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学术会议征稿】第四届机械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AEIE 2024)

阅读量:

第四届机械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AEIE 2024)

The 2024 4th Int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Automation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主办单位为安徽 university,
联合承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技术 university电气电子 engineering学院以及安徽省人机交互系统及智能装备 engineering研究实验室,
第四届机械自动化与电子信息 engineering国际学术会议MAEIE 2024由中国科学技术 university电气电子 engineering学院等多所高校协办于安徽省合肥市于

大会致力于搭建一个涵盖基础与前沿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在学科发展与产业创新之间架起桥梁

大会诚挚地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和相关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参与本次会议。会议期间不仅能够听取国内外知名专家 delivered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且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 face-to-face 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 [www.maeie.org

icon-default.png?t=N7T8

https://ais.cn/u/f67JB3](https://ais.cn/u/f67JB3 "www.maeie.org")大会时间:2024年10月18-20日

大会地点:中国·合肥

收录检索:EI, Scopus

录用通知:投稿后约3~8天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logo.png

|
|---|---|
|承办单位|

image.png
image.png

|
|支持单位|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

会议嘉宾

主讲嘉宾

|

ChenIM-2012-newphoto-s.jpg
I-Ming Chen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Chen, I-Ming教授在1986年于国立台湾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分别在1989和1994年于加州理工学院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教授,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期刊主编。2013年至2017年,他担任NTU机器人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他也是国家研究基金机器人工作组2014的成员之一,该工作组负责新加坡未来机器人技术的战略研发计划的规划。Chen 教授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会士Fellow,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 (ICRA 2017,新加坡)的大会总主席。Chen 教授的研究包括物流和建筑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与工业自动化。他联合创办了致力于建筑机器人的Transforma Robotics公司,以及开发物流和制造业机器人和AI解决方案的Hand Plus Robotics公司。
1706499614798.jpg

杨桂林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兼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机械电子技术与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精密电磁驱动装置设计与应用、柔性微纳操作机器人开发、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创新以及绳式驱动机器人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主要研究领域涵盖精密电磁驱动装置设计与应用研究;柔性微纳操作机器人开发创新;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及其应用探索;绳式驱动机器人优化设计与性能提升;以及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提升等前沿课题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子课题;完成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行动课题等多个层次的研究项目

image.png
image.png

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级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担任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及机器人研究所负责人,并在"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级的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承担副主任委员一职。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刚柔耦合智能机器人理论与技术以及智能制造系统控制自动化等方向。作为项目的主导方,在此领域内他成功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1项,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此外他还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863计划项目共计10余项研究工作。在知识产权方面他拥有6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以及2件国外发明专利;并获得了包括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荣誉;同时他还是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如《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 Systems》的编委成员

image.png

吴新宇 研究员

吴新宇 研究员

陈文杰 施乐教授

陈文杰 施乐教授

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机械自动化 数控技术和数控系统;智能制造技术;测试技术和故障排除;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控制工程;成型制造与自动化;光电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流体机械及工程;车辆与运载;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技术;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械工程;工厂建模与自动化;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系统;人机交互和机电工程等
电子信息工程 微波技术与天线;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图像处理;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电路与系统;智能仪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通信和信息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并行和分布式计算;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驱动;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电子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半导体器件;微处理机;光子技术;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信息处理;测量和测试技术和仪器等

论文出版

本次会议的所有投稿均需由2至3名组委会专家进行审查。经由上述严格审查后,所有录用的文章将被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进行检索。

image.png
image.png

依照会议指定的论文格式完成排版工作,并确保至少提交4页内容。为确保学术原创性,请避免在其他平台或渠道正式发表该文章。

◆会议论文模板见官网。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

投稿须知

这篇英文稿件是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文章,并应在学术上有创新性或实用性,在国际知名期刊或会议上已获得认可的情况下才能投稿。对于已发表过的文章作者而言,则需提交完整的文章供同行评审;而对于未在正式场合发表过的作者,则只需提交摘要即可。

作者可利用CrossCheck、Turnitin等查重系统进行查重操作;否则的话,则会因文章重复率过高导致稿件被拒绝,并对此负有责任。如果论文存在抄袭行为,则无法出版,并将在会议官方主页上公布。

3、论文需按照会议官网的模板排版,不得少于4页。

参会方式

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参会

1、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2、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3、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