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图像特征提取:解读图像的视觉特征

阅读量:

1. 背景介绍

1.1 图像特征提取的意义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图像特征提取作为图像分析与理解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的图像特征指的是能够在描述其内容、结构以及纹理等方面提供有效信息的视觉属性。这些特征则可用于多种多样的计算机视觉应用。

  • 图像分类: 基于图像特征对图片进行分类。
  • 目标检测: 对图片中的特定目标及其位置进行检测。
  • 图像检索: 基于图片的特征搜索与检索相似的图片。
  • 图像分割: 将图片分割成不同区域, 每个区域代表不同的对象或部分。

1.2 图像特征的类型

图像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

  • 基础特征: 刻画图像的基本视觉特性, 包括色调, 构造, 边界等方面.
  • 中间层次的特征: 基于低级视觉属性的组合, 如形态, 边缘, 顶点等方面.
  • 高级视觉信息: 反映图像的语义内容, 包括物体类别, 场景布局等方面.

1.3 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传统图像特征提取方式主要依赖人工设计的图像特性(如SIFT、HOG、LBP等)。近年来,在深度学习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逐渐成为主流的方法。这些模型能够自主提取多层次抽象表征,并具备了更为强大的表征能力。

2. 核心概念与联系

2.1 颜色特征

颜色特征构成了图像核心的视觉信息。它具体表征了图像中像素颜色的分布情况。常用的颜色特征包括:

  • 颜色直方图:用于计算图像中各色彩素出现的分布情况。
    • 颜色矩:表征图像颜色的特性参数,具体包括均值、方差和偏度等特征参数。
    • 颜色相关图:具体涉及色彩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2.2 纹理特征

纹理特征表征了数字图像中像素点在空间中的分布模式,它表征了图像的表面结构和视觉感知特性.常见的纹理特征包括:

  • 灰度共生矩阵 (GLCM): 该方法通过灰度共生矩阵(GLCM)来描述图像中不同灰度值像素的位置关系及其分布情况。
  • 局部二值模式 (LBP): 该方法利用局部二值模式(LBP)表征图像中像素与其邻域像素之间存在的二值关系。
  • Gabor 滤波器: 该方法通过Gabor滤波器来模仿人类视觉系统对纹理的感知机制,并提取图像中的纹理方向和频率信息。

2.3 形状特征

形状特征表征了图像中对象的轮廓、边界以及几何形状。常用的形状特征包括:

  • 边缘检测: 提取图像中的边缘信息及其轮廓特征。
  • 角点检测: 定位图像中的角点,并将这些关键特征作为图像分析中的重要参考。
  • 形状描述符: 如傅里叶描述符和Hu矩等技术,则主要用于刻画物体形状的特性。

2.4 空间关系特征

空间关系特征表征了图像中各物体或区域间的相对位置。常见用于表征图像空间关系的特征类型有:

  • 方位描述: 该方法能够说明两对象间的具体方位, 如邻近或相距较远等特征特性.
    • 间距说明: 可以明确两对象间的具体间距, 包括近远程度等关键指标.
    • 朝向分析: 能够确定两对象间的具体朝向关系, 如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等核心要素.

3. 核心算法原理具体操作步骤

3.1 SIFT 算法

该算法作为视觉数据分析中的重要工具,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SIFT算子通过多尺度分析的方法自动检测关键点,并结合方向选择机制实现对目标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鲁棒匹配能力。具体而言,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光线强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图像质量出现差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特征提取方法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 多分辨率极值检测算法: 首先构建图像的空间尺度金字塔,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分辨率下的局部位置检测。
  2. 关键节点定位技术: 精确且可靠地定位目标节点的位置参数,并通过后续处理剔除那些定位结果不可靠或异常的关键节点。
  3. 主方向赋定向量方法: 对每个目标节点进行主方向的赋定向量分配操作,以实现目标节点特征信息的方向性增强。
  4. 各向异性滤波器特征提取法: 通过计算并统计各向异性滤波器在目标区域内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从而获得更加具有区分度的目标节点描述符。

