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

阅读量:

混合牙列期: 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2.危险三角区: 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3.龋病: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方面均发生变化

4.牙周炎: 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首位因素。

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6.交界性肿瘤: 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瘤,乳头状瘤等,对于这些肿瘤必须采用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案。

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明显灼痛感,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具有周期性、反复性、自限性

8.揭皮试验阳性: 天疱疮时,若揭去疱壁,常会一并无痛性地揭去邻近外观正常的皮肤,留下一鲜红色的创面的现象

9.舍格伦综合征: 舍格伦综合体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

10.抗力形 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牙能够承受咬合力而不会破裂的特定形。固位形 是使充填体能保留于洞内,承受更力后不移位、不脱落的特定形状。

1.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 上颌骨体 ,四突即为 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2.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疼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1、颜面部为上从 (发际) ,下至 (下颌骨下缘)(颏下点) ,两侧至 (下颌支后缘)(颞骨乳突之间) 的区域。

2、以经过 (眉间点)、(鼻下点) 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 (3) 等分。

3、颌面部为颜面部的 (中1/3)(下1/3) 两部分组成的区域。上1/3为 (颅面部) 。颌面部是以 (颌骨) 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区域,而颅面部是以 (颅骨) 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颌面部为人体 (最显露)(最具特征) 的部位,是人体 (形态美)(表情) 最重要的形体表达区域,也是与 (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等相交叉的部位。

4、临床上常将颌面部分为 (面上)(面中)(面下) 三部分,其划分是以 (两眉弓中间连线) 为第一横线,以 (口裂平行线) 为第二横线。

8、口腔内,以 (牙列) 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 (固有口腔) 和牙列外围的 (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由 (牙列)(牙槽骨)(牙龈) 与其外侧的 (唇)(颊组织器官) 构成,因此 (唇)(颊) 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固有口腔由 (牙列)(牙槽骨)(牙龈) 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 (舌)(腭)(口底) 等构成,因此 (牙)(牙列)(牙槽骨)(牙龈)(舌)(腭)(口底) 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故有口腔的表面形态。

9、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 (硬腭)(软腭) ,下为 (舌)(口底) ,前界和两侧界为 (上、下牙弓) ,后界为 (咽门)

10、口底由 (舌系带)(舌下肉阜) 组成。

11、牙又称 (牙体) ,由 (牙冠)(牙根)(牙颈) 组成。

12、牙的组织结构,牙体组织由 (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 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内的 (软组织牙髓) 组成。牙周组织结构,牙周组织包括 (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是牙的 (支持组织)

13、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 (舌神经) 分布,舌后1/3为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分布。舌的运动系由 (舌下神经) 支配。舌的味觉为 (面神经的鼓索支) 支配。 (舌尖部) 对甜、辣、咸味敏感; (舌缘) 对酸味敏感, (舌根部) 对苦味敏感。

14、舌乳头 (舌背黏膜) 分为 (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20、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 (三叉神经) ,运动神经主要是 (面神经)

21、三叉神经分为 (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面神经分为5支 (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22、口腔颌面部的唾液腺包括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24、口腔内检查常用器械 (镊子)(探针)(口镜)

25、龋病的临床特征是 (牙体硬组织) ,包括 (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颜色)(形态)(质地) 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26、引起龋齿的四联因素理论 (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27、龋病按进展速度分 (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 ;按解剖部位分 (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 ;按病变深度分 (浅龋)(中龋)(深龋)

28、龋病的治疗方法 (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

30、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病因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环孢素)(硝苯地平)

31、口腔单纯性疱疹的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 ;口腔念珠菌病病因 (白色念珠菌)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因 (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环境因素)(其他因素) ;天庖疮 (自身免疫学说) ;口腔扁平苔藓 (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遗传因素)(其他)

36、拔牙的基本步骤 (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拔牙后注意事项)

37、拔牙的适应症 (严重龋病)(严重牙周炎)(牙髓坏死)(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阻生牙)(牙外伤)(乳牙)(治疗需要的牙)(病灶牙)(其他) ;拔牙的禁忌症 (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月经及妊娠期)(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

39、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 (智牙冠周炎) ,其病因是 (牙量骨量的不调)(盲袋)(细菌、温度、食物残渣)(咬伤)(全身抵抗力下降)

40、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原则 (功能)(外形) 并重。

41、窒息分为 (阻塞性窒息)(吸入性窒息)

42、阻塞性窒息的原因 (异物阻塞)(组织移位)(气道狭窄)(活瓣样阻塞)

43、上颌骨骨折好发部位 (I型低位或水平骨折)(II型中位或锥形骨折)(III型高位或颅面分离骨折) 。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 (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44、上颌骨骨折临表 (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眶区淤血)(影像学检查) ;下颌骨骨折临表 (骨折段移位:颏部正中骨折、颏孔区骨折、下颌角部骨折、髁突骨折)(出血与血肿)(功能障碍)(骨折段的异常活动)(影像学检查)

49、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易发生 (逆行性感染)

