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研究(一)怎么选题
又到了秋末冬初的一年一度开题答辩季节,在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许多同学已经明确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并着手开展相关工作。然而部分同学在选题阶段仍存在困惑,在与导师沟通时往往难以准确阐述自己的研究思路。那么,在选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以数据驱动的研究主题开始分析,逐步的细化
研究论文的选题方向 (不限于实证研究、模型研究以及其他管理经济类研究等)
从宏观层面的环境分析(包括国家发展战略与十四五规划等维度)出发,则可将其转化为反映社会现状及其表现形式的科学问题规范与凝练阶段。这一过程涉及对企业的行为特征进行系统性地界定与分类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其理论基础支撑体系,并最终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展开深入探讨。
在综合上述政策和时事基础上,作出如下分析:
(1)数据在运营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2)数据驱动决策的机制是什么?
(3)数据驱动决策的方法是什么?
(4)哪些行业可以作为案例进行数据驱动研究?
研究者在确定数据来源时需权衡使用真实数据(基于数据挖掘/行业统计数据)还是虚拟模拟的数据(这可能涉及鲁棒性优化与随机系统建模)。
数据用于应对的是什么?不确定性;而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包括Stochastic Programming (SP)、fuzzy programming (FP)、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ing (CCP)以及Robust Optimization (RO)这几种方法。为此类问题的数据构建均需与不确定性相结合;针对这些不确定性的求解模型如何构建以及如何求解的问题。
在开始深入研究之前, 应重点关注各个关键领域, 如霍宝锋教授先前对3PL(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及供应链整合的研究, 并明确各相关领域的关联性, 最终归纳出整体的核心方向.
其次,在分析主题相关的影响因子时,请识别出可能影响主题的相关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并基于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模型框架
再次强调,在学术研究中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我们深入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并通过主流经济学理论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具体而言,在研究路径上通常可以从以下多维度展开:组织能力视角、交易成本经济性视角、分类学视角、扩展资源基础观、全球性探究、人与组织间关系维度、社会传播与学习框架以及跨层析分析法等。
最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多种高阶计量经济学方法,并具体包括 moderational framework、taxonomic viewpoint、data-mining techniques 和 contingent and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es。
整个数据处理流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算法构建三个主要环节。相较于传统统计方法而言,在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中更加注重从海量数据分析中挖掘其独特的特征,并通过模拟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来揭示其内在规律性。研究的重点则在于挖掘海量数据分析中的特征。通常情况下,研究者无法用明确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此外,在优化目标方面也并非总是明确无误。
Data-driven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但是总的应用分类分为主要:
(1)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通过数据分析来描绘现象(Data Analysis)是商业运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大数时代精准营销中,“大数据杀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与此同时,“消费者在线评论情感分析”也成为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的重要工具。利用关联算法建立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模型(Causality Relationship Model),有助于企业在营销策略制定上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例如,“尿布与啤酒”这一经典案例就很好地展示了数据分析在商业决策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从数据中提取多样化的典型视角(Perspective),企业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市场动态与消费者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下(如用户满意度、线上评论分析等),对应的数据类型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分析用户满意度的情况下(即现在较为广泛的研究线上评论数据),这将涉及到文本挖掘过程(即情感分析与分词技术)。其中相关于这些过程的数据就需要运用情感词汇识别以及分词提取等技术手段;而如果我主要关注运营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则所涉及的数据通常是非语言类的信息(即非语言型数据分析)。因此,在这方面相关的研究则无需涉及。
(2)预测性分析(predictive analysis):
基于大量数据的预测研究主要关注未来价格走势市场分析预测等方面需要利用大量已知数据来推估未知数据的情况与时间序列分析这类计量模型具有相似特征
(3)决策性分析(Decision analysis):
类似于博弈论的方法,在方法论上存在差异。它主要通过从数据分析入手,在某一类行业的固有特征基础上深入挖掘其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定价、库存优化、供应链系统设计等模型。即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模型来支持决策制定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