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Python基础知识-pycharm版 第7节

阅读量:

Python基础知识-pycharm版 第7节

  • 083.嵌套函数(内部函数)_数据隐藏
  • 084.nonlocal_global
  • 085.LEGB规则
  • 086.(第6章(1) 面向对象初步)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区别_执行者思维_设计者思维
  • 087.对象的进化故事
  • 088.类的定义_类和对象的关系
  • 089.构造函数 __ init __
  • 090.实例属性_内存分析
  • 091.实例方法_内存分析方法调用过程_dir()_isinstance
  • 092.类对象
  • 093.类属性_内存分析创建类和对象的底层
  • 094.类方法_静态方法_内存分析图示
  • 095.__ del __()析构方法和垃圾回收机制
  • 096.__ call __()方法和可调用对象

083.嵌套函数(内部函数)_数据隐藏

嵌套函数: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程序中,f2()就是定义在f1 函数内部的函数。f2()的定义和调用都在 f1()函数内部。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嵌套函数?

  1. 封装 - 数据隐藏
    外部无法访问“嵌套函数”。

  2. 贯彻 DRY(Don’t Repeat Yourself) 原则
    嵌套函数,可以让我们在函数内部避免重复代码。

  3. 闭包
    后面会详细讲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84.nonlocal_global

nonlocal 用来声明外层的局部变量。
global 用来声明全局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85.LEGB规则

Python在查找“名称”时,是按照LEGB规则查找的:
Local–>Enclosed–>Global–>Built in

  1. Local
    指的就是函数或者类的方法内部

  2. Enclosed
    指的是嵌套函数(一个函数包裹另一个函数,闭包)

  3. Global
    指的是模块中的全局变量

  4. Built in
    指的是Python为自己保留的特殊名称。

如果某个name映射在局部(local)命名空间中没有找到,接下来就会在闭包作用域 (enclosed)进行搜索,如果闭包作用域也没有找到,Python就会到全局(global)命名空间中进行查找,最后会在内建(built-in)命名空间搜索 (如果一个名称在所有命名空间 中都没有找到,就会产生一个NameErr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将几个str注释掉,观察控制台打印的内容,可以体会LEBG的搜索顺序。

086.(第6章(1) 面向对象初步)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区别_执行者思维_设计者思维

  1. 面向过程(Procedure Oriented)思维
    面向过程编程更加关注的是“程序的逻辑流程”,是一种“执行者”思维,适合编写小规模的程序。
    面向过程思想思考问题时,首先思考“怎么按步骤实现?”并将步骤对应成方法, 一步一步,最终完成。 这个适合简单任务,不需要过多协作的情况下。比如,如何开车? 很容易就列出实现步骤:
    发动车 \to 挂挡 \to 踩油门 \to 走你
    面向过程适合简单、不需要协作的事务。 但是当我们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如何造车?”,就会发现列出1234 这样的步骤,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造车太复杂,需要很多协作才能完成。此时面向对象思想就应运而生了。

  2.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思维
    面向对象更加关注的是“软件中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设计者”思维,适合编写大规模的程序。
    面向对象(Object)思想更契合人的思维模式。首先思考的是“怎么设计这个事物?” 比如思考造车,我们就会先思考“车怎么设计?”,而不是“怎么按步骤造车的问题”。这 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面向对象方式思考造车,发现车由如下对象组成:
    轮胎,发动机,车壳,座椅,挡风玻璃
    为了便于协作,我们找轮胎厂完成制造轮胎的步骤,发动机厂完成制造发动机的步骤; 这样,发现大家可以同时进行车的制造,最终进行组装,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具体到轮胎厂的一个流水线操作,仍然是有步骤的,还是离不开面向过程思想!
    因此,面向对象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从整体上分析整个系统。 但是,具体到实现部分的微观操作(就是一个个方法),仍然需要面向过程的思路去处理。
    千万不要把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对立起来。他们是相辅相成的。面向对象离不开面向过程!
    (1) 面向对象思考方式
    遇到复杂问题,先从问题中找名词(面向过程更多的是找动词),然后确立这些名词哪些可以作为类,再根据问题需求确定的类的属性和方法,确定类之间的关系。

