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2021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

阅读量:

声明

这份学习笔记是基于《2021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整理而成的学习资料,在GitHub上可访问https://github5.com/view/55054获取详细信息。作为学习资料的整理者, 我希望通过分享这份资源帮助更多人受益于这一份学习材料, 如若涉及版权问题, 请务必联系我们

网络安全人才调研分析

旨在深入了解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调研问卷的设计与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的650名网络安全专业人才中展开专项研究。
本章将详细阐述相关研究数据及分析结果。

旨在深入了解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调研问卷的设计与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的650名网络安全专业人才中展开专项研究。
本章将详细阐述相关研究数据及分析结果。

形势关注

近年来,在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显示出当前整体网络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基于此背景分析,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刚入行或即将踏入该领域的安全人才进行了相关调研。

近年来, 网络安全领域的岗位对具备网络相关专业知识的求职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调查结果表明, 71.2%的网络安全人才极度关注该领域, 并将其视为首要求职方向; 22.7%的网络安全人才则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意愿, 但由于对其领域的深入了解不足, 目前尚未将其列为首要职业选择; 只有1.1%的网络安全人才对此领域持不关注态度, 并无意从事与该行业相关的任何工作。详细数据展示如下图所示:

调查表明网络安全人才对行业的关注原因存在差异性

当前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安全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我国表现突出。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中约61.2%的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在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并预测相关的发展步伐会逐步提升;另有33.0%的研究者则普遍反映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并指出目前我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并且在资金投入方面也相对不足。具体数据可参考下图

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网络安全领域人才需求规模的增长。调研数据显示:40.8%的安全网络专业人员将政策法规出台及实施过程列为影响人才需求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而35.9%的安全网络专业人士则认为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日益广泛,勒索软件攻击以及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频发不断加剧,社会各界越发认识到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网络安全行业的未来发展看法存在较大分歧:约61.7%的受访者普遍认为该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展现出较快的发展潜力;约25.6%的受访者则持较为保守的看法,预计该行业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增长;仅有约6.0%的受访者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其发展速度将逐步放缓直至停滞不前。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调查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现出相对乐观的态度:有64.4%的高校表示该行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具备持续快速发展的潜力;约32.2%的高校则预测该行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以较慢的速度稳步发展;仅有约1.7%及1.7%的高校分别持两种不同态度:一部分机构认为当前行业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另一部分则表示尚未形成成熟格局和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具体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就业环境

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安全相关领域的毕业生眼中(即该专业),有84.7%的人对他们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即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该行业的用人需求较为充足(即需求量大),并且发展前景良好(即未来有希望)。此外,在接受调查的专业中(即指被调研的专业),仅有约12.4%的人对于就业前景感到与其它专业相当(即与非该专业的相比不那么好)。

就行业而言,在从事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岗位的专业网络安全人才中统计数据显示:有70.1%的人希望就业的主要行业是专业性网络安全企业;57.4%的人则表示倾向于进入国家安全部门工作;排在第三位的是公安、网信等部门

就就业市场而言,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大约有60.5%的人才倾向于选择安全渗透/攻击防御工作;紧随其后的是安全服务领域(占比约为52.8%)。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在第三位的技术类岗位中开发与测试相关的工作仅占约32.2%。“由此可见可以看出大多数网络安全人才仍然偏好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技术岗位。”

能力提升

1)兴趣方向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安全专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展现出专业能力的专业人员约占总从业人群的60.5%,这一比例较其他技术方向略显突出;而对隐私保护技术方向的关注度次之,在相关领域从业者中有40.3%的人将其列为首要兴趣所在;再次值得关注的是漏洞分析与挖掘这一技术方向,在该领域从业人员中占比高达39.7%。由此可见,在当前网络安全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中存在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技术挑战性持续增强;二是政策导向型技术研究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2)认证考试

2019年,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官方发布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并正式推出了这一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数据显示, 约57.3%的专业网络安全人才普遍看好这一改革方案, 认为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而约32.1%的专业网络安全人才则持更为审慎的态度, 认为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但尚未完全成熟, 其具体成效分布如下

