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控制(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
发布时间
阅读量:
阅读量

ACL中反掩码用于确定数据包的接收范围;而正掩码则用于判断数据包的目的网络段(即网络位)。系统会根据这些配置参数来匹配并处理相应的数据报文。在IP地址排序规则中,默认情况下会按照IP地址序列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匹配;而自动排序则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策略,并基于最长掩码进行优先级排序。IP前缀配置仅限于路由信息处理。相关命令如下:
ip ip-prefix test index 10 permit 10.0.0.0 16 greater-equal 24 less-equal 28 //前缀要求16位,掩码大于等于24位,小于等于28位
ip ip-prefix test index 10 permit 10.0.0.0 16 //前缀和掩码相同
该段代码中规定了IP地址的相关参数设置:其中ip指定了主接口名称;ip-prefix定义了子接口的前缀标识;test index 10 permit指定了允许通过测试的索引为10;而16 greater-equal 24则明确了子接口必须满足的条件:掩码长度至少为24位
ip ip-prefix test index 10 permit 10.0.0.0 16 less-equal 28 //前缀要求16位,掩码小于等于28
该段文字描述了网络设备中的路由策略配置过程及其相关功能。具体来说:
- 首先介绍了基础配置项及其作用机制
- 描述了不同层级的政策制定过程
- 简述了基于IP地址和特定访问权限的数据包转发规则
- 阐述了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的输入输出端口权限管理机制
- 最后提到了针对特定接口实现的数据包转发控制功能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