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智慧教室-物理学科创新实验室(物理专用教室)建设方案

阅读量:

智慧教室中的物理学数字化探究实验室解决方案及其相关设计方案包括:基于创新理念的物理学创新性实验教学基地规划;针对教学需求设计的物理学特色教室布局优化方案;适用于教学环境的实际应用型物理学实验仪器配备方案;以及遵循教学功能需求的标准型物理学功能教室设计方案

以上这些具体实施路径涵盖了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支持全方位保障措施

一、智慧教室-物理学科创新实验室(物理专用教室)功能

物理专用教室是用于组织演示实验、涉及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学生实验以及探究性制作活动和展示与交流活动的场所。

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专用教室是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学校应配备丰富的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以支持教学活动。这些资源将帮助学生了解并熟练使用各种实验设备,并培养他们的基础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这样的环境设置,学校的科学素养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将得到提升。

物理专用教室

二、智慧教室-物理学科创新实验室(物理专用教室)建设要求

结合初中物理学科学习特点,在物理实验室中营造安全可靠、实际适用且富有科技与文化底蕴的实验环境。该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望,并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一)选址

物理仪器室、准备室应邻近物理实验室设置。

(二)面积

物理教学场所的用地面积必须符合现行相关标准(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 中 7.1条款规定)的要求。

(三)布局

1.功能区域

物理专用教室应在确保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开展实验的区域基础上, 可设立互动体验区、信息查询区、加工制作区以及作品展示区等不同功能空间。这些功能空间既可以独立设置,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混合布置以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

2.布局要求

室内设备布置应遵循现有相关标准中依据现行相关标准中的第5.1条和第5.3条的规定。

(1)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 1.00m~1.10m。

(2)设置于墙面的实验桌端部与墙面或壁柱、管道等突出物之间应预留疏散通道,并要求其最小宽度不应低于 0.60m;若该侧存在纵向疏散通道,则允许不设置该处的安全出口,并须保证其最小间距不应低于 0.15m。

(3)桌凳、橱柜、台等物品的布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来确定。避免干扰室内空间和走道的安全使用。当实验桌呈纵横排列时,其长度不超过标准尺寸以确保安全。

单人操作时, 两实验桌长边间的间距不得小于 0.60 米, 中间纵向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 0.70 米; 四人面对面操作时, 两实验桌长边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 1.30 米, 中间纵向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 0.90 米; 若参与人数超过四人双侧操作, 则两实验桌长边之间的间距不得低于 1.50 米, 中间纵向通道的宽度不得低于 0.90 米。前排实验桌前沿至书写板远端的水平间距不得超过 2.50 米; 最后排实验桌后沿至书写板近端的位置不得超过 11.00 米; 前排座位边缘至书写板远端的角度不应低于 30°。在最后排实验桌后方应设置横向疏散通道, 其净宽距后墙面或固定物的距离不得超过 1.20 米

(四)环境

1.通风与空气调节:

室内应在科学合理的方式下应用通风措施,并主要倾向于自然 ventilation. 当采用 mechanical 通风机时,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对于 new 风量的要求.

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的有关内容。相关区域需配备相应的排风设备,并需符合现有相关规范 GB 50099 中第 10.1.10 条的要求。

现有室内采光必须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 的相关要求;工作台面的采光系数不得低于2.0%;为确保良好的自然通透性,在窗户设置上应当配置遮挡光线的窗帘

3.照明: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要求。桌面区域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lx(lm/m²),且其均匀分布系数不得低于表中规定值;书写板区域的平均照度不得低于500lx(lm/m²),均匀分布系数同样需达到相应等级要求;光源布置时需确保整体功率密度不超过9W/㎡(瓦特/平方米),同时控制最大眩光值不得超过16级;此外光源的选择还应在保证显色指数达到至少8O(点)的基础上考虑颜色还原能力。

4.噪音管理:室内声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现有技术规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技术要求规定

(五)基础设施

墙地面:地面需选用耐磨、防滑且易于清洁的材料,并须实施防潮处理措施。实验室及准备室的地面必须设置密闭排水沟以防止积水,并须预留安装空调管道的空间

强电:在演示台、学生实验桌以及空调等设备上设置独立的安全型电源插座,并确保照明电路也单独设置以保证安全。所有教学用电器的供电线路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布局和连接,并采取可以上方伸缩式供电方式以提高灵活性和安全性。

3.弱电:在室内范围内应配备无线网络,并设置相应的网络设备以提供广播和有线电视接口。其中,各端口的数量和位置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详细规划。

4.给排水:建筑室内需配备完整的排水系统。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应当尽量集中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下水管道必须配备防止堵塞的封堵装置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同时具备阻隔异味的功能以保证环境整洁和使用安全。建筑内的准备间也需配备完整的给排水系统

5.安全:室内应设置消防设施和急救箱。

三、智慧教室-物理学科创新实验室(物理专用教室)设备配置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