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数字货币的匿名性研究》
发布时间
阅读量:
阅读量
本文是一篇综述性文献,在介绍中心化数字货币、去中心化数字货币以及法定货币这三者的相关内容时,并对其技术实现方式及其优劣势对比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重点分析了数字货币在匿名性方面的特性
文献提炼
数字货币
-
私人数字货币
- 中心化数字货币
- 去中心化数字货币
-
法定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应用和性质
数字货币的应用和性质要满足
- 无法重复使用的交易:双花交易
- 匿名性特征:通过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
- 不可伪造性的保障措施:通过验真技术验证真实性
- 可传递性的实现机制:通过避免第三方介入确保财产安全
- 支持细分子金额和组合支付功能的设计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精确找零与灵活支付方式
私人货币
中心化数字货币
Juels系统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其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构建, 这种引入导致了第三方可信度对数字货币匿名性的影响. 通过使用盲签名和可扩展签名的方法进行身份认证,Catastrophe及其合作伙伴Foteini成功地实现了对中心化数字货币追踪能力的有效削弱. 然而, 中央集权式的数字货币体系普遍面临货币无法实现传递、分割以及聚合等问题, 从而限制了其在大规模交易中的应用. 文中存在一个矛盾点, 即可控匿名性的引入会导致部分隐私被牺牲, 而完全匿名则可能削弱打击洗钱等犯罪活动的能力.
去中心化数字货币
对于此类货币,衡量评价标准其匿名性,需要引入
- 筿护性:在使用数字货币时无需实名验证。
- 不可追踪属性:敌手难以识别并关联同一用户的多个地址之间的交易关系。
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技术首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在隐私保护方面仅具有假名属性而不具备不可追踪的能力。门罗币通过更换签名并使用一次性随机地址的技术基础实现;Zerocoin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而Zerocash则利用zk-SNARKs技术对现有比特币进行增强以提升其匿名能力,并使系统同时获得不可追踪的能力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基于国家信用作为支撑。
由此可知, 国家银行可以作为数字货币的发行管理方, 即是第三方机构, 具有可控匿名性。
正是由于私人货币缺乏支撑, 才更加注重其匿名性.
参考文献
付烁.徐海霞.李佩丽.马添军.数字货币的匿名性研究.计算机学报.2019.5.Vol.42.No.5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