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云计算从基础架构到最佳实践:云计算架构与业务模式

阅读量: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一、介绍

1.1 论文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云计算服务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云计算服务的广泛应用,吸引了大量用户的目光,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个新兴领域。作为一名云计算专家或从业者,如何更好地掌握云计算相关技术,以实现业务目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那么,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云计算架构,既能满足企业云业务的需求,又能从中获取最佳实践,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致力于通过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云计算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云计算架构设计领域的权威经验分享。文章将深入阐述云计算架构演进历程,详细解析其核心概念、核心技术算法、应用场景以及最佳实践方案,同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并解答常见问题。

1.2 作者简介

张老师目前担任腾讯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同时也担任云计算研发工程师,是国际顶尖IT领域的知名从业者。他积累丰富的云计算开发与应用经验,曾长期担任亚马逊中国区产品经理、腾讯云平台总监等职务,参与了多项国内外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重点研发项目,包括TCA云计算平台、亚马逊云计算云服务器、弹性负载均衡、云数据库、云对象存储等。

2017年底,张老师怀着满腔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启用了云计算之旅,并一棒子接到了至今。期间,他与伙伴们陆续组建了多个技术团队,并成功开发了包括亚马逊云计算、腾讯云计算、微软Azure、百度云计算等众多知名云服务产品。

2019年,张老师带着满怀热情,回望自己经历的历程,也向大家介绍自己有哪些颠覆性的见解。

1.3 目录

  • 第一章 云计算发展背景概述
  • 第二章 云计算架构演进分析
  • 第三章 云计算基础概念解析
  • 第四章 核心算法原理及操作步骤详述
  • 第五章 云计算业务模式解析
  • 第六章 云计算架构最佳实践探讨
  • 第七章 云计算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分析
  • 第八章 常见问题解答总结

二、云计算背景介绍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将各种计算资源根据需求进行动态分配的服务模式,其中包含一系列工具和服务,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且可靠地获取所需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从而搭建和维护一个可扩展的IT环境。

云计算如今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正以不断涌现之势快速发展,各行业用户纷纷将云计算技术纳入日常运营流程,在运维、开发、部署、迁移、扩容等多个方面,云计算技术已融入企业日常运营流程。

本章将对云计算的定义、其优势、特征以及发展方向进行概述介绍,以便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情况。

2.1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基于网络,将大规模、可靠性高的计算资源按需提供,形成一种服务模式。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让用户无需投资昂贵的服务器 infrastructure,即可获取所需计算资源。

云计算模型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两种类型。IaaS包含虚拟机(VM)、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以及硬件、系统软件和服务软件;而PaaS则包含开发框架、开发工具、服务支持和管理等软件服务,并提供应用程序服务、消息队列服务、云分析服务、数据库服务等。在用户需求层次上,IaaS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和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资源需求;然而,IaaS模式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云计算平台除了提供基础服务,还可以提供一些商业化的服务。例如,云计算平台在用户申请时可提供赠额、免额以及折扣优惠等。另外,云计算平台还可以提供共享和计费机制,用户可获得计算资源使用权的同时,也可选择共享模式分摊费用。

2.2 云计算优势

  • 技术创新:云计算为计算资源的分配方式提供了革命性的改变。原先由物理服务器提供的计算资源,现在可以分布式的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因此,云计算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智能调度等先进的技术来优化资源利用率,提升计算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 大规模访问:云计算允许用户根据需要购买大量的计算资源。这使得云计算平台具备庞大的基础设施,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内响应不同的访问请求。这种弹性的计算资源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降低成本,节省资源。
  • 服务可靠性:云计算平台为用户提供高度可靠的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应用,不需要关心硬件设备或者软件环境,就可以享受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服务。云计算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服务要求、网络状况以及平台的整体运行状况等因素自动分配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
  • 降低成本:云计算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建设、维护、运营成本。平台为用户提供廉价的计算资源,这就意味着可以减少内部人员的投入,使得企业的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云计算平台还可以提供各种商业化的服务,降低成本。例如,按量付费、免费试用以及赠送额度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2.3 云计算特性