  3.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总结
    (1) 都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都是代码组织的方式
    (2) 解决简单问题可以使用面向过程
    (3) 解决复杂问题:宏观上使用面向对象把握,微观处理上仍然是面向过程

087.对象的进化故事

随着编程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编程语言本身也在进化,从主要处理简单数据开始, 随着数据变多进化“数组”; 数据类型变复杂,进化出了“结构体”; 处理数据的方式和逻辑变复杂,进化出了“对象”。

  1. 简单数据
    像 30,40,50.4 等这些数字,可以看做是简单数据。最初的计算机编程,都是像这样 的数字。

  2. 数组
    将同类型的数据放到一起。比如:整数数组[20,30,40],浮点数数组[10.2,11.3, 12.4], 字符串数组:[“aa”,”bb”,”cc”]

  3. 结构体
    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放到一起,是 C语言中的数据结构。比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对象
    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方法(即函数)放到一起,就是对象。比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面学习的数字也是对象。比如:整数9,就是一个包含了加法、乘法等方法的对象。

088.类的定义_类和对象的关系

把对象比作一个“饼干”,类就是制造这个饼干的“模具”。
通过类定义数据类型的属性(数据)和方法(行为),也就是说,“类将行为和状态打 包在一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体,一般称为“类的实例”。类看做“饼干模具”,对象就是根据这个“模具”制造出的“饼干”。
从一个类创建对象时,每个对象会共享这个类的行为(类中定义的方法),但会有自己的属性值(不共享状态)。更具体一点:“方法代码是共享的,属性数据不共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ython中,“一切皆对象”。类也称为“类对象”,类的实例也称为“实例对象”。
定义类的语法格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点如下:

  1. 类名必须符合“标识符”的规则;一般规定,首字母大写,多个单词使用“驼峰原则”。
  2. 类体中我们可以定义属性和方法。
  3. 属性用来描述数据,方法(即函数)用来描述这些数据相关的操作。

一个典型的类的定义及其调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89.构造函数 __ init __

类是抽象的,也称之为“对象的模板”。我们需要通过类这个模板,创建类的实例对象,然后才能使用类定义的功能。
前面说过一个 Python 对象包含三个部分:
id(identity 识别码)、type(对象类型)、 value(对象的值)。
现在,可以更进一步的说,一个 Python 对象包含如下部分:

  1. id(identity 识别码)
  2. type(对象类型)
  3. value(对象的值)
    (1) 属性(attribute)
    (2) 方法(method)

创建对象,需要定义构造函数 __ init __ ()方法。构造方法用于执行“实例对象的初始化工作”,即对象创建后,初始化当前对象的相关属性,无返回值。
__ init __()的要点如下:

  1. 名称固定,必须为:__ init __()

  2. 第一个参数固定,必须为:self。 self指的就是刚刚创建好的实例对象。

  3. 构造函数通常用来初始化实例对象的实例属性,如下代码就是初始化实例属性:name 和 scor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通过“类名(参数列表)”来调用构造函数。调用后,将创建好的对象返回给相应的变量。 比如:s1 = Student(‘张三’, 80)

  5. __ init __()方法:初始化创建好的对象,初始化指的是:“给实例属性赋值”

  6. __ new __()方法: 用于创建对象,但我们一般无需重定义该方法。

  7. 如果我们不定义__ init 方法,系统会提供一个默认的 init 方法。如果我们定义了带参的 init 方法,系统不创建默认的 init __方法。

注:
Python中的self 相当于C++中的 self 指针, JAVA和C#中的this 关键字。Python 中, self必须为构造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名字可以任意修改。但一般遵守惯例,都叫做 self。

090.实例属性_内存分析

实例属性是从属于实例对象的属性,也称为“实例变量”。他的使用有如下几个要点:

