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缺陷-目标检测数据集(包括VOC格式、YOLO格式)
焊接缺陷-目标检测数据集(包括VOC格式、YOLO格式)
数据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7D8cGnr-4Q_JbH0WDWekA?pwd=7c0q
提取码:7c0q
数据集信息介绍:
共有 2018张图像和一一对应的标注文件
标注文件格式包含两类信息:一类是基于XML的VOC标记文件;另一类是用于目标检测的YOLO标记文本文件。
标注的对象共有以下几种:
[‘Defect’, ‘Bad_Weld’, ‘Good_Weld’]
标注框的数量信息如下:(在注释或标记时通常使用英文符号,在括号内则提供标注对象的中文作为参考依据)
Defect: 1933
Bad_Weld: 1371
Good_Weld: 2342
注释:在同一个图像中可能存在多个目标元素的情况下,标注框的总数可能会超过该图像中的元素数量。
完整的数据集,包括3个文件夹和一个txt文件:

all_images文件:存储数据集的图片,截图如下:

图片大小信息:

all_txt文件夹以及classes.txt: 存放YOLO格式的txt标注文件, 其数量与图片保持一致, 每个标注文件都与一个图像一一对应.


如何详细地观看yolo格式的标准文件,请自行查找相关文档资料。简单而言,序号0代表的是classes.txt中的第0个元素位置。
如何详细地观看yolo格式的标准文件,请自行查找相关文档资料。简单而言,序号0代表的是classes.txt中的第0个元素位置。
XML文件:遵循VOC格式的XML标注文件。其数量与图片保持一致,并且每个标注文件均与其对应的图片一一对应。

标注结果:

如何详细地查看VOC格式的标准文件,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两种标注格式均可应用,在此建议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使用。
写论文参考
约4000字
基于深度学习的焊接缺陷目标检测模型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焊接缺陷;目标检测;深度学习;YOLOv8;工业检测
1 引言
焊接被视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制造工艺,其质量直接关联到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工程实践中,焊接缺陷(如裂纹、气孔及夹杂物)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技术事故,因此实现快速精准的缺陷检测至关重要.传统检测手段主要依赖超声波、X射线等无损检测技术,然而这类方法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以及对人工依赖度过高的问题.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工业检测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采用YOLOv8模型,结合专门针对焊接缺陷的数据集,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缺陷检测方案.
2 数据集与预处理
2.1 数据集构建
本文采用的焊接缺陷数据集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缺陷图像,在涉及各种材料组合、不同的焊接工艺以及典型缺陷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整理与标注。在数据集中,每张图片都配备了标有缺陷位置边界框的类别标签,并包含了裂纹、气孔以及未熔合等主要的典型缺陷类型。
2.2 数据预处理
- 标准化处理:将图像像素值调整至[0,1]范围以缓解光线变化带来的干扰。
- 数据增强技术:采用旋转、翻转、缩放以及裁剪等方法生成多样化的训练样本集从而提升模型对复杂场景的适应能力。
- 样本均衡处理:通过过采样和欠采样技术解决不同类别缺陷样本数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并优化数据分布状况。
3 模型设计
3.1 YOLOv8简介
YOLOv8被视为目标检测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它以其高性能和卓越的精度著称,并专为实时检测任务设计;其先进的网络架构通过改进特征提取与融合机制;尤其擅长处理小尺寸的目标检测问题;
3.2 模型优化
- 网络结构调整:通过优化网络结构设计,在YOLOv8框架基础上引入了CBAM注意力机制,并提升了模型对焊接缺陷特征的感知能力。
- 损失函数设计:融合了IoU损失与Focal Loss两种经典的损失函数形式,并成功缓解了样本类别不平衡问题对检测性能的负面影响。
- 迁移学习策略:采用从通用数据集(如COCO)预训练得到的模型权重作为基础,在焊接缺陷检测任务中加快了模型收敛速度。
4 实验与结果
4.1 实验设置
4.2 实验结果
在焊接缺陷目标检测任务中,本文提出的方法取得了以下结果:
- 在mAP@0.5时表现优异(达89.7%),显著高于同类传统方法如Faster R-CNN和SSD。
- 检测速度达45帧每秒(fps),充分满足工业领域的实时性要求。
- 对面积占图像比例小于1%的小目标缺陷的召回率得到明显提高。
4.3 结果分析
数据增强技术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各种光照条件和复杂环境下的干扰下表现尤为突出。
注意力机制提升了对裂纹等不明显缺陷的识别效果,在特定领域的应用中表现优异。
通过优化损失函数降低了检测中的误检率和漏检率,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确保了全面覆盖。
5 讨论
5.1 方法优势
YOLOv8模型引入了一种高效的端到端检测框架,在工业生产中显著降低了焊接缺陷的检出难度
5.2 局限性
- 数据集规模较小, 影响了模型在复杂场景下的性能水平。
- 针对边界模糊或相互重叠的缺陷, 检测性能仍有改进余地。
5.3 未来展望
- 采用多种先进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与超声图像)对检测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并进一步提升其准确率。
- 研究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物体检测方案,并致力于优化模型在远距离目标识别方面的性能。
- 设计高效轻量化的检测模型,并以适应边缘计算平台下的实时性要求。
6 结论
该研究以YOLOv8模型为基础,在焊接缺陷检测领域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的目标识别方案。借助数据增强技术、网络优化策略以及迁移学习方法的应用,在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准确性。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焊接缺陷检测任务中该方案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于不断扩展数据集规模并提升模型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之上持续促进焊接缺陷自动化的智能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