等因素最终决定使用阿里云OSS作为图片存储解决方案。

其收费性质是明显的,但价格相对较低,能满足基本需求,操作简便.此外认为阿里云公司的持续时间预计会超过个人职业周期.

本篇主要记录:图床+阿里云的配置过程

阿里云OSS配置

bucket配置

访问阿里云控制台界面,在未拥有对象存储服务的情况下,请先完成目标存储的开通流程(注:该服务无初始费用;实际使用时才会产生费用)。然后,在目标存储管理界面中选择 bucket列表并创建新的Bucket。根据以下说明进行设置:读写权限需调整为公共可读。

img
购买OSS对象存储

在对象存储OSS资源包页面购买,只做笔记的话,最便宜的也够用了。

image-20210903233207389
访问权限配置

增加一个用户,并建议最好为每个操作OSS的人员单独创建一个账户。该用户的职责包括访问云资源和管理相关服务。从而赋予该操作者的独立访问OSS的能力。

添加用户步骤为:点击自己头像,然后选择访问控制:

image-20210904000514032

新建用户:

img

填写用户信息,勾选”调用访问“:

image-20210904000650000

确定后即可生成创建用户的相关信息。需要记录下对应的AccessKey ID和AccessKeySecret。配置PicGo时会用到这些信息。由于界面关闭后难以快速找回这些设置信息,请考虑将它们记录在一个笔记软件中。

image-20210904000608475

添加对象存储OSS的权限

img

至此,阿里云对象存储OSS的配置工作全部完成。

图床PicGo配置

图床配置项
image-20210904000739038

配置KeyId为Access Key ID。
配置密钥的秘密信息为Access Key Secret。
确定存储空间名称时,请通过指定路径查看 bucket 名称。

image-20210904001129830

确定存储区域位置时涉及的域名前缀,在OSS控制台中的bucket概览页面可查阅到不同地域节点对应的域名前缀信息。具体操作方法可通过下图说明。

image-20210904001249163
  • 指定存储路径:自定义
测试是否连通
image-20210904001435573

上传区可以上传图片,并在相册中可以查看到,说明图床已经配置完成。

Typora配置

配置图床

配置内容:偏好设置–> 图像 --> 上传服务设定,配置PicGo启动地址即可。

image-20210904001648614

验证图片上传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笔记图床功能

完成后,在线编辑Markdown文件后,请您依次进行以下操作:首先点击图片文件,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上传图片的功能选项;随后系统将自动识别并完成图床的上传操作

Markdown中的上传图片功能

上传成功,完成配置!

使用小技巧:

  • 先默认添加图片时, 不做任何操作 ,图片缓存至本地文件;
  • 文本编辑完成后,统一上传图床,完成最终稿;
  • 上传方法:格式 --> 图像 --> 上传本地所有图片。

参考文章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