3.2 HOG 算法

梯度方向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 HOG)是一种用于从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的关键技术。该方法通过分析和描述图像边缘的方向变化来捕捉纹理信息,并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等领域。
其具体的实现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将输入图像划分为若干区域;
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梯度向量的计算,并统计其方向分布情况;
最后通过累积统计各区域的梯度方向频率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终生成完整的HOG特征向量描述。

  1. 梯度计算: 执行输入图像的空间变化程度和方向信息的计算过程。
  2. 方向梯度直方图统计: 将输入图像分割为大小一致的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域内构建其对应的梯度方向分布特性。
  3. 块归一化: 对多个相邻的小区域组成若干块,并对其内部的梯度直方图进行归一化处理。

3.3 CNN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缩写为CNN)是一种高效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分析领域表现尤为出色。该系统能够通过多级特征提取机制自主识别图像的各种层次信息,并在复杂场景下准确捕捉关键细节特征。CNN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自适应学习能力以及对空间关系的敏感度,在视觉任务中展现出卓越性能。

  1. 卷积层: 通过卷积核对输入图像执行卷积操作,并从中获取图像的局部特征信息。
  2. 池化层: 将卷积层产生的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并在降低特征维度的同时增强其稳定性。
  3. 全连接层: 将池化后的特征传递至全连接层,并用于完成目标识别任务或回归分析。

4. 数学模型和公式详细讲解举例说明

4.1 颜色直方图

在图像处理领域中,颜色直方图被定义为一种用于描述不同颜色频次分布的统计工具。在数字图像处理中,默认情况下我们假设一个数字图像由 N 个像素组成,并且每个像素的颜色值都可以通过一个三维向量 (R, G, B) 来表示其中红绿蓝三色通道的具体数值分别为 RGB。基于此基础之上,在概率论与统计学框架下我们可以将其频次分布可以用一个 K 维向量 h = (h_1, h_2, ..., h_K)来表示其中变量 K 代表经过色彩量化处理后的色彩种类总数而变量 h_i 则对应于第i种色彩出现的概率值或者频率数值。具体而言,在概率论与统计学框架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进行详细推导:

其中

举例说明:

假设有 1100 \times 100 的彩色图像,并将其颜色进行量化处理以获得 256 种不同的颜色。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的颜色直方图实际上就是一种 256 维的概率分布向量,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元素都代表了对应特定色彩在整个图像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例如,在该图像中若某像素点对应的颜色编号为 c=8(即黑色),并且其在整个图像中共出现了 N_c = 17 次,则该位置的颜色频率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h_8 = \frac{N_c}{W \times H} = \frac{17}{(10^4)} = 4.25 \times 1e^{-3}

4.2 灰度共生矩阵

Grayscale Co-occurrence Matrix (GLCM) 被定义为表征图像中像素空间关系的一种工具。其基本假设是:我们定义一个包含 N 个像素的图像,并将每个像素被赋予一个灰度值标记为 g_i。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量化相邻区域之间的视觉特性变化程度。其大小为 G \times G 的二维数组其中变量 G 代表可能的不同灰度级别数量。数组元素 P(i,j | d,\theta) 则记录了在距离距离方向上出现次数及其概率分布情况。这种统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区域间的对比、亮度和纹理特征进而成为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d_{pq} 代表像素 pq 之间的间距,
\theta_{pq} 代表像素 pq 之间的朝向,
N(d, \theta) 代表距离为 d、方向为 \theta 的像素对的数量。

举例说明:

考虑一张尺寸为 100 \times 100 的灰度图像其灰度级数设定为 256 级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几何对齐矩阵(GLCM)是一种常用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4.3 卷积操作

