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数字工厂 规划建设方案
愿景与实施策略

**工厂KPI承接
**

制造工厂蓝图
使命:致力于探索工程业务场景中的B2M模式,并通过持续优化实现柔性制造交付能力;重点关注两大核心竞争力:首先是提升优质交付能力;其次是推动制造技术领先。从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快速响应周期,并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五个路径——制造技术

**五个路径——制造技术
**

**五个路径——制造技术
**

**五个路径——制造技术19
**

**五个路径——制造技术
**

五个路径——精益化

通过布局优化与自动化升级减少断点数量(共2处)
在壳体管路布局优化及流水线迁移的基础上
配合总装车间进度推进实施
已完成前身为某方案组的壳体管路布局优化项目
并对原有的双工位生产线上的流水线进行迁移至某生产线
同时推进双工位管道焊接系统及POU优化升级
以满足新生产线的技术要求
并对原有的两工位管道焊接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配合两工位管道焊接系统运行
采用 SW+POU 方案可降低连接处的障碍(共出现一次)。
通过实施 SW+POU 优化措施,促进配管焊接过程同步于总装生产节奏;具体表现为四通阀管组 2021 年 1 月完成;其余各组于 2021 年 6 月完成。
3、重点改善:⑶ 物流路线优化

园区大物流优化
方案:
①优化物流路线采用北门入口西门与南侧出入口的设计;
②设置3#至7#号车道为主次干道以降低车辆绕行现象
改善后:
①车辆运行频率降低约15%;
②解决了4处园区拥堵点,并提升了货物出库速度;
③有效缓解了园区门口入厂前停车困难的问题,
为优化管理流程提供了保障。
C#大件物料配送
方案:
①将主要物资转移至二楼后通过自动输送通道输送至二楼后存入库房。然后通过垂直电梯直达总装工作站。
改善后:
①优化工装车配送路线,使物料配送路程每天降低45公里;
②构建单一作业流程以处理主要物资。
C#小件物料配送
方案:
①小件物料转至西南角、压缩机/储液罐调至南面雨棚。
改善后:
①靠近生产装配中心;
②通过取消小件物料采用电梯跨越楼层配送的方式,在每天的配送过程中可减少2.4公里的行程距离
5#物流布局调整
方案:
①增设二楼夹层区域,完成物料从二楼与生产线直接衔接并实现无需人工操作的总装配送;
②将内机电控系统迁移至5号厂房,在该区域通过链条连接进行配送作业。
①优化后可降低5号厂房内部区域的物料配送距离每天平均约为65公里;
②采用电控技术后可进一步降低跨越不同厂房的运输距离每日平均约为20.45公里。
**4#物流布局调整
**
方案:
①散件物料调整至西面雨棚;
②钣金分装区调整至南面雨棚。
改善后:
①消除厂房内分装操作;
②实现物料配送一个流。
4、C-降费提效(精益降本)

下载完整方案,关注公种号“智慧方案文库”
文章引用的所有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方式,并仅限于行业交流和学习用途,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信息原本属于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著者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有法律责任。若版权方或出版方认为本文侵犯了他们的权益,请立即通知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