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自动驾驶教程学习笔记-Apollo自定位技术3-2
视频链接:http://bit.baidu.com/Course/detail/id/284.html
讲师:万国伟 百度Apollo研发工程师
无人车基础知识
这一节主要将了坐标系和坐标变换。
坐标变换
坐标变换可以分为二维和三维,在数学上采用旋转矩阵的方式来运算。这部分没有展开细讲,不过也比较简单。线性代数是个好东西。对于车辆来说,通常按照三维坐标变换来处理。因为大多数需要参考的固定坐标系都是相对于地球的。
坐标变换也分为旋转和平移,点的旋转可以看做是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
旋转
旋转存在的问题是,旋转矩阵里的参数远大于旋转的自由度。通常在计算中使用旋转矩阵,而在优化中不使用。
旋转会用到欧拉角和四元数,通常满足一定条件下的对应关系,四元数更适合于运算,所以在优化中常使用,而欧拉角由于万向锁的问题,在运算时比较麻烦,通常用来表示(我自己的理解)。
平移
平移比较简单,就是坐标点之间的向量,通常把车辆看做刚体,这样可以在定位中进一步把车辆简化为点,在车辆的周围确定最大碰撞范围,而车辆的其他部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对关系来计算。
定位坐标系
定位坐标系比较多,分类为参考坐标系和车辆坐标系。
参考坐标系
1. 地心惯性坐标系(ECI)
简称为I系。以地球球心为原点,Z轴指向北极方向,X和Y轴位于赤道面,并且固定指向两个恒星。
I系不会随着地球转动而发生变化。
2. 地心地固坐标系(ECEF)
简称为E系。以地球球心为原点,Z轴指向北极方向,X和Y轴位于赤道面,X轴指向子午线,Y轴与X和Z轴满足右手关系。E系的X和Y轴会随着地球转动而转动,与地球保持一致。
3. 当地水平坐标系
简称为L系。由于相对地球的坐标系在一个局部地区使用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换算,所以该坐标系是在局部地区与地面平行(或者说相切)的坐标系,定义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比如ENU坐标系,即东北天坐标系,该坐标系也称为N系,是通常导航用的导航坐标系。
L系坐标系的原点在载体上。
4.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投影)
简称为UTM坐标系,是地理上现在使用的坐标系,定义是这样的,把地球放到一个纸筒里边,在地球球心有个灯泡,这样就将地球表面的坐标投影到纸筒上,然后将纸筒展开,这个就是UTM坐标系下的地图。
UTM坐标系将地图划分成网格,按照经纬度定位,在高纬度的误差会很大,所以常常在大于一个纬度后更换计算公式。
车辆坐标系
车辆坐标系是原点位于车辆上的坐标系。
1. 车体坐标系
通常称为B系,也是做坐标系变换重要的坐标系。通常采用RFU,即右前上坐标系。
原点通常选为IMU的安装位置。
2. IMU坐标系
位于IMU传感器上的坐标系,会标注在传感器上。通常IMU坐标系与车体坐标系相同,但由于安装误差的问题,会有轻微差异,在姿态运算过程中,需要通过参数来弥补这种误差。
3. 相机坐标系
就是相机所在位置的坐标系,按照相机拍摄位置确定。相机坐标系不是车辆定位坐标系,通常不会与上边的坐标系相联系,需要变换时,通过刚体相对关系的外参来计算。
4. 激光雷达坐标系
与相机坐标系类似。按照激光雷达的位置和旋转方向确定。
运算相关参数
与坐标系运算的一些相关参数,是由坐标系相对参考坐标系、传感器数据等运算后得出,常用的有:
- UTM坐标系下位置
- IMU姿态四元数
- IMU坐标系下的速度
- 车体坐标系下车辆的加速度
- 车体坐标系下车辆的旋转角速度
- 车体姿态四元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