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计算机工程被退稿,一稿多投被拒稿,确实是你的错

阅读量:
a5c98d719d16be8232a57f32c7a311e4.png

作者 | 陈彩娴

编辑 | 青暮

最近,在推特上出现了一则重要消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计算机系教授Gautam Kamath表示有三篇论文被ICLR 2021拒稿归因于一稿多投。而这三人组不仅向ICLR 2021提交了一篇文章...]

49d713fae01c8314293db1364f552b3c.png

注:“Desk-Rejected”(直接拒稿)指没有经过送审给同行而被编辑直接拒稿。

ICLR 2021拒绝投稿页面:https://openreview.net/group?id=ICLR.cc/2021/Conference#desk-rejected-submissions

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个研究者或同一学术领域内的不同研究者,在编辑与审稿人 unaware 的情况下, 尝试并在多个会议上以相似的方式发布相同的论文, 或者已经在多个会议上完成了并计划在此后的时间里继续发布类似的研究成果

禁止"一稿多投"/"双重提交"是遵循各顶级会议的硬性规定,但经常有投稿作者会犯同样的错误.

事实上,

严禁"一稿多投"不仅是顶级会议的标准,也是多数正式会议以及期刊投稿领域都遵循这一规定的举措

据AI科技评论了解,

各个出版期刊之间、顶会之间的数据库都是共享的

,类似于国内的知网查重(当然操作要高级很多~)。

除了“一稿多投”,

在同一个顶级会议或期刊上连续发表多篇具有高度重复性或高度相似性的文章,可能会直接面临拒稿Decision,并从而被编辑放进黑名单中。

有些人属于第一种情况,在同一时间向多个顶会提交了abstract;尽管在最终确定投稿会议后未能及时撤回其他会议的摘要提交;而另一些人则出于"投机取巧"的心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1

为什么严禁“一稿多投”?

除了为阻止投机取巧的现象,也是为了减轻审稿人的工作压力。

换个角度看世界:在学生时代经历那些繁琐的作业安排时(是否想过全班作业批改工作的辛苦程度呢?)

当前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热点持续拓展与创新。与此同时,在顶级会议接收的论文数量逐年攀升的同时, 该领域中具备专业能力的评审专家仍然较为稀缺, 因此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评审者的负担程度持续加重

数据显示NeurIPS 2020共接收了9467篇论文, 其较前一年度有所增长; CVPR 2020共有6656篇论文被提交, 同比也呈现一定增幅; 在AAAI 2020中, 提交了8843篇论文, 比上两年度增加了约1/8; ICML 2020吸引了4990篇论文投稿, 其相较于上届的增长幅度达四成有余。

a91f5669ad6a20ebc42e23255adc267c.png

为此,在未涉及因严重违规行为(如非匿名作者或超过页数限制)而遭到了拒绝的研究之外,NeurIPS组委会在「提前拒稿」阶段仅依据「论文摘要」筛掉了大量稿件。

在NeurIPS 2019期间进行论文审核时就出现了多项问题。
多数情况下会有许多评审者推迟提交他们的评价报告,
甚至有部分专家会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刻退出他们的参与。
经过36小时后大约73%的论文仍获得至少三个有效的意见评估

在评审过程中仅限于识别多篇在同一期刊发表的稿件,并发现存在高度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内容,则会令评审者的负担倍增。

顶会之间的数据库共享自然应势而生。

自2019年以来,在线预印本平台NeurIPS已与多个知名学术会议达成合作关系,并由专业的组织协调人员按照既定程序运行相关脚本,在线预印本平台NeurIPS已与多个知名学术会议达成合作关系,并由专业的组织协调人员按照既定程序运行相关脚本

2

当审稿人有多累?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答是:做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是怎样的体验?

a6b7f66f5a52725d5ffb7067ee72a76d.png

港中文的助理教授@周博磊讲述了他在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进展。他的角色是在TPAMI、IJCV及CVPR等顶级会议中担任邀请审稿人期间积累的心得与体会。总结来说就是:

