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怎么将access转化成db2_【前有期刊区分表,后有期刊预警名单,中科院这波对IEEE Access到底怎么了】...

阅读量:
545daca411ca1ad4b99750ceda3d0eb8.png

前段时间中科院一顿操作猛如虎,前有区分表后有预警名单,而最颇受热议的IEEE Access期刊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原委,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时间轴吧!12月17日,《202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正式发布。IEEE Access,分区为大类二区,Top期刊!浑身上下暗示着这期刊靠谱、权威。12月25日,IEEE公布了2021年新增会士(Fellow)名单,其中华人科学家80位左右,约占三成。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式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其中,IEEE Access作为独一份计算机科学上榜了,被评为中级。IEEE Access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access,全称叫ieee access,每年收录文章近一万五千篇……,确实有太多水份了,2016年就有300篇论文没有过sci检索。access虽说不乏高质量论文,影响因子也比较高,但大多都来自自引率。看去年发文量TOP你就明白了:TOP1中科院,TOP2北邮,电子科大,东南大学,哈工大……都是985。审稿也比较水,曾经就有位师兄在此刊投了篇文章,还没被录用,就邀请他审稿……,所以很多高校都引以为耻,在列成绩时如果把在access里的成果列入,会成为减分项,很多学校已经将他踢出任何考评加分。如果你要投稿,这个期刊是没有拒稿一说的,只有重投,而且两星期给结果,也就是说只要耐着性子一直投,八九成能中…在2018年有份调查:过去10年里,学术期刊撤回的论文数量增加了10倍。全球撤稿TOP10,日本作者排第一。中国两位作者分别排第四与第六。IEEE总共撤回7300多份,而撤稿作者大多数来自中国。所以,总体来说中科院公布的ieee access为大类2区top,似乎有些名不副实,这也可能是上预警名单的原因吧!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sensors,它与access有太多的相似了,它们都上过大区二区top,都上过预警名单,更重要的是中科院还是发文量第一,那家伙,这够厉害了吧!那么trans放四区,access放top,又是怎么回事呢?类似Trans等期刊的一般是本领域旗舰刊了,只能说Trans期刊人太少,引用率上不去,但是文章质量很高,之所以分区不高是因为审稿很严,自引率不高。并不代表不行。中科院按照大类分的。话题有点走远了,我们继续说IEEE Access。仔细一想不禁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大多数都说ieee access比较水,投稿要不得,那么,每年那么大的投稿量又是怎么回事呢?可能很多作者正需要这些花钱就能摆平的事情吧!你说你花少量时间就可以做出来的论文,这家标准又低,分还不错,服务又好,见刊又快,成功率还高,就问你到底投不投?最主要的是完成指标的时间快到了,为了不落后他人。只有心里默默地说一句,对不住了,这是最后一次灌水。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谁叫这是唯一能拿上桌面的量化标准呢?都说计算机水平高的都优先发会议。那么,今天也提供一些会议分享吧:方向: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电气,能源等(其他方向可以结合发)2021年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2021年光学与计算科学进展2021年土壤科学,污染与环境2021年多模式信息分析2021年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开发2021年第二届电子,电气和计算机应用2021年第二届建筑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检索时间:上线后6到9个月左右收录送检:所有文章被EI数据库 文章最后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听说自古评论出大神!——为啥IEEE Fellow都愿意投Access呢?最主要的是也没发现他们有多么排斥。

前段时间中科院一顿操作猛如虎,前有区分表后有预警名单,而最颇受热议的IEEE Access期刊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为了更好地了解原委,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时间轴吧!

12月17日,《202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正式发布。IEEE Access,分区为大类二区,Top期刊!浑身上下暗示着这期刊靠谱、权威。

12月25日,IEEE公布了2021年新增会士(Fellow)名单,其中华人科学家80位左右,约占三成。

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式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其中,IEEE Access作为独一份计算机科学上榜了,被评为中级。

IEEE Access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access,全称叫ieee access,每年收录文章近一万五千篇……,确实有太多水份了,2016年就有300篇论文没有过sci检索。

access虽说不乏高质量论文,影响因子也比较高,但大多都来自自引率。看去年发文量TOP你就明白了:TOP1中科院,TOP2北邮,电子科大,东南大学,哈工大……都是985。

审稿也比较水,曾经就有位师兄在此刊投了篇文章,还没被录用,就邀请他审稿……,所以很多高校都引以为耻,在列成绩时如果把在access里的成果列入,会成为减分项,很多学校已经将他踢出任何考评加分。

如果你要投稿,这个期刊是没有拒稿一说的,只有重投,而且两星期给结果,也就是说只要耐着性子一直投,八九成能中…

在2018年有份调查:过去10年里,学术期刊撤回的论文数量增加了10倍。全球撤稿TOP10,日本作者排第一。中国两位作者分别排第四与第六。IEEE总共撤回7300多份,而撤稿作者大多数来自中国。

所以,总体来说中科院公布的ieee access为大类2区top,似乎有些名不副实,这也可能是上预警名单的原因吧!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sensors,它与access有太多的相似了,它们都上过大区二区top,都上过预警名单,更重要的是中科院还是发文量第一,那家伙,这够厉害了吧!

那么trans放四区,access放top,又是怎么回事呢?

类似Trans等期刊的一般是本领域旗舰刊了,只能说Trans期刊人太少,引用率上不去,但是文章质量很高,之所以分区不高是因为审稿很严,自引率不高。并不代表不行。中科院按照大类分的。

话题有点走远了,我们继续说IEEE Access。仔细一想不禁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大多数都说ieee access比较水,投稿要不得,那么,每年那么大的投稿量又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很多作者正需要这些花钱就能摆平的事情吧!你说你花少量时间就可以做出来的论文,这家标准又低,分还不错,服务又好,见刊又快,成功率还高,就问你到底投不投?最主要的是完成指标的时间快到了,为了不落后他人。只有心里默默地说一句,对不住了,这是最后一次灌水。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谁叫这是唯一能拿上桌面的量化标准呢?

都说计算机水平高的都优先发会议。那么,今天也提供一些会议分享吧:

方向: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电气,能源等(其他方向可以结合发)

2021年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

2021年光学与计算科学进展

2021年土壤科学,污染与环境

2021年多模式信息分析

2021年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

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开发

2021年第二届电子,电气和计算机应用

2021年第二届建筑技术与计算机科学

检索时间:上线后6到9个月左右

收录送检:所有文章被EI数据库

文章最后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听说自古评论出大神!——为啥IEEE Fellow都愿意投Access呢?最主要的是也没发现他们有多么排斥。

关注 @何老夫子的论文通 了解更多职称、期刊资讯!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