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实践进阶——定位
文章目录
- 无人驾驶实践进阶——定位
-
-
技术入门
-
基础知识
-
- 定位技术
- 常用坐标系:
-
Apollo定位技术
-
-
- GNSS定位
-
-
激光点云定位
-
视觉定位
-
惯性导航
-
组合导航
-
Project与论文:
-
无人驾驶实践进阶——定位
技术入门
定义:相对某一个坐标系,确定无人车的位置和姿态

位置和姿态分别的三个自由度:

无人车自定位系统定位内容:
另外需要对输出结果加入置信度

指标要求:
主要有精度、鲁棒性和场景

定位系统的意义:
结合自动驾驶地图提供静态环境感知

提供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等信息用于路线规划以及车辆控制

定位的方法:
基于电子信号定位、航迹推算与环境特征匹配

基础知识
定位技术
差分定位(载波相位差分):
定位精度小于5厘米
优缺点:

激光定位:
通过预存的2D地图进行匹配定位

视觉定位:
基于特征点的定位

惯性导航: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
惯性导航(高频)、GPS、激光点云、视觉定位(低频)等的融合

三位几何变换:
坐标系类型:
目前多数为右手坐标系

二维旋转:
通过二维旋转矩阵实现

三维旋转:
通过X、Y、Z分别进行二维旋转

复合得到三维旋转矩阵
用于计算而不适合用于优化

欧拉角与四元数:
用于优化中

三维平移:

刚体的位置和朝向:
常用坐标系:
ECI:

ECEF:

当地水平坐标系:

UTM坐标系:

车体坐标系:

IMU坐标系:

激光雷达坐标系:

总结:
各坐标系间为旋转关系

Apollo定位技术
百度的自动驾驶汽车:
探路者:用于探索新的方向,传感器昂贵,雨天、林荫路、立交桥洞
“阿波龙”微循环车:较为便宜的传感器,低成本、林荫路
“新石器”物流车:非常便宜的传感器,低成本、低速

GNSS定位
基本原理:

最少三颗卫星,一般四颗,多出一颗用于排除误差

GPS误差来源:

精度5-10m
载波定位:
RTK载波定位:
利用基站消除误差,分为RTK和PPP技术

PPP载波定位:

总结:

目前应用较广的为RTK技术
GNSS作用:
GPS授时、高精地图制图、在线定位

激光点云定位
激光点云定位算法:
主要分为两个模块:图像对齐与SSD-HF

定位地图的格式:

一种激光点云定位的方法:

一种航向角优化的方法:

自适应融合匹配:

匹配效果对比:

视觉定位
定位特征对象及特点:

视觉定位算法流程:


在线特征检测:

特征匹配定位:

惯性导航
概述:

IMU:

初始对准:

不同等级IMU对准方式的不同:

惯导解算:

组合导航
概述:

系统融合框图:

Project与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