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一位美国教授给研究生的怎样记读书笔记的建议(中文总结)

阅读量:

自dqu的日记启发后,《如何记笔记才能避免无意抄袭》一文提到芝大medievalist教授Constantin Fasolt给出的读书笔记方法。该教授将读书笔记分为三类:直接引语、归纳他人观点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或反驳形式结束。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研究效率并确保引用来源明确(原文已稍作翻译)。

源自dqu的个人博客《探讨记笔记技巧以规避无意抄袭》的文章启发

| 终于该说到正题了——芝大有位medievalist Constantin Fasolt教授,我不知他在专业领域内建树如何,总之是distinguished prof了(也是维特根斯坦爱好者!)。他写过一篇“Basic Advice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History”, 贴在个人网站上。这是份极其有价值的文件,从第2页开始,他给出了自己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区分三类笔记:直接引语、自己对他人记述或观点的归纳、自己的观点。这份文件细致到列出他习惯用的区分三类笔记的符号,从第4页开始,是他的笔记范例,一例是对原始文档的笔记记法(例子是德文的中世纪宗教人士信件),一例是对二手文件作的笔记。这份文件的地址在,http://home.uchicago.edu/~icon/teach/BasicAdvice(2008).pdf)。
——以上引自dqu文。

因为个人的英语水平实在一般般,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诸多非原文直译的问题;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我的中文转述如下:

CF教授借鉴了Mellon Found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的三个研究结论,并将第四个观点提供给正在撰写论文的学生作为写作指导原则。

我可以概括地说,在时间管理方面有几个重要原则需要遵循。其中一条原则是:建议你避免随意更改原有的计划安排。新的计划可能会占用更多时间并干扰到当前的工作进度。

2、<不要制定过程冗长的工作时间> 时间越久越易糟糕,三而竭。

3、<不要为了完美而花费时间> 完成工作,然后把它丢到一边去。

4、<不要错过最后期限> 你会因此付出更巨大的代价。

建议在做笔记时设置两行空白区域以便于后续补充新增内容

CF专家归纳为三种分类方式。

这种记录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当需要在论文中再次引用文献时,无需再去费时查找此处论点的具体出处,可以直接记录于笔记中,并真正实现了一劳永逸的效果。

||

我在阅读CF prof的读书笔记时注意到其结构存在特定规律。
例如,在P77至84页的章节中:

  1. 该章节开头明确提出了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例如:
    在P77页:
    作者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并进行了深入论述。
    在P78至8页:
    详细阐述了支持该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
    在P84页:
    进一步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
  2. 每一节都系统地罗列了作者论证的观点及其支撑论据。
    例如:
    在第1节(P77)中:
    作者提出了三个主要理论假设并进行了详细论证。
    在第2节(P78)中:
    通过实证分析支持了前一假设的同时提出了新的补充观点。
    在第3节(P80)中:
    进一步验证了假设的有效性并揭示潜在限制条件。
  3. 在每章结尾处作者通常会给出个人见解或总结性评论(由于英文水平有限而部分内容需自行推测)。
    例如:
    第5章总结道:
    我认为该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但可能受到某些前提条件限制。
    第6章则表达了相反的看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然而,在第9章讨论相关应用时他却表示这一发现对其理论框架并无直接影响。(×)
    最后在第11章他承认其中某些结论还需进一步验证但总体而言仍认为这项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半对)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