作为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卷积操作通过应用预设的滤波器(即卷 convolution核)到输入图像上实现卷 convolution运算。从而有效提取图像的空间局部特征。假设输入图像为 I,其中每个位置对应一个数值;而滤波器则由参数矩阵 K 表示。经过计算得到输出矩阵 O 的每一个元素值都是通过特定公式结合输入与滤波器参数计算得出的结果。具体而言,在二维空间中这一过程可表示为以下数学表达式:

其中,MN 分别表示卷积核的高度和宽度。

举例说明:

假设输入图像是一个 5 \times 5 的矩阵,卷积核是一个 3 \times 3 的矩阵:

卷积操作的输出是一个 3 \times 3 的矩阵:

5. 项目实践:代码实例和详细解释说明

5.1 使用 OpenCV 提取 SIFT 特征

复制代码
    import cv2
    
    # 读取图像
    img = cv2.imread('image.jpg')
    
    # 创建 SIFT 对象
    sift = cv2.SIFT_create()
    
    # 检测关键点和计算描述符
    kp, des = sift.detectAndCompute(img, None)
    
    # 绘制关键点
    img_kp = cv2.drawKeypoints(img, kp, None)
    
    # 显示结果
    cv2.imshow('SIFT Keypoints', img_kp)
    cv2.waitKey(0)
    
      
      
      
      
      
      
      
      
      
      
      
      
      
      
      
      
    
    代码解读

代码解释:

  • cv2.imread() 该函数被用来读取图像文件。
    • cv2.SIFT_create() 此函数的作用是生成SIFT特征向量。
    • sift.detectAndCompute() 该方法负责提取图像的关键点并计算它们的描述符。
    • cv2.drawKeypoints() 此函数的功能是将图像中的关键点进行可视化标记。
    • cv2.imshow() 该函数常用于在终端窗口中显示数字图像。
    • cv2.waitKey(0) 此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在程序暂停时等待用户输入按键信号。

5.2 使用 scikit-image 提取 HOG 特征

复制代码
    from skimage.feature import hog
    from skimage import data, exposure
    
    # 读取图像
    img = data.astronaut()
    
    # 提取 HOG 特征
    fd, hog_image = hog(img, orientations=8, pixels_per_cell=(16, 16),
                    cells_per_block=(1, 1), visualize=True, channel_axis=-1)
    
    # 调整 HOG 图像的对比度
    hog_image_rescaled = exposure.rescale_intensity(hog_image, in_range=(0, 10))
    
    # 显示结果
    fig, (ax1, ax2) = plt.subplots(1, 2, figsize=(8, 4), sharex=True, sharey=True)
    
    ax1.axis('off')
    ax1.imshow(img, cmap=plt.cm.gray)
    ax1.set_title('Input image')
    
    # Rescale histogram for better visualization
    hog_image_rescaled = exposure.rescale_intensity(hog_image, in_range=(0, 10))
    
    ax2.axis('off')
    ax2.imshow(hog_image_rescaled, cmap=plt.cm.gray)
    ax2.set_title('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
    plt.show()
    
      
      
      
      
      
      
      
      
      
      
      
      
      
      
      
      
      
      
      
      
      
      
      
      
      
      
    
    代码解读

代码解释:

  • skimage.feature.hog() 函数负责计算图像中的边缘梯度方向特征。
  • skimage.data.astronaut() 模块负责获取 astronaut 示例图像。
  • skimage.exposure.rescale_intensity() 函数负责调节 HOG 特征图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对比度。
  • matplotlib 模块负责绘制图像数据。

5.3 使用 TensorFlow 提取 CNN 特征

复制代码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加载预训练的 CNN 模型
    model = tf.keras.applications.VGG16(weights='imagenet', include_top=False)
    
    # 读取图像
    img = tf.keras.preprocessing.image.load_img('image.jpg', target_size=(224, 224))
    img_array = tf.keras.preprocessing.image.img_to_array(img)
    img_array = tf.expand_dims(img_array, axis=0)
    
    # 提取 CNN 特征
    features = model.predict(img_array)
    
    # 打印特征形状
    print(features.shape)
    
      
      
