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智芯 | 解读自动驾驶芯片之黑芝麻华山系列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极智视界」,获取我的更多技术分享
你好!我叫极智视界。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一篇文章深入解析了自动驾驶芯片中的"黑芝麻华山"系列。
诚邀您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极智视界」!在这里您可以享受到丰富且优质的实战代码资源,并随时获取最新更新的项目资源包。星球链接:https://t.zsxq.com/0aiNxERDq
对于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极智芯 | 自动驾驶芯片大荟萃》这篇文章已经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链接如下),对这一技术方向做了全面介绍。如果各位读者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话,在这里不妨一睹芳容,并了解更多信息
这里主要讲黑芝麻智能科技。
切勿以为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仅局限于地平线征程与华为昇腾两个品牌;看完本文后可能会引发思考:原来还有黑芝麻智能的存在;现将对地平线征程系列与华为昇腾系列的相关技术解析一并介绍如下:
- 地平线征程 => 《极智芯 | 解读自动驾驶芯片之地平线征程系列》
- 华为昇腾 => 《极智芯 | 解读自动驾驶芯片之华为昇腾系列》
黑芝麻智能于 2016 年成立。其实较早创立。而后与博世、上汽集团及一汽等深度合作,在此之后分别于 23年推出了华山 A 系列中的A 系列及其升级版A L两款产品,在最新批次中推出了A Pro版本以及华山二号A L系列芯片,并且这也成为黑芝麻当前主要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
黑芝麻公司开发了两种规格的芯片产品:智能驾驶专用芯片与通用计算解决方案。其中智能驾驶专用芯片主要服务于自动驾驶技术;而通用计算解决方案则聚焦于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开发。可以看出,在功能定位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专注于提升车辆自主决策能力;后者则致力于实现智能化信息处理与交互体验。

本次重点围绕华山系列展开讨论。其中黑芝麻华山二号系列包含A1000、A1000 L和A1000 Pro三个型号的具体技术参数。具体性能对比数据已做详细整理,并将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比较。

性能上,A1000 Pro > A1000 > A1000 L,整体的性能数据看下来,很明显的感觉就是黑芝麻是 "十分务实"。怎么说呢,可以看到,华山二号的产品层次感非常之好,A1000 L 算力 16T 面向 L2/L2+ 级别自动驾驶,A1000 算力 58T 面向 L2+/L3 级别自动驾驶,A1000 Pro 算力 106T 面向 L3/L4 级别自动驾驶。而 A1000 L 的 L2/L2+ 级别的自动驾驶应该是目前市场主流的自动驾驶水平,A1000 的 L2+/L3 级别的自动驾驶应该是目前市场将要实现的自动驾驶水平,A1000 Pro 的 L3/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应该是目前市场争相研发的自动驾驶水平。所以这么看来,华山二号就直接覆盖了自动驾驶 "现在" -> "将来" -> "不久的未来" 的市场,产品层次感和全面度都做的不错,所以我愿称之为 "务实"。这种 "务实",和 NVIDIA Thor 的 "浮夸" 来说,更加 "刚需",这种 "刚需" 还体现在对于 L3 自动驾驶水准线的市场把控。大家可能会知道,L3 自动驾驶 "上与下" 的这条水准线是个很有讲究的事情,因为自动驾驶水平一旦达到了 L3,就会涉及行车安全责任划分问题,会涉及要是出现违章出现车祸,责任是在驾驶员还是在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车辆本身。这个角度,也是为什么目前 L2+ 概念这么多的原因,在法规还不够完善的当下,很多自动驾驶厂商其实不愿意直接宣称已经达到 L3,即使你的自驾水平实际已经达到了 L3,但在商业上还是愿意称之为 L2+,甚至是 L2.999,开个玩笑 hhhh....
所以,这么看来,华山二号应该算是务实的良心自动驾驶芯片了。
下面是黑芝麻智能驾驶平台 SoC 的系统架构图,

毫无疑问,“硬软件一体化硬软件一体化”,自然离不开软件的支持。黑芝麻配备了专门的山海部署工具链,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了性能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从定位上看,则借鉴了类似地平线天工开物的技术路径。很明显,这一系统的核心目标就是深度学习算法中的推理优化。为此,在具体架构中我们将重点放在"工具及优化"模块上;其中"工具及优化"模块则是核心关注点,在这一部分我们整合了QAT(量化感知训练)、PTQ(量化)、子图分割、算子融合以及模型编译等多个技术环节;每个环节都致力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在黑芝麻芯片架构上。

随后深入解析了解读自动驾驶芯片之黑芝麻华山系列的内容,并期待能为你带来一点启发或参考价值。
【极智视界】
《极智芯 | 深入解析智能驾驶芯片:黑芝麻华山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