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项目实训(三)—— 绪论
当笔者有空写博客的时候,说明项目已经有了全新的进展!
- 前言
- 微信小程序开发经历
- 抛砖引玉
前言
为什么前面已经有两篇博客了?这篇 blog 的标题却是绪论。
正如目录所示,在编写本文时笔者所开发的小程序已经有了全新的进展——到现在为止,
负责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所有需求功能已经基本完成,
而负责后端开发的同事也完成了部分接口的功能。
此外,
我们还借助团队购买的服务器完成了项目的部署,并对所有功能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只能说是完美!可以说前面两篇 blog 是对项目实训成果的初步介绍,
而现在这篇文章则是项目的详细介绍。
微信小程序开发经历
由于项目的开发经历已基本完成...因此,在介绍开发经历之前...这样一来,在正式讨论其他内容之前
在开发微信小程序之前,笔者的开发经验其实是完全没有编程经验的,或者说是接近零基础的。
记得项目开题的时间是二月底左右,在那时刚开学不久。可以说笔者偏向于后端开发的专业人士——由于需要参与实训项目,在寒假期间系统性地补充学习了许多后端技术知识(包括但不限于 Spring Boot、Spring Security 和 Spring Cloud 等相关技术)。
寒假前夕,《四人组》早在放寒假前便已组建完成。具体职责方面,则有两人专注于 backend 开发设计, 另两人则负责 frontend 的规划与实施, 而整个团队的核心目标则在于构建一个分布式计算平台
然而计划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在临近开学前的某个时间段里,我们的指导老师曾宣布发布两个项目。随后,在听完老师的介绍后,我们选择了目前正在开发的这个项目。经过深入的需求分析后发现这个项目的规模相对较小,并通过团队和指导老师的讨论——最终决定由四名成员共同分工:一人负责前端开发、一人负责PC端建设、一人负责APP端维护以及另一人负责小程序运营
这是一份重要的决定一旦公布就直接导致了笔者和他的室友必须将其中一人分配到前端开发岗位上来。然而,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笔者一直对自己的选择有些疑虑毕竟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利用整个寒假时间系统性地掌握了后端技术知识而他的室友同样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学习并掌握后端开发的相关知识
基于这一层面,作为团队领导放弃后端开发转而采取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方式。由于未曾涉及过该领域的内容,难免存在诸多疑虑。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笔者不得不炫耀一下自己的情况:笔者的心理承受力极好——当时疯狂地鼓励自己,并发现自己的前端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在这个关键时刻正好借这个机会给自己加把劲儿!
从三月起至四月上旬期间,笔者大约一个月时间专注于学习并掌握了前端知识,并经历了从初步了解项目需求到完成所有功能模块开发的过程。
为何将其视为前端知识的熟练掌握呢?实际上,在大学二年级时选修了一门Web课程,在这期间我们学习了HTML/CSS/JS等基础技能。然而到如今已过去三年时间,《这些基础知识如今对其基本概念已遗忘殆尽》。
为开发微信小程序, 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料. 最终, 笔者最后选择了使用UNI-APP 框架来开发微信小程序. 由于UNI-APP 是基于VUE 框架, 虽然在寒ummer期学习后端知识期间, 笔者对VUE 框架进行了初步了解. 但仅限于初步了解. 因此, 笔者又对VUE 框架进行了深入学习.
或许从零开始学习相关知识到最终完成整个微信小程序项目耗时一个半月左右算是比较长的过程
抛砖引玉
读者可能会关心这开发的质量如何。
答:在之前的博客中已经介绍了项目的请求采用双TOKEN机制这一技术方案。我们团队在开发前就预见了项目可能遇到的一些潜在问题,并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健壮性和高性能需求,在质量方面都能确保达到预期水平。
读者可能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上面的回答确实让人难以置信(离谱),你们团队有想法存在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被质疑为没有实际效果吗?答:这些后续博客将深入探讨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具体细节和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