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桩的发展趋势

阅读量:

当前,在电动汽车研发与市场投资领域已有多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在电动汽车研究领域中国起步较晚且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而言,在智能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呈现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持续依赖(如石油依赖),能源危机以及环境要求等因素促使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1]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不仅在耐久性及制造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无需额外消耗燃料。“此外,由于电机运行的声音远低于传统燃油发动机的声音,低噪音已成为研究智能电动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并被视为关键的技术突破方向之一

ff5b89d34ef7dc6238a5c693d7497301.jpeg

一. 功能要求
在智能充电汽车系统中,电能经由电网输送至智能电动汽车的中转平台。该充电桩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除具备基本稳定性外,在便携性和效率方面也具有较高要求。该充电桩应具有的核心功能包括:信息指示、数据记录、智慧计费以及动态监控等功能;此外还需配备预警与故障防护系统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d13cef13c85c7db083523067a88a9ce4.jpeg

二.智能充电桩的充电系统和施工方法
1.充电系统的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更换电池组:简单来说,就是在车上多加一个电池,当一个电池电量不足时,用另一个电池更换。这是一个更快的.更方便的方法是简单地去除电动汽车的所有电池模块,并用同一类型的电池替换,这些电池已经充满了电。因为电池模块需要充电.存储.维修和更换,所以充电站的建设标准很高。投资成本相对较大,智力水平较低。一般来说,不接受。
(2)非接触式充电:非接触式充电分为电磁感应.磁共振和微波。非接触式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桩可以通过重复充电为车辆提供持续运行的能量。另一方面,非接触式充电可以直接充电,无需电缆将汽车连接到供电系统。
(3)交流充电:与交流电网相连,一般为220V或者380V交流电源用于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交流电源连接到汽车充电电机和充电电池。交流充电稳定性高,但由于时间长,一般用于小型电动汽车或外部混合动力汽车。
(4)直流通电:直流通电一般通过地面提供电源,并直接为电动汽车充电。与交流充电方式相比,它减少了车载充电桩,从而减轻了车辆本身的重量。使用的充电桩功率一般较大,对电网影响较大。因此,在布局中,有必要进一步考虑电网的保护措施。
2.充电桩的施工方法
从技术和使用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定位在几个主要场景中:居住区:.公司、学校等特殊场景;稳定的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公共场景,如体育和停车场;公路服务区等。
总体而言,交流充电相对于更换电池组和非接触式电池组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而且,220V和380V其电压容易获得,对电网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220V和380V交流充电应该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主流方式。

c8341ab0881c412294ef597b3493594e.jpeg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