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及论文摘要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文摘要的
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认识或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种学术研究成果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得授予学位。
二.学位论文各部分书写的一般格式
1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能够体现论文核心内容的标题应具备凝练、准确且具有吸引力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标题长度不应超过20个字
摘要部分通常位于论文的第一页,并要求内容提要约300至400字之间。该段需概述本文的研究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结论。特别强调本文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或新的洞见,并要求语言简练且表达准确。于该页下一行单独列出关键词(最多5个)。
(3) 英文提要在论文第一页,并需包含标题;其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下方一行应列出关键词(最多5个);硕士学位论文无需包含英文摘要
(4)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当前本领域内外的研究进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旨在解决当前技术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难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6) 正文:构成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及其选题特点,往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结论部分应当力求清晰简洁地呈现研究的核心内容,并确保其创新性及其在本领域内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充分阐述。同时,在具体论述时充分说明并明确地区分个人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者的贡献。
(8) 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
[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目录:包含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等内容以及辅助性数学工具等资料项。此外还包含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内容。这些资料项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仅供一般读者阅读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专家同行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另一类是供本领域专家参考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细节内容
摘要是整篇学位论文的一个浓缩版,在不遗漏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最好能体现出研究的核心创新点及其重要意义。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并且通俗易懂。避免过多使用数学公式推导以及外文符号。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控制在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摘要需包含中英文版本各一份,并控制在500字左右。具体格式上,在英文题目下第一行应注明研究生姓名,在其后使用括号列出专业名称,并确保中英文版本的准确性。其后一行应标明导师姓名,并采用Directed by的格式。
3 .论文封面的书写:封面由研究生部统一印刷,封面必须打印,不得手写。
分类号:可以不填写
密级:由学生和导师商定,分为:公开,内部,秘密,绝密,机密
指导教师身份及其职称:基于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安排,确定指导教师(或经研究生部审核后可能进行调整)的相关信息。副导师则以第二位指导教师的身份出现。
申请学位:填写工学(管理学、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名称)硕士
学科类别填写"工学"、"管理学"、"理学"或其他相应的门类;专业类别填写招生阶段确定的专业类别;研究生部允许更改的专业类别需填写更改后的专业类别;具体名称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approve》
学位论文摘要必须经导师认真审阅并签名后,方可送往有研究生部。
三、学位论文及论文摘要的书写、装订要求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需符合规范格式的手工撰写或电子打印要求。其封面应当采用学校统一设计印刷的标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封面,并需准确无误地填录各项内容。其中校内导师应在提交前签署同意意见;如需变动导师信息,则需按照学校规定流程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方能更改。
在撰写学术研究中应当注意格式规范。在完成初稿后应当对稿件进行仔细校对并确保其内容完整准确。完成初稿后稿件应当按照指定版心大小进行装订以符合标准要求。所有提交的研究报告都必须采用符合学校统一规定的书写材料其中对于研究生而言则必须使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位论文用纸"并使用尺寸为185毫米乘以265毫米的标准纸张作为正文部分。对于学位论文摘要部分则需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使用特定类型的标题页即"学位论文字摘第一页专用页"并按照该页的标准尺寸进行排版以便于后续的装订与提交工作。具体来说研究者可以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标准格式文件或者按照模板来准备所需的文件内容以确保最终提交文档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2 .论文及其摘要,在书写规范性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具体表现为:书写要工整清晰、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规范。在内容质量方面,则要求作者需准确把握文章结构脉络,在行文上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对于存在以下问题的稿件:文章层次不够清晰易懂(即存在较多逻辑跳跃现象)、存在较多错别字问题(需要认真校对订正)、表述不够通顺连贯(即句子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书写潦草的稿件(即书写质量不佳),均需重新提交修改。
3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连续编码(可按章号分段)。图表项及其标识应放置于图形下方;表格标题及其编号应放置于表格上方;数学公式的编排格式统一采用左括号包裹并列于等式右侧行尾位置,并避免使用虚线连接。具体要求如下:
图形编号:报考曲线相关图表。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分节排序编码(例如编号如1.3、2.5这样的形式)。每幅图形应附有清晰准确的图表标题,并将其编号置于图形下方左侧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坐标轴标注符号及缩略词须与正文中的描述保持一致
表格:包含分类项与数据。通常要求将分类项按顺序水平排列,并将数据垂直排列于各列。在水平排列的分类项中必须标明相应的符号或单位标注;为了避免混淆,在垂直排列的数据栏中不应使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表述方式,默认应填写具体数值或文字说明。表格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注脚形式表示(如图2-5、图10-3),每张图表均需附有简明扼要的标题,并将其编号置于图表上方左侧位置
正文中的数学公式必须按照以下规则进行排序和编号:
- 每个公式的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分节标注(例如:式(3-32)、式(6-51))。
- 长而复杂的数学表达式应当单独居中排列,并且在运算符符号(如+,-,×,÷,>,=)处换行。
- 所有公式的序号均位于其最后一行,并置于该行最右侧位置(当连续多行表达时,则应标注于最后一行为止)。
- 运算符等符号使用罗马字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