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处理应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_(15).生物医学仪器与系统
生物医学仪器与系统
1. 生物医学仪器概述
生物医学仪器是指一类设备与系统,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的诊断与研究工作。这类设备能够通过采集并分析生物医学信号来辅助医生与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人体生理与病理特征。在设计与应用方面,则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
1.1 生物医学仪器的分类
生物医学仪器按照其功能特性和应用范围进行划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典型的分类:
- 诊断仪器 :用于检测疾病并辅助诊断的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ECG)、脑电图机(EEG)等先进成像设备)。
- 监测仪器 :生命体征实时监测设备(如血压计、心率监测仪、血糖仪等)。
- 治疗仪器 :辅助治疗各种疾病的专业医疗设备(如心脏起搏器、除颤器及激光治疗仪等)。
- 研究仪器 :科研用具(如电生理记录仪及生物化学分析仪等先进科研设备)。
1.2 生物医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生物医学仪器的工作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信号采集:利用传感器或电极装置捕获生物医学电子信息(如心电信号、脑电信号及超声电子信息)。
- 信号预处理:对采集到的电子信息执行滤波、放大以及去噪等前处理步骤。
- 信号处理与分析:对预处理后的电子信息实施进一步的数据解析与分析流程(包括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
- 数据可视化与存储:通过图表化呈现和图像化展示的方式向用户输出相关电子信息,并完成数据归档以便后续研究。
1.3 生物医学仪器的关键技术
生物医学仪器的关键技术包括:
-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主要应用于采集生物医学信号的各种检测设备体系,主要包括光电式光栅传感器(基于CCD成像芯片)、压电式力敏电阻阵列传感器(基于应变片)、温度检测装置(基于金属-半导体 junction特性)等多个分支。
- 信号处理关键技术体系:涵盖滤波器的应用以至特征识别的技术体系,在临床诊断与康复决策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
- 大规模数据管理技术体系:针对海量生物医学数据进行智能存储与高效传输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论支撑,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
- 智能交互辅助系统设计体系:通过提升人机交互效率及舒适度的关键手段,在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及诊疗质量方面展现出显著应用价值。
2. 常见的生物医学仪器
2.1 心电图机(ECG)
心电图机是一种用于捕捉心脏电信号变化的心脏设备。它通过覆盖人体体表的多通道传感器阵列收集心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记录与深入分析。
2.1.1 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
- 电极安装:通常采用12组标准化配置的人体表面贴 montage, 包括四肢及胸腔区域。
- 信号收集:导引片将心脏内产生的生物电信号转化为微小电信势的变化。
- 信号增强:前置放大电路能够有效提升微弱电信号至可测量的标准水平。
- 滤除噪声:系统结合低频截止滤除法、高频截断法及特定频段选择法实现噪声消除。
- 特征分析:基于傅里叶时频分析算法及小波分解技术对心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
- 数据管理与显示:经过预处理的心电信号被编码存储后实时显示为心电图形界面。
2.1.2 心电图信号处理实例
以Python语言为例介绍的心电图信号处理流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signal import butter, lfilter, find_peaks
# 定义Butterworth滤波器
def butter_bandpass_filter(data, lowcut, highcut, fs, order=5):
nyq = 0.5 * fs
low = lowcut / nyq
high = highcut / nyq
b, a = butter(order, [low, high], btype='band')
y = lfilter(b, a, data)
return y
# 生成模拟的心电信号
fs = 500 # 采样频率
t = np.linspace(0, 10, 10 * fs, endpoint=False)
ecg_signal = np.sin(2 * np.pi * 1 * t) + 0.5 * np.sin(2 * np.pi * 5 * t) + np.random.normal(0, 0.2, t.shape)
# 应用带通滤波器
filtered_ecg = butter_bandpass_filter(ecg_signal, 0.5, 100, fs)
# 特征提取:检测R峰值
peaks, _ = find_peaks(filtered_ecg, height=1)
# 绘制原始心电信号和滤波后的心电信号
plt.figure(figsize=(12, 6))
plt.subplot(2, 1, 1)
plt.plot(t, ecg_signal, label='原始心电信号')
plt.xlabel('时间 (s)')
plt.ylabel('幅度')
plt.legend()
plt.subplot(2, 1, 2)
plt.plot(t, filtered_ecg, label='滤波后的心电信号', color='red')
plt.plot(t[peaks], filtered_ecg[peaks], 'x', label='R峰值', color='blue')
plt.xlabel('时间 (s)')
plt.ylabel('幅度')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2.2 脑电图机(EEG)
脑电图机被用来记录大脑的电活动。它通过头皮上的电极采集脑电信号,并在分析中研究大脑的功能和状态。
2.2.1 脑电图机的工作原理
电极安装 :通常采用多个电极安装于头皮,并遵循国际10-20标准定位。
信号转换 :通过将大脑活动转换为微弱电信号实现信号采集。
放大处理 :利用前置放大器将微弱电信号提升至可操作范围。
