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大语言模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法律场景下的大语言模型

阅读量:

法律场景下的大语言模型

  • 构建法律相关的大语言模型
  • 数据资源
  • 总结

在法律领域,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参与合同咨询、审查、案件判决等日常重复性任务。这些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亟需面向法律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完成这些工作,从而减轻从业人员的工作负担。大语言模型具有优秀的模型能力,经过领域适配以后,能够助力完成多种法律任务,如合同信息抽取、法律文书撰写和案件判决生成,具有较好的应用场景。

构建法律相关的大语言模型

为了构建法律大语言模型,可以采集大量的法律相关的文本数据,进而针对通用大语言模型进行继续预训练或指令微调,使其掌握法律领域的专业知识。ChatLaw 是一个面向中文的法律大语言模型,其训练数据主要来源于法条、司法解释、法考题、判决文书、法律相关论坛和新闻等。ChatLaw 目前主要有两个版本,即 ChatLaw (13B) 和 ChatLaw (33B),分别基于 Ziya-LLaMA (13B) 和 Anima (33B)基座模型训练获得,具有较好的法律文本理解与任务处理能力。由于法律领域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且不同国家法律存在差异,在训练法律大模型时需要考虑其适用范围。例如,在中文法律场景下,需要在构造训练数据时去除不符合中国法律的相关训练数据,并且针对常见的法律案例、咨询需求等构造指令数据集,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中国用户的法律需求。

数据资源

法律领域有许多可用于模型训练与评估的数据资源。其中,可用于训练法律大模型的数据资源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裁判文书等法律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可以从相关官方网站下载获得,且数据规模较大,能够为大模型提供大量的法律专业知识。进一步,还可以收集司法考试题目、法律咨询、法律问答等相关数据,此类数据涉及了真实用户的法律需求与基于法律专业知识的解答,通常可以用于指令数据的构造,进而对于模型微调。Cuad是一个包含 510 个商业法律合同、超过 13K 个标注的合同审查数据集,由数十名法律专业人士和机器学习研究人员共同创建。通过法律专业人士对这些合同数据进行扩充和详细标注,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法律相关指令数据,从而提升法律专用垂直大模型的微调效果。

此外,上述数据也可以用来构建法律领域的评测基准,用于全面评估法律专用的大语言模型的性能。其中,司法考试题目常用于对模型进行评测,相较于传统问答数据集,司法考试题目的问答依赖于对大量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大量相关资料的参考结合,因此具有较高的难度与专业度,可用于法律大模型的综合能力评估。

总结

大语言模型对于推动法律领域的技术自动化升级有着重要应用意义。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使用法律领域数据进行预训练和指令微调,增强通用大语言模型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利用,进而有效适配法律领域的应用任务。由于法律领域的应用场景对准确性和严谨性要求较高,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核对,从而保证输出结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此外,法律领域还需要考虑个人隐私保护,防止模型出现隐私信息的泄露。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