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ra 8B/10B IP核介绍 —— Xilinx 技术文档Pg046
目录
1 概述
2 功能模块
3 性能
3.1 传输延迟
3.2 数据吞吐量
4、接口描述
4.1 User Interface(用户接口)
4.2 Framing Interface(帧接口)
4.3 Streaming Interface(流接口)
4.4 Flow Control(流控制接口)
4.5 Native Flow Control(本地流量控制)
4.6 Current Stat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当前状态、管理以及通信界面)
4.7 CRC校验
5 复位和关闭功能(Reset and Power Down)
6 使用加扰和解扰(Using the Scrambler/Descrambler)
7 使用CRC(Using CRC)
8 热插拔逻辑(Hot-Plug Logic)
9 时钟补偿(Clock Compensation)
10 使用小端支持(Using Little Endian Support)
参考文献
1 概述
该IP核与用户接口之间遵循AXI4-Stream协议,并利用ZYNQ SOC架构、A7处理器 Family 产品线、K7 FPGA Family 产品线等以及 UltraScale 和 UltraScale Plus 系列 FPGA 的高性能收发器(high-performance serial transceivers)来实现。主要特点:
- 通用数据通道吞吐量480 Mb/s ~ 84.48 Gb/s;
- 支持多达 16 个连续绑定的 7 系列 GTX/GTH、UltraScale™ GTH 或 UltraScale+™ GTH 收发器以及多达 4 个连续绑定的 GTP 收发器;
- Aurora 8B/10B协议规范与V2.3兼容;
- 较低的资源消耗;
- 具有基于framing、streaming以及flow control的AXI4-Sream接口,对用户友好;
- 自动初始化和维护通道;
- 支持全双工或单工;
- 支持16位加扰/消扰;
- 支持对16位或32位的用户数据进行CRC 校验;
- 支持热插拔;
- 可配置的DRP/INT时钟,以及支持差分和单端的时钟输入;
Aurora 8B/10B核心(图1-1)是一种具有良好扩展性和低功耗设计的链路层协议;它主要应用于需要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技术,并且能够通过单个或多个收发器在设备间建立高效的数据通信通道
Aurora 8B/10B核心能够自动生成新通道并即时启动连接过程,并采用灵活的方式或选择性地将数据传输至对方。
frame具有任意大小,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被中断;在有效数据字节之间自动填充空闲空间,从而实现锁定状态并避免过强的电磁干扰. Flow control 可用于调节输入数据速率或传输短小但重要信息的数据流. data streaming表现为连续不断的单个帧.
在无数据状态下维持空闲状态以维持链路平衡。该IP核通过8B/10B编码规则来检测单比特或多项比特错误。当出现过多比特错误、链路断开或设备故障时,该IP核会自动复位并重新初始化通道。
该IP核可以应用在芯片级内部通信、板间通信以及背板连接通信。

2 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包括:
Lane Logic :该模块通过实例化独立的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nits驱动每个GTP, GTX或GTH收发器,并对所有相关的编码与解码过程以及error detection进行管理
- Global Logic:负责通道初始化与绑定过程,并同时生成用于Aurora协议运行所需的随机空闲字符;实时监控各相关Processing Element(PE)模块的错误信息。
- RX User Interface:提供用于与用户交互的数据接收端口。
- TX User Interface:不仅提供用于与用户交互的数据发送端口,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同步发送时钟补偿编码(CC)。
3 性能
3.1 传输延迟
该Aurora 8B/10B IP核的延迟源于协议引擎(PE)以及收发器管道延迟。随着AXI4-Stream接口宽度增加而出现的变化是由协议引擎(PE)导致的。受所选收发器特性和属性影响的是收发器 delay.

如图2-2所示的数据路径延迟可以通过功能仿真测试获得从s_axi_tx_tvalid到m_axi_rx_tvalid的时间值。其中使用2字节帧时最小延迟达到37个user_clk周期;而采用4字节帧时最小延迟则提升至41个user_clk周期(如图2-3所示)。

3.2 数据吞吐量
Aurora 8B/10B IP核的数据传输效率受接收-发送器数量及传输速率的影响。整体传输速率为480 Mb/s至84.48 Gb/s;每条线路的传输速率为0.5 Gb/s至6.6 Gb/s。
4、接口描述
4.1 User Interface(用户接口)
4.2 Framing Interface(帧接口)
4.3 Streaming Interface(流接口)
4.4 Flow Control(流控制接口)
4.5 Native Flow Control(本地流量控制)
4.6 状态、控制以及接收发送端接口
4.7 CRC校验
5 复位和关闭功能(Reset and Power Down)
6 使用加扰和解扰(Using the Scrambler/Descrambler)
7 使用CRC(Using CRC)
8 热插拔逻辑(Hot-Plug Logic)
9 时钟补偿(Clock Compensation)
10 使用小端支持(Using Little Endian Support)
参考文献
[1] AMD Xilinx。Aurora 8B/10B LogiCORE IP Product Guide v11.1.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