  • 按需使用:云计算平台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计费,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云计算平台无需提前预留硬件资源,这种按需计费模式更加灵活,也显著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 满足多样性:云计算平台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包括移动计算、云游戏、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以及金融交易等多个领域。云计算市场的形成使得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得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作,云计算平台因此需要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 可编程性:云计算平台通过编程语言、工具和API等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和管理,从而实现了对计算资源的自动化控制和精细化配置,这种能力的实现使得云计算平台在资源管理和服务交付方面都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 超融合性:云计算平台集成了分布式存储、网络、计算资源以及云端服务等多个方面,这种融合性的特点使得云计算平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数据中心存在的资源集中化、架构单一化以及服务调配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采用云计算平台,不仅能够提升服务质量并优化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够增强整体系统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2.4 云计算发展方向

云计算的发展方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基础设施、业务模式和生态系统。

(一)基础设施

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已成为推动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目前,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仍处于 initial 阶段,尚未取得显著进展。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涵盖计算、网络和存储等多个关键领域,其应用范围广泛且技术复杂,但回报率也非常高。展望未来,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将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重点将放在构建更强大的通用计算平台、发展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兴技术上。

(二)业务模式

云计算的核心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三种:IaaS、PaaS、SaaS。

  •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又称IaaS,是指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计算机集群、存储设备、网络等基础资源。这种服务具有高度灵活性、可扩展性、弹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或不使用,没有预留费用,可按需支付。例如,亚马逊的EC2就是一款IaaS产品。
  • 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又称PaaS,是指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开发框架、开发工具、服务支持和管理等软件服务,包括应用程序服务、消息队列服务、云分析服务、数据库服务等。PaaS提供的服务具有高可用性、自动伸缩性、降低管理复杂性等优点。例如,Google的App Engine就是一款PaaS产品。
  • 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又称SaaS,是指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基于云端的完整的软件服务,包括办公软件、CRM软件、电子邮件服务、网络安全软件等。SaaS服务具有按量付费、自动更新、定制化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软件下载和使用服务。例如,Salesforce、Zendesk都是SaaS服务提供商。

除了这两种核心业务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业务模式正在探索和开发中,包括企业服务(Business as a Cloud)、多租户服务(Multi-tenant Cloud)和数据中心服务(Data Center as a Service)等。

(三)生态系统

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构成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不仅包含了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各项核心服务,还涵盖了云计算平台所依赖的各类组件与工具。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构成包含多个子系统,例如涵盖开发者工具、管理工具、交付工具、统计工具、监控工具、安全工具等多个类别。

目前,云计算生态系统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各个子系统目前呈现出明显的分立特征。随着云计算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其整合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最终将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统一的生态系统。

三、云计算架构演进

云计算架构在云计算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具体涵盖了云计算平台的硬件配置、网络架构、服务组织架构以及数据中心的布局。

3.1 云计算架构演变历史

云计算架构始终围绕两大主题:基础设施和服务。

首先,基础设施侧重于云计算平台的硬件资源,其涵盖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布局、规模和配置,以及数据中心的分布和连接方式。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架构不断优化,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布局和配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该服务侧重于云计算平台中的软件资源,即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服务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服务、中间件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基础服务涵盖了硬件、网络和系统资源的调度与管理。云计算平台的基础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主要由这些基础服务提供,而云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则从中受益。

中间件服务系统即为云计算平台上的软件服务,例如云计算服务的调用和编排,消息队列服务、缓存服务等。这些服务则为云计算平台提供了功能扩展、弹性伸缩、故障转移等支持。

在云计算平台中,应用服务即为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为云计算平台提供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功能。应用服务涵盖基础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云游戏服务、移动计算服务等多个类别,全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着云计算架构的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这种架构的演变带来了积极的前景。云计算平台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其架构也愈发臃肿。然而,这种架构的演变又带来了积极的前景:一方面,云计算架构赋予了云计算平台更大的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多变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云计算架构也确保了云计算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避免了系统故障和性能瓶颈的出现。