去噪过滤 :采用多种滤波器去除噪声干扰。
特征提取 :通过应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方法提取脑电信号特征。
数据呈现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并生成相应的脑电信号图形。
2.2.2 脑电图信号处理实例
以Python语言为基础实现脑电图信号处理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在信号采集阶段完成对原始脑电信号数据的获取接着通过数字滤波器完成特定频段信号的有效分离随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展示分析结果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signal import butter, lfilter, welch
# 定义Butterworth滤波器
def butter_bandpass_filter(data, lowcut, highcut, fs, order=5):
nyq = 0.5 * fs
low = lowcut / nyq
high = highcut / nyq
b, a = butter(order, [low, high], btype='band')
y = lfilter(b, a, data)
return y
# 生成模拟的脑电信号
fs = 250 # 采样频率
t = np.linspace(0, 10, 10 * fs, endpoint=False)
eeg_signal = 0.5 * np.sin(2 * np.pi * 8 * t) + 0.3 * np.sin(2 * np.pi * 12 * t) + np.random.normal(0, 0.1, t.shape)
# 应用带通滤波器
filtered_eeg = butter_bandpass_filter(eeg_signal, 1, 50, fs)
# 特征提取:计算功率谱密度
f, Pxx = welch(filtered_eeg, fs, nperseg=256)
# 绘制原始脑电信号和滤波后的脑电信号
plt.figure(figsize=(12, 8))
plt.subplot(2, 1, 1)
plt.plot(t, eeg_signal, label='原始脑电信号')
plt.xlabel('时间 (s)')
plt.ylabel('幅度')
plt.legend()
plt.subplot(2, 1, 2)
plt.plot(f, Pxx, label='功率谱密度')
plt.xlabel('频率 (Hz)')
plt.ylabel('功率谱密度')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2.3 超声成像仪
超声成像仪是一种基于超声波反射原理形成人体内部图像的设备。它被广泛应用在妇产科、心血管科以及消化科等科室的诊断中。
2.3.1 超声成像仪的工作原理
- 超声波发射: 使用超声探头装置发送超声波。
- 信号采集: 捕获回响中的超声波信号。
- 信号处理: 对捕捉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形成清晰图像。
- 图像重建: 经过深度分析的数据被用来恢复和重构高清晰度的二维切片图象。
- 图像显示与存储: 将结果显示并保存在服务器上供操作人员查看。
2.3.2 超声成像信号处理实例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超声成像信号处理案例:首先涉及的是信号采集过程;随后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完成图像重建。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signal import hilbert
# 生成模拟的超声回波信号
fs = 5000 # 采样频率
t = np.linspace(0, 1, 1 * fs, endpoint=False)
ultrasound_signal = np.sin(2 * np.pi * 1000 * t) * np.exp(-t)
# 应用Hilbert变换提取信号的包络
envelope = np.abs(hilbert(ultrasound_signal))
# 绘制原始超声信号和包络
plt.figure(figsize=(12, 6))
plt.subplot(2, 1, 1)
plt.plot(t, ultrasound_signal, label='原始超声信号')
plt.xlabel('时间 (s)')
plt.ylabel('幅度')
plt.legend()
plt.subplot(2, 1, 2)
plt.plot(t, envelope, label='包络', color='red')
plt.xlabel('时间 (s)')
plt.ylabel('幅度')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2.4 血压计
血压计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血压水平的医疗设备。该医疗设备通过监测动脉中的血压变化情况来作为判断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2.4.1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
- 信号采集 :采用气囊或光电传感器装置对动脉血压信号进行采集。
- 信号处理 :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血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 数据存储与显示 :系统对处理后的血压数据进行存储,并将其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以便查阅。
2.4.2 血压信号处理实例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技术平台实现血压信号处理的案例,涵盖数据采集阶段.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算法对血压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向医生提供结果.整个流程涵盖了硬件接口设计.软件算法开发以及测试验证等关键环节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signal import find_peaks
# 生成模拟的血压信号
fs = 100 # 采样频率
t = np.linspace(0, 10, 10 * fs, endpoint=False)
blood_pressure_signal = 120 * np.sin(2 * np.pi * 0.5 * t) + 80 + np.random.normal(0, 5, t.shape)
