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是数据库储存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 : 长期 储存在计算机内, 大量的 ,有组织的, 可共享 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
4.数据库系统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数据管理员组成的系统。
5.物理独立性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物理储存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储存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 改变)
6.逻辑独立性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7.实体 :客观存在,可相互区别的事物。(具体的人,事,物或概念都为实体)
8.属性 :实体具有的某一特性。
9.码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10.实体型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集来抽象刻画同类实体为实体型。(例学生(学号,姓名,专业))。
11.实体集 :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
12.实体间的联系 :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类型。

13.关系 :一个关系通常是一张表。
14.元组 :表中的一行。
15.属性 :表中的一列为一个属性。
16.域 :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
。
17.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18.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
关系名(属性1,属性2…)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19.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20.外模式 :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21.内模式 :也称存储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22.数据定义语言 :用于改变数据库结构,包括创建、更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
23.数据操纵语言 :用于检索、插入和修改数据。
二.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模式:
(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构成)
优点:
保证数据独立性,有利于数据共享,有利于数据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