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特征工程:提取图数据特征

阅读量:

特征工程:提取图数据特征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 背景介绍

1.1 图数据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图数据形式无处不在。如社交网络、交通系统、生物生态网络等实例均能体现这一特点。其能够有效描绘实体间的复杂关联性,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1.2 机器学习在图数据上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在各个领域中都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的机器学习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作为机器学习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图数据不仅带来了新的研究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
为了实现将机器学习应用于图数据的目标,
需要将图数据转换成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有效理解和处理的形式,
这其核心任务即为特征工程。

1.3 特征工程的重要性

特征工程在机器学习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质量的特征有助于显著提高模型性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若使用低质量或糟糕的特征可能会使模型性能严重下降。

2. 核心概念与联系

2.1 图的基本概念

  • Node : 图中的核心元素,在模型中表示存在的实体。
  • Edge : 两个 Node 之间的关系,在模型中表示实体间的关联。
  • Degree : 该 Node 连接的 Edge 数量。
  • Path : 两个 Node 之间通过一系列相连的 Edge 形成的关系链。
  • Connected Component : 模型中一组相互连接的 Node 集合。

2.2 图数据的特征类型

  • 节点属性 : 覆盖了节点所具有的属性信息,如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
    • 关系属性 : 详细阐述其代表的联系及其相关参数。
    • 拓扑结构 : 包括连接密度、关键节点分布等网络结构特性的描述。

2.3 特征工程的目标

特征工程旨在将图数据转换为能够被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和处理的数值形式的同时尽量保持其核心信息

3. 核心算法原理具体操作步骤

3.1 节点特征提取

3.1.1 基于节点属性的特征

直接利用节点的属性作为特征,例如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等。

3.1.2 基于节点邻居的特征
  • 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 : 节点的度数越大,则其中心性越强。
    • 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 : 节点与所有其他节点之间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越短,则其中心性越高。
    • 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 : 节点在其他各对节点之间最短路径中的居间次数越多,则其居间作用越显著。
    • 特征向量中心性(Eigenvector Centrality) : 一个节点的所有邻接点的中心性越高,则该节点的特征向量中心性也越高。
3.1.3 基于图嵌入的特征

将节点嵌入到低维向量空间中,在此过程中同时保持节点间的关系结构。主流的图嵌入方法主要包括DeepWalk、Node2vec和LINE等

3.2 边特征提取

3.2.1 基于边属性的特征

直接利用边的属性作为特征,例如朋友关系的亲密度、交易关系的金额等。

3.2.2 基于节点特征的特征

基于边连接着两个端点的特征展开组合计算(如通过计算节点间关系的不同数学运算来获取其组合特征)。

3.3 结构特征提取

3.3.1 图的统计特征
  • 顶点数 : 图中顶点的数量。
    • 边数 : 图中边的数量。
    • 平均度 : 各顶点度值的平均值。
    • 密度系数 : 边数与最大可能边数之比。
    • 最长路径长度 : 图中最长简单路径的长度。
3.3.2 基于图的谱分析的特征
  • Laplacian矩阵 : 反映图的基本结构特性。
    • 特征值 : 其对应的特征值能够有效揭示图的整体拓扑特性。
    • 特征向量 : 其相应的特征向量则在节点聚类与分类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4. 数学模型和公式详细讲解举例说明

4.1 度中心性

节点 i 的度中心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_i 表示节点 i 的度,n 表示图中节点的总数。

举例说明 :

假设一个社交网络中有5个用户,用户之间的朋友关系如下:

复制代码
    用户1 <-> 用户2
    用户1 <-> 用户3
    用户2 <-> 用户4
    用户3 <-> 用户5
    
      
      
      
    
    代码解读

那么,用户1的度中心性为:

4.2 接近中心性

节点 i 的接近中心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i,j) 表示节点 i 到节点 j 的最短路径长度。

举例说明 :

在上面的社交网络中,用户1到其他用户的最短路径长度分别为:

  • 用户2:1
  • 用户3:1
  • 用户4:2
  • 用户5:2

那么,用户1的接近中心性为:

5. 项目实践:代码实例和详细解释说明

5.1 使用 NetworkX 进行图数据处理

NetworkX 是一个用于创建、操作和研究复杂网络的 Python 包。

代码示例 :

复制代码
    import networkx as nx
    
    # 创建一个图
    graph = nx.Graph()
    
    # 添加节点
    graph.add_nodes_from([1, 2, 3, 4, 5])
    
    # 添加边
    graph.add_edges_from([(1, 2), (1, 3), (2, 4), (3, 5)])
    
    # 计算度中心性
    degree_centrality = nx.degree_centrality(graph)
    print("度中心性:", degree_centrality)
    
    # 计算接近中心性
    closeness_centrality = nx.closeness_centrality(graph)
    print("接近中心性:", closeness_centrality)
    
      
      
      
      
      
      
      
      
      
      
      
      
      
      
      
      
      
    
    代码解读

输出结果 :

复制代码
    度中心性: {1: 0.5, 2: 0.3333333333333333, 3: 0.3333333333333333, 4: 0.16666666666666666, 5: 0.16666666666666666}
    接近中心性: {1: 0.6666666666666666, 2: 0.5555555555555556, 3: 0.5555555555555556, 4: 0.4444444444444444, 5: 0.4444444444444444}
    
      
    
    代码解读

5.2 使用 DeepWalk 进行图嵌入

DeepWalk 是一种基于随机游走的图嵌入算法。

代码示例 :

复制代码
    from deepwalk import graph
    
    # 加载图数据
    graph = graph.load_edgelist("graph.edgelist")
    
    # 训练 DeepWalk 模型
    model = graph.build_model(graph, embed_size=128, walk_length=80, window_size=10, workers=4)
    
    # 获取节点的嵌入向量
    embeddings = model.wv
    
      
      
      
      
      
      
      
      
      
    
    代码解读

参数说明 :

  • embed_size: 嵌入空间中的各向量所具有的维度数。
  • walk_length: 该随机行走过程的最大步长设定。
  • window_size: 该算法所限定的上下文窗口区域大小。
  • workers: 该系统并行处理的总处理单元数量。

6. 实际应用场景

6.1 社交网络分析

  • 好友推荐 : 基于用户间的互动关系及特征属性, 推送潜在的好友候选人.
    • 社区发现 : 通过分析, 将用户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社交团体.
    • 信息传播 : 研究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扩散路径及其影响程度.

6.2 金融风控

  • 欺诈检测 : 基于交易网络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异常交易与欺诈行为的检测。
  • 信用评估 : 基于用户间的借贷关系构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用户的信用风险评估。
  • 反洗钱 : 基于资金流动网络构建模型,在基础上追踪资金来源与去向。

6.3 生物信息学

  •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基于蛋白质间的作用关系来探究蛋白质的功能以及它们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 药物靶点预测 : 基于药物与蛋白质的作用网络来预测药物的目标蛋白。

7. 总结: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7.1 图神经网络

图形神经网络 (GNN) 主要是一种新兴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并且特别擅长处理图数据。

7.2 动态图特征提取

现实中图数据往往呈现出动态特性,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如何从动态图中提取特征既是理论研究也是实践探索的关键领域

7.3 可解释性

图数据的特征工程通常相对较为复杂,在正确理解这些特征的意义与价值时常常面临诸多困难。

8. 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

8.1 如何选择合适的特征?

特征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选择。

8.2 如何评估特征的质量?

可以使用特征重要性评分、特征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评估特征的质量。

8.3 如何处理大规模图数据?

可以使用分布式计算、图数据库等技术处理大规模图数据。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