# 特征提取:检测收缩压和舒张压
peaks, _ = find_peaks(blood_pressure_signal, height=120)
troughs, _ = find_peaks(-blood_pressure_signal, height=-80)
# 绘制血压信号和检测到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plt.figure(figsize=(12, 6))
plt.plot(t, blood_pressure_signal, label='血压信号')
plt.plot(t[peaks], blood_pressure_signal[peaks], 'x', label='收缩压', color='red')
plt.plot(t[troughs], blood_pressure_signal[troughs], 'o', label='舒张压', color='blue')
plt.xlabel('时间 (s)')
plt.ylabel('血压 (mmHg)')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2.5 心率监测仪
该设备旨在实时监测心率。该技术利用 heart电信号或光电传感器信号来计算 heart速率
2.5.1 心率监测仪的工作原理
- **信号采集模块整合后将利用ECG导联或光敏传感器获取心率信息。
2. **信号处理模块整合后将对该信号实施滤波处理以及特征提取,并进行分析。
3. **数据存储与显示模块整合后将整合并输出给用户处理后的数据分析结果。
2.5.2 心率信号处理实例
以下是一个基于Python的心率信号处理案例,在数据采集阶段(涉及信号采集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算法,在数据分析阶段(采用先进的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数据可视化环节(强调数据可视化环节)中实现了直观呈现的效果。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signal import butter, lfilter, find_peaks
# 定义Butterworth滤波器
def butter_bandpass_filter(data, lowcut, highcut, fs, order=5):
nyq = 0.5 * fs
low = lowcut / nyq
high = highcut / nyq
b, a = butter(order, [low, high], btype='band')
y = lfilter(b, a, data)
return y
# 生成模拟的心率信号
fs = 100 # 采样频率
t = np.linspace(0, 10, 10 * fs, endpoint=False)
heart_rate_signal = np.sin(2 * np.pi * 1 * t) + np.random.normal(0, 0.1, t.shape)
# 应用带通滤波器
filtered_heart_rate = butter_bandpass_filter(heart_rate_signal, 0.5, 5, fs)
# 特征提取:检测R峰值
peaks, _ = find_peaks(filtered_heart_rate, height=0.5)
# 计算心率
heart_rate = 60 * len(peaks) / (t[-1] - t[0])
# 绘制原始心率信号和滤波后的心率信号
plt.figure(figsize=(12, 6))
plt.subplot(2, 1, 1)
plt.plot(t, heart_rate_signal, label='原始心率信号')
plt.xlabel('时间 (s)')
plt.ylabel('幅度')
plt.legend()
plt.subplot(2, 1, 2)
plt.plot(t, filtered_heart_rate, label='滤波后的心率信号', color='red')
plt.plot(t[peaks], filtered_heart_rate[peaks], 'x', label='R峰值', color='blue')
plt.xlabel('时间 (s)')
plt.ylabel('幅度')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print(f'心率: {heart_rate:.2f} 次/分钟')
2.6 血糖仪
血糖仪被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该仪器能够通过分析血液样本中的葡萄糖浓度来监测糖尿病人的血糖状态。
2.6.1 血糖仪的工作原理
- 血液采集 :采用微电流刺激法进行血液提取。
- 信号采集 :利用新型电化学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血糖水平。
- 信号处理 :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精确测定血糖数值。
- 数据存储与显示 :由数据管理模块负责生成完整的血糖报告单并实时显示结果。
2.6.2 血糖信号处理实例
该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Python实现血糖信号的处理流程,具体包含数据采集、预处理以及结果展示三个主要环节。其中,在数据采集阶段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在信号处理方面,则运用了多种算法来去除噪声并提取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可视化工具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形形式呈现给医生进行分析和判断。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模拟的血糖信号
glucose_levels =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time = np.linspace(0, 22, len(glucose_levels))
# 绘制血糖信号
plt.figure(figsize=(12, 6))
plt.plot(time, glucose_levels, label='血糖水平', marker='o')
plt.xlabel('时间 (小时)')
plt.ylabel('血糖水平 (mg/dL)')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3. 生物医学仪器的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生物医学仪器的系统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功能性能需求分析:确定仪器的功能参数及性能指标要求。例如:心电图机需具备精准的心电记录与分析功能;脑电图机需具备对大脑电信号的实时采集能力;超声成像仪需支持高质量超声图像生成;血压计需具备精确血压测量功能;心率监测仪需实现心率实时监测;血糖仪需具备血糖水平精确测定能力。
