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模拟
发布时间
阅读量:
阅读量
模型模拟
模型模拟简介
原理
根据参数,在不直接进行数学求解的情况下,预测药物的暴露和效应。
模拟计划
- 模拟过程需要注意的内容:
- 评估模拟患者的特征是否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患者的典型特征。
- 探讨模拟场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 审视研究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评估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指标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 根据研究目标设计的模型既可以构建个体化群体模型方案(即考虑单个体差异),也可以采用非个体化群体模型方案(即统一人群特征)。
模拟
包括:协变量分布模型 ,输入输出模型,试验执行模型
一、协变量分布模型
分析受试者的各项特征包括年龄、体重等身体指标以及疾病类型、遗传因素等潜在影响因素,并考虑辅助药物使用情况等多维度因素
2. 重采样
从原始数据库中抽取
二、输入输出模型
指药动学-药效学模型,和疾病进展模型。
与模型控制文件区别:
$SIMULATION (123456) ONLYSIM SUBPROBLEM=500
$SIMULATION (123456) 定义种子数
ONLYSIM 只进行模拟不进行参数计算
SUBPROBLEM=500 模拟次数
1. 改变模型参数
改变THETA 、 OMEGA 、 $SIGMA 的值
2. 改变协变量
加入协变量如:
CL = THETA(2)*(WT/70)**0.75*EXP(ETA(2))
3. 改变给药剂量等
改变数据文件AMT、EVID、TIME等
三、试验执行模型
考虑受试者的依从性,如受试者脱落,退出,偏离等
如受试者为按照计划服药,漏服等
四、数据分析与解读
通常用图法表达
90%置信区间
五、注意事项
种子数
不同模拟场景,相同种子下同一个受试者的个体变异一致
随机效应和因变量的限制
避免得到负值:CALL SIMEPS(EPS)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