      
      
      
      
      
      
      
      
      
      
      
      
    
    代码解读

代码解释:

  • tf.keras.applications.VGG16 是一个导入预训练 VGG16 模型的方法。
  • tf.keras.preprocessing.image.load_img 是一个导入图像文件的方法。
  • tf.keras.preprocessing.image.img_to_array 将图像数据转换为 NumPy 数组。
  • tf.expand_dims 是一个在张量中增加单个维度的操作。
  • 通过调用 model.predict 方法可以在模型上提取卷积神经网络特征。

6. 实际应用场景

6.1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脸特征实现身份识别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人脸识别系统主要采用CNN模型来获取人脸的关键特征信息,并在之后的过程中对该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过程以完成人物身份的识别任务。

6.2 目标检测

目标检测旨在识别图像中的特定目标及其位置。目标检测算法主要依赖于CNN模型来获取图像特征,并通过分类器对特征进行识别以确定目标类别。

6.3 图像检索

图像检索涉及利用图像特征进行搜索和查询以找到相似的图片。在处理过程中系统通常会首先通过CNN模型提取出图片的特征信息随后通过相似性度量算法评估查询图片与其他数据库中图片之间的匹配程度最终完成相关图片的检索任务

6.4 医学图像分析

医学图像分析是指研究医学图像的特征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医学图像分析的方法通常利用基于CNN模型来识别可能的病变区域并提取相应的特征信息随后通过分类器或回归器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征信息以实现对疾病状态的准确判定预测其发展轨迹等。

7. 工具和资源推荐

7.1 OpenCV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是一个基于开放源代码的计算机视觉框架。该库集成了多样化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并涵盖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以及图像分割等多种功能。

7.2 scikit-image

scikit-image 作为一个以Python语言开发的图像处理库;该库包含多种图像处理算法;在特征提取、图像分割以及形态学操作等方面均有应用。

7.3 TensorFlow

TensorFlow 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机器学习平台开发而成。它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深度学习模型与工具,并且能够被有效地应用于多种实际场景。主要应用于图像特征提取分析、目标检测识别以及图像分类等多种场景。

7.4 PyTorch

PyTorch is an open-source platform designed for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It provides flexible deep learning frameworks and tools that enable implementations in areas such as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object detection, and image classification.

8. 总结: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8.1 未来发展趋势

  • 越来越强的特征表达能力: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态势日益明显增强,在CNN模型中不断展现出更高的特征表征能力。
    • 多模态信息整合: 通过将图像特性和其他类型信息(如文本描述、语音数据等)实现融合整合,在获取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视觉任务效能。
    • 低复杂度特征提取: 在移动终端设备及嵌入式系统应用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在满足低能耗与低时延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凸显出轻量化特征求索算法作为研究重点方向。

8.2 挑战

  • 特征可解释性: 深度学习模型生成的特征往往难以被用户理解和分析;这些特征通常难以提供明确的意义关联。
  • 数据依赖性: 深度学习模型的表现高度依赖于充足规模的训练数据集;在缺少足够数量的数据时;其性能表现会受到显著影响。
  • 对抗攻击: 深度学习模型在面对对抗攻击时非常容易遭受影响;攻击者仅需通过施加微小的变化就能误导模型做出错误预测。

9. 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

9.1 什么是特征向量?

特征向量是一种用于表征事物的数值向量,在其结构中能够囊括事物的各种特征信息。举个例子来说,在一张人脸图像中提取出的人脸特征可以通过其对应的二维矩阵来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该图像所具有的几何属性以及色调分布情况等关键要素。

9.2 什么是特征空间?

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存在一种称为"特征空间"的概念,它是基于一组称为"特征向量"的元素构建而成的高维空间集合,其中每一个维度轴线都对应着一个特定属性或指标。如二维案例所示,在该模型中通常涉及两个主要因素或变量,例如颜色、纹理等基本属性参数。

9.3 什么是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指从原始特征集合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