- 系统结构设计:制定系统的整体架构规划,包含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的具体构成要素。
- 传感器选型:合理配置适合采集目标信号的各类传感器模块。例如:心电图机采用心电采集电极;脑电图机采用脑电信号采集电极;超声成像仪采用超声波探头;血压计选用气囊式或光电式传感器;心率监测仪可配用电解法或光电式传感器;血糖仪采用电化学式传感器。
- 信号处理算法实现:开发有效的信号处理算法体系,包括信号滤波、特征提取等技术环节。
- 数据管理方案规划:制定完善的数据存储与传输方案体系,如基于云平台的数据存储策略及无线通信传输方案。
-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构建直观便捷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在保证操作便利性的前提下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有效显示与结果直观呈现。
- 系统测试验证方案制定:建立科学完善的系统测试与验证流程体系,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全面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可靠性表现。
3.2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在生物医学仪器设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可被视为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该系统的典型架构通常包含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处理单元及人机交互界面等基本要素。
- 前端信号采集模块:主要负责采集生物医学信号,并包括但不限于心电信号、脑电信号等信息。
- 信号处理模块:该系统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与分析。
- 数据存储与传输模块:该系统负责存储和传输处理后的数据。
- 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直观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 电源管理模块:负责确保系统的稳定供电。
3.2.1 系统架构设计实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心电图系统架构设计示例,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系统架构设计示例:心电图机
硬件部分
传感器 :专门用于采集心脏产生的电信号。
2. 前级放大电路 :采用高增益特性以增强微弱心电信号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
3. 滤波组件 :通过精确调节频率特性有效去除干扰信息。
4. 模-数转换模块 :具备良好的线性度与分辨率参数设置能力能够将模拟信号转化为便于处理的数字形式。
5. 嵌入式处理器 :能够接收处理后的数据并通过循环控制机制协调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流程。
6. 可视化模块 :负责将分析结果转化为直观的心电图形以便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参考。
7. 电源管理系统 :确保系统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具备自我优化功能能够在电压波动时自动调整供电方案以维持设备正常运转。
软件部分
- 信号采集与预处理 :通过精确调控电极配置与前置放大器参数设置实现心电信号的自动采集,并借助数字滤波技术有效去除噪声干扰。
2. 信号处理 :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如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域分析和小波变换的时间频域分析)对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
3. 数据存储与传输 :开发数据处理模块完成清洗后的 heart signal 数据存儲操作,并通过 fibreoptic 纤维 optic 以及 Wi-Fi 等多路通信介质实现本地及云端数据同步。
4. 用户界面 :设计直观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保证操作简便的同时集成 heart signal 可视化展示模块、结果分析工具以及报警系统。
5. 系统测试与验证 :构建全面测试框架对系统的功能完整性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模拟极端环境下的工作场景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详细设计
- 电极配置:高精度的心电导联配置方案可有效提升信号采集质量。
- 前置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该电路需具备良好的增益特性并有效抑制噪声。
- 滤波网络优化: 通过优化低通、高通及带通滤波网络来去除心电信号中的高频干扰及基线漂移。
- 模数转换模块选型: 根据 heart signal 特性精确配置模数转换模块参数以满足采样要求。
- MCU选型: 推荐采用 ARM Cortex-M4 系列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与系统控制。
- 图形界面显示模块优化: 通过优化显示模块算法使 heart 图曲线清晰呈现,并支持多种展示模式。
- 电源管理电路优化: 通过优化电源管理电路提升供电系统的效率,在长时间运行时延长电池续航能力,并支持充电功能与节能待机模式。
3.3 系统集成与测试
确保生物医学仪器正常工作的前提是系统集成与测试。
在系统集成阶段,则需将各组件整合后完成基本功能的初步检验。
完成系统的全面评估以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则是在系统测试环节对整台设备进行详尽的性能检测及验证工作。
3.3.1 系统集成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模块间交互设计 :通过严格定义各模块间的数据格式与通信协议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无缝对接。
- 电源管理方案 :制定全面的电力分配策略,在关键节点实施强制性的断电保护机制,并在最低能耗状态下维持系统运转。
- 人机交互优化 :通过动态响应技术提升用户的实时反馈体验,在复杂操作场景中保证操作流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3.2 系统测试