  1. 实例属性一般在__ init __()方法中通过如下代码定义:
    self.实例属性名 = 初始值

  2. 在本类的其他实例方法中,也是通过self 进行访问:
    self.实例属性名

  3. 创建实例对象后,通过实例对象访问:
    obj01 = 类名() #创建对象,调用__ init __()初始化属性
    obj01.实例属性名 = 值 #可以给已有属性赋值,也可以新加属性

091.实例方法_内存分析方法调用过程_dir()_isinstance

实例方法是从属于实例对象的方法。实例方法的定义格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的调用格式如下:
对象.方法名([实参列表])
要点:

  1. 定义实例方法时,第一个参数必须为self。和前面一样,self 指当前的实例对象。
  2. 调用实例方法时,不需要也不能给self 传参。self 由解释器自动传参。

函数和方法的区别

  1. 都是用来完成一个功能的语句块,本质一样。
  2. 方法调用时,通过对象来调用。方法从属于特定实例对象,普通函数没有这个特点。
  3. 直观上看,方法定义时需要传递self,函数不需要。

实例对象的方法调用本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操作:

  1. dir(obj)可以获得对象的所有属性、方法
  2. obj.__ dict __ 对象的属性字典
  3. pass 空语句
  4. isinstance(对象,类型) 判断“对象”是不是“指定类型”

092.类对象

在前面讲的类定义格式中,“class 类名:”。实际上,当解释器执行class 语句时, 就会创建一个类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实际上生成了一个变量名就是类名“Student”的对象。通过赋值给新变量Stu2,也能实现相关的调用。说明,确实创建了“类对象”。
【注】pass 为空语句。就是表示什么都不做,只是作为一个占位符存在。当写代码时, 遇到暂时不知道往方法或者类中加入什么时,可以先用 pass占位,后期再补上。

093.类属性_内存分析创建类和对象的底层

类属性是从属于“类对象”的属性,也称为“类变量”。由于,类属性从属于类对象,可以被所有实例对象共享。
类属性的定义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类中或者类的外面,可以通过:“类名.类变量名”来读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94.类方法_静态方法_内存分析图示

  1. 类方法
    类方法是从属于“类对象”的方法。类方法通过装饰器@classmethod来定义,格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点如下:
    (1) @classmethod必须位于方法上面一行
    (2) 第一个cls 必须有;cls指的就是“类对象”本身;
    (3) 调用类方法格式:“类名.类方法名(参数列表)”。 参数列表中,不需要也不能给 cls 传 值。
    (4) 类方法中访问实例属性和实例方法会导致错误
    (5) 子类继承父类方法时,传入cls 是子类对象,而非父类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静态方法
    Python中允许定义与“类对象”无关的方法,称为“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和在模块中定义普通函数没有区别,只不过“静态方法”放到了“类的名字空 间里面”,需要通过“类调用”。
    静态方法通过装饰器@staticmethod来定义,格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点如下:
    (1) @staticmethod必须位于方法上面一行
    (2) 调用静态方法格式:“类名.静态方法名(参数列表)”。
    (3) 静态方法中访问实例属性和实例方法会导致错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内存分析实例对象和类对象创建过程(重要)
    以下面代码为例,分析整个创建过程,对面向对象概念掌握更加深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95.__ del __()析构方法和垃圾回收机制

__ del 方法称为“析构方法”,用于实现对象被销毁时所需的操作。比如:释放对象占用的资源,例如:打开的文件资源、网络连接等。
Python实现自动的垃圾回收,当对象没有被引用时(引用计数为 0),由垃圾回收器调用
del 方法。
也可以通过del 语句删除对象,从而保证调用
del 方法。
系统会自动提供
del __方法,一般不需要自定义析构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96.__ call __()方法和可调用对象

定义了__ call __方法的对象,称为“可调用对象”,即该对象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
测 试 __ call __ , 可 调 用 对 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