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r型聚类分析怎么做_【SPSS数据分析】SPSS聚类分析(R型聚类)的软件操作与结果解读 ——【杏花开生物医药统计】...

阅读量:

在上一讲中, 我们介绍了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的Q型聚 class方法. 今天, 我们将深入探讨涉及变量数据的系统 poly class, 即R型 poly class.

为了对数据变量实施聚类,在无法确定分为多少类别或缺乏明确的分类依据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R型聚类方法。通过R型聚类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单个变量间的亲疏关系,并且还可以探究不同变量组合间的亲疏程度

继续使用上一讲的数据集。其中包含了31个样本的五种指标的具体数据。我们的目标是基于这五种指标的数据来进行五类指标的分类。(图1)

图1

操作步骤:

①点击“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图2)

图2

②将γ1-5选入右侧变量框中,但是将聚类标签勾选“变量”而不是“个案”(图3)

图3

③点击“统计”,勾选“集中计划”(图4)

图4

④点击右侧“图”,勾选“谱系图”(图5)

图5

单击右侧"方法"按钮,在左侧配置聚类方法为"组间联接"、区间设定为"平方欧氏距离"、转换值选用"Z得分法"(如图6),完成后完成确认。

图6

⑥分析结果:

图7

由图7可以看出,按照图中竖列虚线横穿水平线来判断:

如果聚为3类时候,那么γ1,γ2,γ5聚为一类;γ3聚为一类;γ4聚为一类;

如果聚为2类时候,那么γ1,2,3,5为一类,γ4为一类;

如果聚为4类时候,那么γ1,5为一类,2,3,4分别各为一类;

本次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SPSS中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R型聚类及其详细操作步骤。与上期所述的Q型聚类存在主要区别:Q型聚类关注样本间的分类问题,而R型聚 cluster则侧重于对变量进行分组。在选择分类方法时, 前者选择"个案"选项,后者则选择"变量"选项.其余基本操作流程相似.期待 next期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K-均值 聚 cluster的相关知识.

本期课程就到这里哦,感谢大家耐心观看!每日更新,敬请关注!

【杏花开生物医药统计】微信公众号(xhkdata)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