在系统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几类测试:
- 功能测试 是为了确认系统的基本功能。
- 性能测试 考察的是系统的性能参数。
- 可靠性测试 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 用户测试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真实使用评估。
3.4 系统优化
系统的性能调优旨在提升医疗设备的性能并增强使用体验。该过程涵盖了硬件优化与软件优化两个方面。
3.4.1 硬件优化
硬件优化的常见方法包括:
- 传感器改进 :进行传感器改进工作能够增强其敏感度与精确度,并有效抑制环境噪声的影响。
- 电路设计优化 :通过电路设计优化工作能够改善电路性能并提升信号处理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 电源管理优化 :实施电源管理优化工作能够提升电源管理方案的有效性并延长电池续航时间。
3.4.2 软件优化
软件优化的常见方法包括:
- 算法优化 :提升信号处理算法的性能,使其运行速度更快且数据处理精度更高。
- 用户界面优化 :升级用户体验友好型界面设计方案, 从而提升整体使用体验.
- 数据管理优化 :完善数据存储与传输机制安排, 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传输效率.
4. 生物医学仪器的应用
4.1 医疗诊断
生物医学仪器在医疗诊断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获取和解析生物医学信号的数据信息,在临床诊疗中医生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病症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以下所述:心电图机能够诊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脏疾病;脑电图机则适用于癫痫、脑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超声成像仪则在妇产科、心血管科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方面表现出色。
4.2 疾病监测
在疾病监测方面,生物医学仪器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在血压测量方面有一种血压计可用于实时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在心电监测方面有一种心率监测仪可用于追踪心律失常患者的即时心跳频率,在血糖检测方面则有专门的血糖仪可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等。这些设备能够持续提供各项生理指标的数据,并为医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3 疾病治疗
生物医学仪器在疾病治疗中承担着重要功能。例如,在临床诊疗中可采用的心脏起搏器可用于治疗心脏病,在皮肤病症治理方面则有激光治疗仪的支持,并且超声波医疗设备也可应用于物理疗法等多方面领域。这些医疗设备通过引入精准的控制机制与实时反馈系统的作用机制下,则能够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改善与安全防护措施的建立。
4.4 科学研究
生物医学仪器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仪器来进行生物医学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并深入探究人体内的生理与病理机制。例如电生理记录仪则主要用于研究神经元活动的过程;同样地,生物化学分析仪则主要用于研究血液中各项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
5. 生物医学仪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微型化与便携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 生物医学仪器正在朝着微型化与便携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 可穿戴的心电监测装置以及手持式的超声成像设备等. 这些设备体积小巧、轻便且易于携带, 便于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健康监测与诊断.
5.2 智能化与自动化
生物医学仪器正在逐步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分析心电图信号方面,则主要依赖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而在提升超声成像质量方面,则主要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智能化设备能够有效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显著提升诊断效率和治疗效果。
5.3 无线传输与远程监控
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医学仪器能够实现远程监控。例如这种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将数据传输至智能手机云端等设备医生则能够远程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无线传输技术则增强了数据在医疗环境中的可用性和共享能力
5.4 多模态融合
该技术通过整合多种生物医学信号源的信息而实现对整体健康状态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看出,在结合心电图与血压监测的数据后,在分析心血管系统健康情况时能够获得更高的准确性。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精度,并且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6. 结论
生物医学仪器在医疗诊断、监测以及治疗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未来生物医学仪器向着微型化智能化与便捷化的方向发展带来了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其设计与开发涉及广泛的跨学科知识与先进技术涵盖了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械工程等多学科领域通过持续改进与创新思维取得了显著进展最终将为医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