3.2 云计算架构设计方法

云计算架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包含如下几类:硬件架构设计、网络架构设计、服务架构设计以及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一)硬件体系结构设计

硬件体系结构设计的方法包括水平划分、垂直划分以及集群划分。水平划分和垂直划分分别指的是基于网络拓扑的两个划分方向。通过单一设备构建简单的双层架构或多层架构,而多设备则可构建复杂的多层架构。集群划分指的是基于地理位置划分的不同区域,通过同种服务器构建一个集群。

(二)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方法主要涉及两种类型: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硬件定义网络(ODN)。SDN,即软件定义网络,是云计算平台上通过控制器构建的软件系统。控制器根据实时的网络流量状态和运行规则,动态优化网络策略,从而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同时优化性能。ODN,即硬件定义网络,是云计算平台直接连接硬件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网络架构,支持即插即用的网络部署方式。

(三)服务体系结构设计

在体系结构设计方法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SOA架构和微服务模式。SOA架构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模式,它将整个应用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服务模块,每个模块独立运行并通过轻量级通信协议进行交互。微服务模式是一种分布式系统开发的技术方案,它将单一的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小型、独立的服务模块,这些模块之间通过轻量级通信协议进行协作,实现了功能的模块化和资源的可复用性。

(四)数据中心设计

数据中心设计方法包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设计、提高资源利用率、智能感知与服务质量保障、安全可靠性、成本效益优化以及性能提升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设计的方法,是根据用户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需求和性能,设计相应的架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则是通过识别用户的工作模式、应用类型、数据量大小等,对平台上资源的利用率和分配进行优化。智能感知与服务质量保障的方法则是通过动态调整算法和相关参数,优化云计算平台上的资源使用和网络流量配置,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分配准确性。安全可靠性方面的方法,则是通过安全认证、授权、审计和监控等措施,确保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成本效益优化的方法则是通过优化资源利用、价格策略和用户体验等指标,提升云计算平台的整体效率和成本效益。最后,通过优化硬件资源调度和隔离、应用调度与弹性调度、资源池管理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云计算平台的性能水平。

3.3 云计算架构演进案例研究

云计算架构的发展历程已非首次提及,以下案例则深入探讨了云计算架构的关键设计思路。

(一)亚马逊Web服务架构

亚马逊于2006年推出了AWS(Amazon Web Services,亚马逊网络服务),其云计算架构包含从基础设施层到应用层的计算、存储、数据库和应用服务等多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包括EC2、EBS、EFS、ELB和VPC等,计算节点采用4核CPU和30GB内存的Amazon EC2实例作为计算资源,存储采用标准的Amazon EBS存储解决方案,数据库采用MySQL RDS托管服务作为数据库基础。应用服务则采用了弹性伸缩和自动扩展的微服务架构,包括API Gateway、Lambda和DynamoDB等服务。

(二)Google App Engine架构

Google在2008年推出了Google应用引擎(GAE),其云计算架构包含前端的负载均衡器、HTTP反向代理、应用容器和应用服务。这些组件由Google工程师进行设计与开发。前端负载均衡器基于用户提供的IP地址,确定最终将请求发送至哪个应用容器。HTTP反向代理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掉不可信的请求。应用容器是指根据用户上传的应用代码,启动一个Docker容器实例,在容器内部执行应用代码。应用服务则基于微服务架构,包括Blobstore、Datastore、Memcache、Taskqueue、Mail和Logs等服务。

(三)微软Azure架构

微软于2010年发布了Azure云服务,其云计算架构包含四层次架构,具体包括应用级、基础级、网络级和数据级。应用级主要包含Web应用程序、虚拟机和SQL数据库等服务,这些服务具备弹性伸缩和缩容能力。基础级包括存储、Active Directory、DNS等服务,这些服务具有高可用性和低延迟,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功能。网络级提供负载均衡和流量管理功能,包括Load Balancer和Traffic Manager等服务。数据级则包括数据湖存储、Cosmos数据库和Redis缓存等服务,支持海量数据存储与快速查询。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