吃力不讨好

”。

原因是:

目前绝大多数会议的评审者是无偿审稿

学者通常出于服务学术社区的责任而接受会议的评审邀请。完成一篇论文的审阅以及撰写相关评论大概需要4至5个小时。虽然不涉及任何物质报酬,但确实耗时较多。

另一位知友@Mikoyan Y也介绍了自己在国际各种期刊会议(包括IEEE Trans)的具体感受

作为评审专家,则需全面阅读全文并深入理解其主要研究思路、学术贡献以及技术细节。因此一篇完整的文章通常需要评审专家花费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来认真推敲。尽管这项工作通常是无偿提供并且不计得失分或者获得任何形式的报酬回报。但是该项工作却确实是期刊/会议文章质量控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综上所述审核是一项既耗费时间和精力又具有重要责任感的工作是需要"情怀"的工作。

但同时也是这样做的他指出审稿能够更迅速地使自己在研究领域内获得最新的进展并学习到丰富的知识

当遇到"审稿压力大且需确保稿件质量"的情况时,周博磊提出了几点关于顶会投稿论文内容的建议(AI科技评论未对原文进行修改)

1、

注重论文的第一印象

,图表弄漂亮些,错词少一些,语句流畅些。

2、

用LaTex进行论文排版

3、

做图表能用矢量图就不要用标量图

。pmatlab可以导成eps或者pdf,从而得到矢量图。

3

优雅“避雷”:一篇论文只投一个顶会

通常情况下,在明确知道稿件已被拒绝或主动提出撤稿后,才有可能投稿到其他顶级会议.

就「一稿多投」这一规定提出质疑的人有不同看法。他们指出:如果会议/期刊的审稿时间延长(例如达到一年),这将导致作者的研究进程受阻。

相较于期刊而言,在rebuttal阶段可提出撤稿请求;投稿周期通常在3个月以内

ICML 2020曾经尝试延迟了一个完整的月份来发布最终结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被充分考虑后,在投稿政策方面做出了两项规定:一是允许一稿双投;二是允许撤稿。

其中,在一稿双投的情况下必须满足:你投稿的会议论文投稿截止日期是在原始通知日期后的2020年5月9日。

ACL 2020可将未被录用的论文投递至其他平台(仅当后者接受重复投递)。若你的研究文章已被接收且计划在此会议上展示,则必须从这些平台移除。

各个会议每年接收论文投稿的规定可能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大家在投递论文之前首要任务是仔细阅读会议投稿要求.

此外,不可避免的是,会议的评审者可能会误判“一稿多投”。

仅提交摘要形式的会议论文、未标注出版物号的会议文献以及内部期刊发表的文章均不算作一稿多投。

在引言部分, Gautam 教授所指的ICLR 2021年三篇'因一稿多投'而被直接拒绝的文章中, 其中一篇拒绝文章的作者(即未来将担任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发表澄清声明称: 他们之所以遭到拒绝, 是因为在提交截止日期前一天(即10月一日), 他们还在AAAI期刊上提交了一个占位符(place holder), 并上传的是摘要而非整篇文章. 因此, 在提交截止日期前的同一天(10月一日), 这篇论文同样遭到AAIIN拒稿.

但ICLR还是将这篇论文默认为“已向AAAI投稿”。

9446a17de18a6900dc0ed34a2c3ac710.png

经反映,目前问题已解决。

科研之路艰辛,审稿亦艰辛。

在投资上,很多人都会建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但在会议论文投稿上,小编诚心建议:

一篇论文只投一个会议;记得撤place holder。

祝大家投稿顺利~

参考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881545/answer/135398804

https://mp.weixin.qq.com/s/G6UNGSL08FRaXlNE9QP1dw

NeurIPS 2020论文接收列表已出,欢迎大家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们的工作~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NeurIPS小组~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