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IEEE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实验四 IEEE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一、实验目的
1、分析802.3协议
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
二、实验内容及结果
- 清理并解析以太网帧
(1)清除IE浏览器缓存(建议执行“工具→Internet选项→删除文件”操作)。
(2)运行Ethereal并进行分组捕获操作。
(3)访问该URL:http://gaia.cs.umass.edu/ethereal-labs/HTTP-ethereal-lab-file3.html后,在线页面会展示详尽的美国宪法内容。(注:此处可能需要安装相关插件或配置浏览器参数才能正常加载内容)
(4)捕获停止后,请确定以下信息:一是客户端向服务器gaia.cs.umass.edu传输的HTTP GET报文所对应的分组编号;二是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HTTP 响应报文所对应的分组编号。(注:具体操作可能因网络环境而异,请参考相关技术文档获取详细指导)

选择"Analyze->Enabled Protocols"选项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取消IP相关的选项设置(无需进行此设置),并建议您暂时避免采取此操作(如进行相关配置)。此时界面显示为:

在以太网帧中找到带有HTTP GET报文的部分,在分组详细信息视图中查看Ethernet II子部分。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在实验报告中填写第1至第5题的相关内容。
(6)识别包含HTTP响应报文首字节的以太网帧,并按照操作指示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中第6至第10题的回答


三、问题思考
1、你所在主机的48位以太网地址是多少?
74:4c:a1:b1:00:07

2、在以太网帧中目标主机所需的64位地址是多少?它是gaia.cs.umass.edu服务器的网络接口配置吗?如果不是,则该设备所使用的网络接口配置为何?
另有他用,则该设备并非学校的网络设备。

Please provid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how hexadecimal values are derived for a two-byte frame type identifier. Can you elaborate on what it signifies when specific bits are set to 1 within this context?

就是在IP头部表示出三层以上用的协议。 比如: ICMP:1
What is the byte position of the ASCII character 'G' in 'GET' within an Ethernet frame beginning with a 'GET' header?
3*16+7=55第五十五个字节
5、该以太网帧中的CRC字段具有怎样的十六进制值?(注释中提到,在传统以太网配置中末尾通常会包含一个4byte的CRC校验码;然而,在Ethereal环境中由于去除了这部分冗余信息而未展示出来。)

3*16+7=55第五十五个字节
6、以太网Frame中的源地址具体是怎样的?这个IP地址是否属于你的本地主机?是否属于GAIA.cs.umass.edu服务器?如果不是的话,则该IP地址对应的设备以太网配置参数是什么?

不是,是gaia.cs.umass.edu服务器的MAC地址
7、以太网帧的48位目的地址是多少?该地址是你主机的地址吗?

8、给出Frame头部中2-字节Type字段的十六进制值。

在包含"OK"标识符的以太网帧中,在该帧开始位置计算时,请问:对应的字节是第几个(用十六进制表示)?
第六十八个字节4*16+4=68
10、该以太网帧中CRC字段的十六进制值是多少?(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