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

阅读量: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一维DFT

文献1第4章中的相关论述分别阐述了单变量的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其反变换IDFT。

有时候,前边的系数\frac{1}{M}会发生变化,但其乘积仍然为,常见的情况如下:

在此,我们可以以第一组变换对为主来记忆 DFT

二维DFT

同时,文献2中接着给出了式**(4.2.16)** 和式**(4.2.17)** 所示的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反变换:

\text{其中} u=0,1,2,…,M-1; v=0,1,2…,N-1

其中

离散余弦变换DCT

参考文献3和文献4指出,离散余弦变换具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其中最常用的是DCT-II类型

一维DCT

在文献5的第9章中,在条公式(9.2.1)和条公式(9.2.2)处分别对一维离散余弦变换及其反变换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内容所述如下所述

其中,系数 a(u)的表达式为:

然而,在如 MATLAB 这样的软件中,矩阵下标通常采用从1而非0开始的方式进行编号。这表明,在 MATLAB 中该公式会被重新表述为:

其中,系数 w(k)的表达式为:

二维DCT

在文献6的第九章中**(9.2.4)** 和**(9.2.5)** 式又分别提出了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及其逆变换的具体内容,请参考以下详细说明

\text{其中}u=0,1,2,…,M-1;v=0,1,2,…,N-1

\text{其中}x=0,1,2,…y=0,1,2,…;与原文相比存在细微的差别(我们将其中一个变量N更换为M),该文献未明确给出其系数的具体形式,但我们可以依据以下一系列变换推导出相应的系数表达式。接着,在 MATLAB 环境中将其表示为以下公式:

C(k,l)=\frac{1}{2}(-1)^{k/2}(-1)^{l/2}\left[\cos\left(\frac{\pi k(2x+1)}{2M}\right)+\cos\left(\frac{\pi l(2y+1)}{2N}\right)\right]

其中,系数 \alpha_p\alpha_q的表达式分别为:

参考文献


Rafael C. Gonzalez与Richard E. Woods合著的《Digital Image Processing》一书已出版第二版,并由阮秋琦等学者负责翻译;可参考维基百科关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相关介绍:Wikipedia: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例如,在图像工程领域中,《图像处理》(第三版)由章毓晋教授编写并出版。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