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研究生深度学习入门的十天学习计划------第六天

阅读量:

第6天:计算机视觉中的深度学习

目标: 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架构,并熟悉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实际操作与问题解决的方法。

6.1 计算机视觉的基础概念

计算机视觉 是探究如何使计算机学习并理解图像和视频内容的领域。它涵盖了多种技术手段来处理图像数据,并通过模式识别来提取关键信息;这些技术手段在广泛的应用场景中被证明是核心技术。

  • 图像分类: 根据特征对图像进行分组。
    • 目标检测: 通过边界框识别和标记图像中的主要物体。
    • 图像分割: 将图像分解为多区域。
    • 姿态估计: 通过关键点检测技术确定人体的姿态与动作。

学习资源:

  • 文章:《详尽的计算机视觉指南》由Analytics Vidhya出版
  • 视频教程:Coursera开设的基础计算机视觉课程

任务:

  • 掌握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概念及其常见应用场景,并深入分析各种任务的实施环境及面临的困难。
  • 聚焦于挑选一个典型的计算机视觉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熟悉相关技术。

6.2 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原理

卷积神经网络(CNN) 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主要架构。
该技术不仅利用卷积操作和池化层来获取图像中的局部特征,并且通过逐级整合这些特征来构建更为复杂的表示形式。

  • 卷积层: 利用卷积核在输入图像上滑动的方式获取局部图像特征。
  • 池化层: 通过采样过程(包括最大值池化和平均值池化)降低空间分辨率的同时保留关键信息。
  • 全连接层: 经过高层次的特征提取后进行分类处理以实现目标识别或数据回归的任务。

学习资源:

  • 文章:《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 within the domain of computer vision》 by The Medium towards Data Science
  • 视频教程:《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by A renowned Stanford course, namely Stanford CS231n

任务:

  • 深入掌握卷积层、池化层以及全连接层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作用。
    • 学习如何构建一个相对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应用于CIFAR-10数据集上的实际训练任务。

示例代码:

复制代码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layers.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32, 32, 3)),
    
     layers.MaxPooling2D((2, 2)),
    
     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layers.MaxPooling2D((2, 2)),
    
     layers.Conv2D(128, (3, 3), activation='relu'),
    
     layers.MaxPooling2D((2, 2)),
    
     layers.Flatten(),
    
     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epochs=10, validation_data=(test_images, test_labels))

6.3 图像分类任务的实现

图像分类属于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搭建与训练CNN模型,可以达到图像自动分类的效果。具体而言

  1. 数据预处理阶段主要涉及图像的归一化处理以及通过缩放和人工增强来提升数据质量。
  2.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我们采用了LeNet、AlexNet等主流网络架构,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初始化。
  3. 通过使用训练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在验证集中系统性地评估其表现。
  4. 针对测试集的数据分布情况,在独立的数据集上全面评估了目标检测系统的泛化能力,并详细分析了混淆矩阵和分类报告中的关键指标。

学习资源:

  • 文章:《The Complete Guide to Image Classification using Deep Learning, from Analytics Vidhya》
  • 视频教程:《What is Deep Learning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任务:

基于Keras平台上的已训练好的网络模型(例如VGG16或ResNet50),实施于新收集的数据集上的迁移学习过程,并评估其性能变化。探索多种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在图像分类问题中分析这些架构的表现差异。

示例代码:

复制代码
 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VGG16

    
  
    
 base_model = VGG16(weights='imagenet', include_top=False, input_shape=(224, 224, 3))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base_model,
    
     layers.Flatten(),
    
     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epochs=10, validation_data=(test_images, test_labels))

6.4 目标检测与 YOLO 模型

目标检测 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主要通过图像识别与定位多个目标。常见的包括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

  • R-CNN 系列: 该系统利用区域提议网络(RPN)来生成候选区域,并结合分类器对每个候选区域进行识别。
  • YOLO(You Only Look Once): 该算法作为单阶段检测器,在图像分割的基础上分析每个网格中的目标特征。
  • 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该系统采用多尺度检测策略,在多个卷积层之间共享特征图信息以提高检测精度。

学习资源:

  • 文章:《YOLO: Explained as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by Analytics Vidhya
  • 视频教程:《Object-Based Detecting Using YOLO》 by deeplizard

任务:

  • 采用 YOLOv5 模型开展目标检测任务研究,在 COCO 数据集上探索其训练效果与评估指标。
  • 掌握如何运用迁移学习技术手段,在自定义数据集上实现目标检测方法。

示例代码:

复制代码
 !pip install yolov5

    
  
    
 import torch
    
 from yolov5 import YOLOv5
    
  
    
 model = YOLOv5('yolov5s.pt')  # 加载预训练模型
    
 results = model('image.jpg')  # 进行目标检测
    
 results.show()  # 显示检测结果

6.5 计算机视觉的高级任务

在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深入学习以下计算机视觉的高级任务:

  • 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 该方法通过将图像分类为不同的语义分割区域来实现实例化。
  • 图像生成与对抗生成网络(GANs): 该系统基于生成模型构建高质量的图像样本。
  • 图像超分辨率(Super-Resolution): 该技术显著提升该系统在整体性能上的表现。

学习资源:

The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segmentation methods for visual information.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for segmenting visual information is covered in the Stanford CS231n course.

任务:

  • 基于 U-Net 和 Mask R-CNN 的架构实现图像分割任务,并针对医学图像和自然图像数据集进行实验研究。
  • 深入探究 GAN 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并通过训练 GANs 生成高质量且逼真的图像样本。

示例代码:

复制代码
 # 使用 U-Net 进行图像分割

    
 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VGG16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def unet_model(input_shape):
    
     inputs = layers.Input(shape=input_shape)
    
     # U-Net 的编码器部分
    
     c1 = 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inputs)
    
     c1 = 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c1)
    
     p1 = layers.MaxPooling2D((2, 2))(c1)
    
     # U-Net 的解码器部分
    
     u1 = layers.UpSampling2D((2, 2))(p1)
    
     u1 = layers.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u1)
    
     outputs = layers.Conv2D(1, (1, 1), activation='sigmoid')(u1)
    
     model = models.Model(inputs=[inputs], outputs=[outputs])
    
     return model
    
  
    
 model = unet_model(input_shape=(128, 128, 3))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train_images, train_masks, epochs=10, validation_data=(test_images, test_masks))

6.6 第六天的总结与思考

经过六天的学习后,请您回顾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各种任务与技术,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涉及哪些计算机视觉任务对你的研究或项目具有重要意义?你将如何将这些任务应用于你的项目?
    • 在你的研究或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视觉任务有哪些?你计划如何将这些任务融入到项目中?
    • CNN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具体表现如何?你是否已经注意到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的地方?
    • YOLO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具体表现如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请你详细说明一下应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模型。
    • 在不同数据集上进行比较后发现YOLO与其它目标检测算法存在差异,请问具体差异是什么?对于不同应用场景,请问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检测算法?

任务:

  • 概述今天学习的计算机视觉任务,并撰写一篇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深度学习模型以解决不同计算机视觉问题的文章。
    • 在实际项目中实践这些知识,并尝试构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在自动驾驶中进行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

经过第六天的学习与实践, 你将透彻掌握计算机视觉中的核心任务与方法, 并能运用 CNN 和目标检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将为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