50、唾液腺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 (多形性腺瘤及沃辛瘤) ;恶性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52、 (牙源性)(唾液腺源性) 肿瘤为口腔颌面部特有的肿瘤。

53、口腔颌面部肿瘤中, (良性)(恶性) 多,其中良性肿瘤以 (牙源性)(上皮性) 肿瘤最常见,恶性肿瘤以 (鳞状细胞癌) 最为常见,口腔癌原发部位以 (舌癌) 为最多。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54、急性牙髓炎具有典型的 (疼痛症状)

55、口腔的良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血管瘤)(脉管畸形)(神经纤维瘤)(骨化纤维瘤) ;恶性肿瘤 (舌癌) 最常见。

56、舌癌早期可表现为 (溃疡)(外生)(浸润) ,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发生 (肺部) 转移

57、成釉细胞瘤为 (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 ,在 (牙源性肿瘤) 中较为常见。其典型X线表现 (蜂房状)(多房性囊肿样阴影)

58.竖刷法 :刷牙时先将牙刷头斜向牙龈,刷毛贴附在牙龈上,稍加压力,顺牙间隙刷向冠方。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牙的唇、颊面及舌,腭面要分别刷到。在刷上、下颌前牙时,可将牙刷竖起;上前牙由上向下拉动,下前牙由下向上提拉。刷上、下颌后牙秴面时,牙刷可压在秴面来回刷动。

59.口腔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碧兰麻。** 局麻方法** :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全身并发症** :晕厥、过敏反应、中毒。** 局部并发症**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其他并发症。

1.牙的松动度

检查牙的动度可用牙科 镊子操作。前牙以镊子夹持牙冠的唇、舌面;后牙将镊尖合拢置于 牙的拾面,摇动镊子,即可查出牙松动情况。按松动程度的轻重,分为:

I度松动 牙向唇(颊)舌侧方向活动幅度在1mm以内

Ⅱ度松动 牙向唇(颊)舌侧方向活动幅度为l-2mm,且伴有近远中方向活动

Ⅲ度松动 牙唇(颊)舌向松动幅度在2mm以上,且伴有近远中及垂直向多方向活动

  1. 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

包括定性检查、定量检查和唾液成分分析三个方面

①定性检查:给患者以酸性物质(临床上常以2%枸橼酸、维生素C和1%柠檬酸等置于舌背或舌缘),使腺体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据腺体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通畅程度。

②定量检查: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其中90%为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根据在相同程度刺激的条件下(临床上常用2%枸橼酸或1%柠檬酸),腮腺和下颌下腺的唾液分泌多少来协助某些唾液腺疾病的诊断。

③唾液腺中含有的电解质、蛋白质、尿酸、尿毒、酶和免疫球蛋白等在正常人有一定的正常值,在病理条件下,各种成分则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

3.窝洞的分类

Ⅰ类洞 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Ⅱ类洞 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的窝洞。

Ⅲ类洞 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Ⅳ类洞 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Ⅴ类洞 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4.窝洞的预备原则: 去净病变组织、保护牙髓、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预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1. 根管治疗术 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术适应症 :急慢性牙髓炎、各型根尖周病、外伤牙、某些非龋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因义齿修复需要治疗的牙、因颌面外科手术需要治疗的牙、种植牙再植牙。

操作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

龋病的病因:

1)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2)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3)敏感的宿主4)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龋病的临床表现分型:

按进展速度分: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

按解剖部位分类: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

按病变深度分类:浅龋、中龋、深龋

龋病的治疗:

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表:

1)疼痛剧烈,疼痛性质有以下特点: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

2)发病急

3)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

4)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

5)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

6)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诊断:具有典型的疼痛症状,可见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牙髓活力测验、温度测验及叩诊反应可帮助定位患牙

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治疗方法

应急处理:

1、开髓引流 1)急性牙髓炎: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2)急性根尖周炎:局麻下开髓,穿通根尖孔,使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根管得到引流。可在髓室内放置无菌小棉球开放髓腔,2~3天后复诊

2、切开排脓

3、安抚治疗

4、调牙合

5、消炎止痛

治疗方法:

1、牙髓病变是局限或可逆的,选择以保留活牙髓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如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

2、牙髓病变范围大或不可逆的,选择以去除牙髓、保存患牙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如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术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1)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期与外界相通,容易发生感染

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

3)感染可经口腔颌面部的筋膜间隙途径迅速扩散和蔓延

4)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危险三角

5)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常驻的部位

6)具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7)牙源性和婴幼儿腺源性常见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易出血易肿胀

2)口腔颌面部腔、窦多,容易引起感染

3)颌骨上有牙,易引起骨折和咬合关系错乱,或形成二次弹片

4)易损伤面部器官和导致功能障碍

5)常合并颅脑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

1、解除窒息:

原因:阻塞性窒息:异物阻塞,组织移位,气道狭窄,活瓣样阻塞;吸入性阻塞:昏迷的伤员,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引起的窒息。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是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吸气长于呼气或出现喉鸣;严重时有三凹体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深陷;继之出现脉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2、止血

3、包扎

4、运送

5、预防感染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