网络安全产业中存在多种认证考试,在部分企业招聘网络安全工程师时通常会要求应聘者持有相关认证证书,并因持有此类证书而获得额外优势。针对市面上常见几大类不同维度的认证证书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发现:约61.8%的网络安全人才更倾向于选择权威国家级认可的如CISP类CISAW类等专业性较强的国际级认证;约53.9%的人则偏好选择由知名企业的自主颁发的企业级认证如思科华为奇安信等;约25.5%的人则倾向于获取与行业相关的专业资格如金融行业的CFSP教育行业的ECSP等这类资格证有助于提升其在 preferred行业内的就业竞争力。受近两年来就业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新入职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国内企业工作这也推动了国内认可度较高的国内行业性资格证需求增加。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3)高校建议

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规模扩大具有多种途径。在接受一项针对高校的研究时发现:74.6%的研究对象普遍认为应在高校与企业建立联合认证体系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双方建立互信机制解决当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71.2%的研究对象则主张应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以及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增添相应的课程设置;66.1%的研究对象普遍主张在更多高校增设网络安全专业并优化相关专业方向设置

网络安全竞赛

近年来,政府机构、企业、高校以及各类组织都定期举办安全类攻防竞赛(如夺旗战)等竞技活动。一方面通过这些竞赛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并选拔出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社会对网络信息安全关注度进而推动相关工作的发展。就此类安全竞赛而言64.3%的专业人员曾参与其中或有意愿加入此类活动而26.1%的人则表达了关注却未直接参与意愿仅有1.4%的人认为此类赛事不具备实际价值

调查结果表明,在接受调查的高校中,有93.2%愿意提供参赛机会给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能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仅有5.1%的受访高校表示不愿支持学生参与此类竞赛活动

网络 security 竞赛作为一种高效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工具之一,在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我们基于 i春秋平台举办的320余场网络安全比赛的参赛数据,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和真实准确性的同时,精选出具有较高参赛活跃度的16650条参赛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全国各地多个行业,并覆盖了上千家单位的专业安全从业人员及专业学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参赛人群身份分布

通过对整体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网络安全竞赛中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人群占比最高。其中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人群占比为62.0%,而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的参赛比例则为38.0%。

  1. 参赛人群年龄分布

网络安全竞赛参赛者年龄构成表明:以25至45岁的群体为主(占比约5成),随后是18至49岁的群体(占比约6成)。值得注意的是,在白帽人才中:其中约四分之一集中在18至22岁的阶段;然而,在实际竞技中,则以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25至45岁选手表现更为突出。(摘自《中国白帽人才能力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1. 参赛人群归属省份分布

广东省在网络安全竞赛中表现最为突出,在总参与比例中占据11.0%的份额;随后依次为北京市占6.4%,河南省占6.3%,上海市占6.0%。可以看出,在网络安全竞赛中最活跃的省份前10名的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1. 专业分布

网络安全参赛人群主要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以及网络工程等专业组成。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点击获取 《2021年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 https://github.com/xyang1997/research_report进一步深入学习

作者:liangxin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85359194080411707

文末福利

最后为大家附上一份《网络安全工程师企业级学习路线》

另外,在视频资源方面,则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国内外网络安全相关的书籍、文档以及实用工具;与此同时,在书籍与文档资源方面,则按照类别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且按照类别进行了分类整理

一些我自己购买、其他平台无法获取的视频课程:建议有需要的朋友们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资源链接

结语

网络安全产业如同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卷,在各类专业人才之间汇聚一堂。相较于欧美国家在密码学、防护技术、网络渗透以及工程实施等方面所具有的坚实基础(如深入理解加密算法、熟练运用防护工具、具备网络渗透测试能力以及精通网络工程),我国的专业技术骨干则多属于非传统专业背景(许多非专业人士可能对此表示不满)。因此,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当着重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在鼓励更多人参与"业务驱动型"建设的同时,结合数据管理和自动化技术打造专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真正满足社会对全面互联网化的安全需求

特别声明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